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感悟

改變很痛,但是仍要微笑著繼續前行

1、即使時間有限,我依舊選擇加倍珍惜

早在半年前,就知道自己的工作崗位會有所調動,因為是不可抗拒的客觀原因所致,所以儘管對目前的崗位有千般不捨,卻也不得不坦然面對這一天的到來。

以前在電影或者電視劇里看到,當一名醫生告訴病重患者時日不多的時候,有些人選擇在恐懼和不甘中度過,直至最後晃晃而終。而有些人則選擇更加珍惜最後的時光,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微笑著,更加充實地過完最後的日子,到最後,即使有不捨,倒也多了一份釋然與無悔。

這兩者間,我更欣賞後者的心態和選擇。自從知道自己在這個崗位上所待的日子有限時,我更加愛惜所剩的每一天,盡心盡力地完成最後的工作,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但是,當真的接到通知的那一剎那,內心的滋味翻江倒海,莫名的懷念席捲心頭,還沒離開,卻開始想念。

在靜默了整整10分鐘後,我站起來,向直屬領導匯報了調動崗位的通知,領導對我的離開也表示了惋惜,畢竟他將少去一個賣力的幫手,也算是直接受害人。

接著,我便開始認真整理自己的工作內容,我知道即便已經知曉要離開,也要負責任地離開,那麼當前,最重要的則是把工作如期交接好,安頓好。

即使情況再糟糕,但凡明智的人,都不應該忘記「責任」二字,把自己當作接手的人備足萬全之策,而不是當作離開的人草草了事。

2、離開前,讓我最後一次把你打扮地一塵不染

離開前的那個周末,我一個人來到了辦公室,整理自己的工作用品,鍵盤、滑鼠、筆記本、資料夾、計算器、訂書機,每一樣平時再普通不過的不起眼物品,在這一刻都變得如賦予生命般鮮活動人。

它們整整陪伴了我三年多時光,留下我多少體溫與觸摸,唯有歲月知曉。

如果它們也有意識,是否也會不捨我的告別,突然覺得自己感性十足。

每每想到要離開,即使新的部門距離原先單位並不遠,崗位級別也算平調,談不上吃虧,而且因為工作聯動關係,今後也有機會仍與此地有接觸。

可是一向重情義的人,對於離別,又怎會只局限於客觀條件的對比,又怎能做到輕鬆揮手。

我之所以選擇在人少的時候,整理和打包自己的物件,有三個原因。

一是可以不耽擱工作時間,從而避免擾亂別人的工作情緒。

二是在整理過程中,可以一個人安靜地回憶過往,回首走過的路程,以便自己在下一站走出更完美與矯健的步伐。

三是預想著等到下周,可以輕鬆和同事們告別,不拖泥帶水,不徒留空悲,便是最美的畫面。

把落寞放在空曠里,把微笑留在人眼中,寂寥的桌子會讀懂我的不捨,牆角的盆栽會記住我的溫暖,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也是我當下的心境。

離開的方式有千萬種,因人性格不同,無所謂是非對錯,只要在將責任一貫到底的前提下,都是自己的選擇而已。

物品整理完畢,擦乾淨了桌子,最後一次把辦公室的地板拖乾淨,即使要走,也要把你打扮地一塵不染。

3、如此不捨離開,最關鍵的是因為害怕改變

其實安靜下來,仔細思考自己的情緒,才深層地發現,在崗位級別和薪酬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之所以會對崗位調動如此不捨,歸根到底,是因為害怕改變。

雖然不可否認,對於一個從事三年之久的崗位,這其中必定存留下不少情意,但是我自己內心知曉,實際上,最關鍵的原因則是面對新的崗位,持以忐忑,懷抱著對於改變的害怕和惶恐。

從心理學上來講,人對於固定和熟悉的環境有著明顯的安全感,一旦脫離了這種環境,或是發生了變遷,會對新事物、新環境持有不安的心態。

事實上也是如此,當我們熟悉了一份工作或是習慣了一個環境後,會從潛意識裡將這種感受烙印在內心的柔軟處,並自然而然地將這種感知當作自己身體感官的一部分。

所以當自己感受到這份熟悉時,能使自己從容淡定。反之,面臨新的境遇,則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最常見的莫過於不捨難安、煩躁惶恐、茫然焦慮等,並且能輕易將自己推入一種傷感的漩渦中,一時之間難以解憂。

所以,對於我來說,除去這三年來對於這個崗位和同事之間的情誼外,最讓我惶恐的則是對於新崗位的茫然,簡言之,是改變讓我不安。

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安排,我心裡琢磨著,天知曉將會遇到多少不同的人和事,而我是否能夠淡然面對呢?

未知面前的惶恐,實屬正常,但是如果因為害怕改變而失去迎接未知的勇氣,那就是慫貨一枚了。

我自然是不想成為慫貨的。

4、深呼吸後,將未知當做挑戰,為不安注入動力源泉

柏拉圖說,沒有什麼東西是穩定的或永恆不變的,只存在不斷變動和運動的事物,世界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運動和變化。

世界在不停地變化,幻想著頑固地停滯在一個固定不變的環境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變化擋不住,那麼但凡你不想自甘墮落,自暴自棄,最好的選擇就是順應變化。並且抓住改變這一契機,注入新鮮源泉,把不安轉為動力,挑戰新事物,爭取早日成功將它制服,才是真正的王道。

那麼在迎接改變,告別當前的時候,哪些環節需要我們注意和值得思考,結合本人案例,與君共勉。

(1)明確改變是正常現象

這一點至關重要,只有從潛意識裡真正明白,任何改變都是人生的正常現象,即使帶著遺憾和不捨,都應該坦蕩面對生命中的任何變遷,我們才能在接受「改變」這一事實後,由衷而真誠地去應對改變所帶來的種種新事物。

列夫·托爾斯泰說,所謂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變化著的。

贊格威爾指出,所有一切都在變化,唯有變化不變。

是的,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又怎能因為今夜的月色太美,而拉著她美麗的衣角不放,去阻止日出呢?

我們沒有這個法力,也沒有這個權力去破壞萬象變更的正常現象。於自然如此,那麼於我們自身的所遇,便也是這般道理。

在確保自己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地維護一份美好的前提下,這份美好可以是愛的人、喜歡的工作、在乎的友情、喜歡的環境等等,因為一些主客觀多重原因導致改變,即使我們內心有諸多不捨情緒,還是應該釋懷和坦蕩面對。

與其抱著難捨止步不前,不如放開心胸坦然迎接。或許下一站,並不會那麼糟糕。

當你懷著感激變化的心去看待,持以加倍努力去珍惜,那麼未來的你,肯定會比以前更有魅力。

(2)將負責意識貫穿到底

這一點主要針對工作而言,這也是我個人十分看重的一點。

無論對於他人還是自己,我始終堅信,一個對於工作負責任的人,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至少他/她還有責任心。

當一份工作即將結束,絕對不能因為它的一切不久便與我無關而任由其自生自滅。

正確的做法,是哪怕在位一天,也應該謀職一日。該交接的工作,需要認真交待好,以便下一任同事方便接手。特別是一些比較重要的檔案和資料,更加需要整理清楚,歸檔完好,不能因為自己心情低落,而出現嚴重錯誤。

如果你前面很優雅地走了九十九步,卻在最後一步上出現差池,你仍舊是褻瀆了先前的責任心。

做這些帶著「責任」帽子的後續工作,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麼豁達和成熟,而是因為,這本來就是應當如此。

我曾經遇到過一些離職的同事,在離職時,許多工作不交接好,收尾工作更是馬虎地草草了事,導致下一任接手的人十分被動,還得打電話給前同事詢問,搞得這邊抱怨連連,覺得前任不負責,那邊牢騷陣陣,覺得我都辭職了還來煩我,真是可笑。

歸根到底,都是不負責任引起的。我自然是看不慣那樣的行為,我想,大多數有責任心的人,應該也不希望碰到那樣的前任同事。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做你不喜歡的類型,這也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選擇行為。

(3)獨自感懷,輕鬆離場

但凡離開一個自我感覺不錯,且已產生依賴的環境時,要說沒有不捨,必定是虛偽的,當然不排除那種特別豁達、凡事輕鬆放下的牛人,自是我等凡人不可企及的境界。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調崗經驗來說,即使有再多不捨和傷感,在他人面前最好不要過分流露。

你可以和同事吃個散夥飯,為舊情誼劃上圓滿句號。也可以和他們吐露你的不捨,希望今後依舊保持聯絡。

但是,親愛的你,請務必記住,除去工作關係實在好到已經晉升為朋友級別的人之外,你要明白,很多事、很多人僅僅只局限在同事關係里。一個轉身,你們就有可能永遠成為前塵往事,太過投入,但凡沒有得到對方相等的不捨或者祝福回贈,你會失落,會徒增傷感,那又何必呢。

所以,即使再性情中人,記得保留幾分情緒。我的建議是,自我淡然傷感,人前輕鬆揮別,可以擁抱、可以揮手,甚至可以流淚,但是不要抱怨離別,不要責怪緣淺,更不要一步三回頭貌似生死離別般地情深意重。瀟灑地轉身,留給他人,也留給自己最優雅的背影,豈不更好。

或許有人會說,何必壓抑自己來裝逼,但如果在別人低看和自我瀟灑之間,我選擇後者。

5、改變或許會痛,但是未來的你,會比現在更好看

改變真的會痛,就像拔除深入指尖的刺一樣揪心難耐。

但是,變化是萬物之規律,許多事情,因為客觀原因而發生改變,應當試著坦然接受。

雨果說,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所以,新的改變,特別是帶著挑戰能讓人更快成長的改變,其實也是一種新視野的拓展。在付出殷切努力後,必定會收穫更大的成果。

變化是生命之所在,我們誰都不要妄想去阻止變遷的人和事,而是應該放眼看開,明白許多改變實際上都是一種更好的發展。所以,面對工作崗位的調動,我也這樣勉勵和開導自己。

也希望自己的真切感受能夠幫助每一個正處在矛盾和改變中的朋友,也能更好地走出糾結,微笑著迎接新的朝陽,明天的你,會收穫更多。

我以為離開時,我會哭泣,結果真的在整理物品時留下了淚,不是因為難過,而是因為不捨。既不捨熟悉的環境,也感懷逝去的年華,那些熟悉的桌椅和檔案,傾注了這些年的心血,滿滿都是回憶。

但是終將我選擇微笑著揮手告別,迎接新的環境,未來的我,只要還是一如既往地去用心努力,一定會比此刻更美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