1、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2、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儘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3、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5、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6、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7、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麼誇張。
8、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9、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10、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濕,因為保濕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11、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後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12、可以這麼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14、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5、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16、等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每張紙都雙面列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19、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20、可以把馬桶水箱裡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21、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製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22、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後,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櫃。熱汽不僅增加冰櫃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23、衣服多選棉質、亞痲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24、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乾脆關掉。
25、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6、烘乾真的很必要嗎?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
27、騎腳踏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28、洗乾淨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29、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淨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繫,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0、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裡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麼好的食慾吃魚翅撈飯麼。
31、請相信,痴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衝動。
32、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廢油,還傷發動機。
33、如果不是必要的話,儘量買本地、當季的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34、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35、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36、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車,把油門關了,靠慣性滑過去。
37、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屬檔案值。
38、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乾淨,那只是心理作用。
39、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0、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41、冰櫃記憶體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2、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43、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44、是的,一隻塑膠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45、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帳,做到心中有數。
46、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籤。
47、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48、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49、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