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2、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九地之變,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5、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6、上下同欲者勝。
7、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8、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9、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10、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11、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12、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1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14、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15、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16、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
17、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18、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並計謀,為不可測。
19、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20、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21、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2、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23、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
24、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25、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26、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27、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28、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29、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30、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31、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32、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
33、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
34、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35、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罷了。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36、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37、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38、凡為客之道:深刻則專,主人不克。
39、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圍地,有死地。
40、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41、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42、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
43、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
44、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
45、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46、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萁、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47、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48、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
49、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50、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51、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52、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53、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54、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輸贏見矣。
55、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
56、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
57、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
58、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逝世地。
59、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60、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回生。
61、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
62、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
63、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64、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65、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66、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弊。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67、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68、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
69、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70、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71、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兼死。
72、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73、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乎意料。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74、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
75、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
76、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
77、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78、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
79、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80、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81、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
82、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83、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84、掠鄉分眾,廓地分守,懸權而動。
85、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86、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泛地,吾將進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