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感悟

不要說你一無所有,你不是還有病嗎?

我常常把世界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知道自己有病的人,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有病的人。

對於第一種,我敬佩至極。他們具有良好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反思能力。他們敢於直面自己的不完美,敢於正視自己的問題,並且有改正的意識,想讓自己變得更好。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也是有責任的。即使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他們也會有反思的意識:是不是我也錯了呢?

我始終覺得,有問題不可怕,只要有自我意識、積極反思、積極改進,就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完美的人。我把他們叫做——責任者。

對於第二種人,我也敬佩至極。他們沒有自我認識及自我反思能力。他們是真正完美的人,因為問題從來都不屬於他們。

如果在生活中他們出現了痛苦,通常是環境的錯、時代的錯。如果他們在和他人的關係中出現了問題,他們通常會認為是戀人、孩子、父母、朋友、同事等人錯了,而他們自己是不會錯的。

所以他們把世界上的人又分為了兩種:認同我的人和不認同我的人。我把這類人叫做——受害者。

當然,鮮有人在這兩個極端里。我們都在這兩個值的區間裡搖擺。

說到底這兩者的區別就是:人是否能在問題里進行自我反思,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實現自己想要的結果。

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說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責任。都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每個人都有錯。道理知道了很多,但是事情一上來的時候,還是會認為他者的錯。

於是抱怨、憤怒、指責、委屈、煩躁、控制、看不慣,並不斷的用這些情緒折磨自己,藉以想要完成懲罰他者,實現自己的目的。始終不願意去看到所有這些不爽的背後,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即不願承認其實自己也有病。

人的生活由三類關係構成:和內在自己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及和環境的關係。這三類關係都是兩者互動共同完成的,兩者也都有責任。人們所有的痛苦都是基於這三者的關係不良產生。

例如和內在自我關係不良,就會把問題歸因於不夠努力的自己,產生抑鬱、自責、自卑、悔恨、焦慮、迷茫、挫敗、自我否定等情緒。

和他人關係不良就會把問題歸因於他人,產生指責、討好、逃避、否定、生氣等情緒。

和環境關係不良就會將問題歸因於環境,像出門遭擁堵是交通的錯,天氣太熱是政府綠化的錯,找不到工作是學校背景不好等。

總之我們不爽的時候,我們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自我反思為什麼會這樣,而是一度的沉迷於指責他人和自己,我們就難以改變現狀。

我有一劑良藥,能根治人類的痛苦,那就是:意識到自己有病,並積極找方子治病。即通過反思和覺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責任,找到相應的改變策略,一改以往慣有失敗的模式,並積極行動,就可以改變結果。

我始終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現狀,並且讓自我和結果都越來越好。只有他願不願意意識到自己責任的區別。

而意識到自己有病的時候,恰恰是在人們感覺到痛苦和不爽的時候最容易做到。人們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感受自己,通常也是在人們不爽的時候完成。比如說感受到了負面的情緒和遇到了我們不喜歡的人與事。

心靈導師們常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些不喜歡的人是來給你做功課的」之類的話,其實這些話是想告訴我們,所有讓我們痛苦的人和事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它們的出現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反觀自己,改變自己。即更好地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有病。

那些負面情緒是來幫助我們的,負面情緒是提醒我們去看看內在有什麼東西卡住了,然後我們可以把卡住的東西拿掉,讓自己的內心更暢通、更強大。

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是來給我們做功課的。他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會提醒我們去看看我們怎樣運用了移情、投射等機制,怎麼把最初依戀關係轉移到他人身上。他人會成為我們有效的鏡子反射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並改進,讓自己變得更寬容、和藹、親和力強。

環境也是。我們怎麼對待了周邊的教育、社會、大環境,我們就是在怎麼對待自己。

失敗與挫敗也是來幫助我們的。失敗不是讓我們折磨自己的,而是讓我們更好的停止並反思人生之路,避免盲目和冒進而犯更大的錯。

所有讓我們不爽的失敗、他人和事物都是在提醒我們自身的行為模式和思考習慣出了點問題,需要我們跳出來看看。

當然你也可以陷入另一個極端:不知道自己有病。不知道自己有病分為兩種症狀:一種是「我沒問題,我是對的,是他的問題」,一種是「我知道我有問題,但是他也有問題啊」。這兩種情況都會基於對方的問題為主,期待對方改變。他們的主張是「你改變了,我就好受了。」

這感覺就像,你照了個鏡子,然後覺得鏡子把你弄得太醜了。於是你嫌棄鏡子有問題,然後又換個鏡子,再換個鏡子。當然,鏡子可能本身也有問題,但都不如你把自己弄得好看一點來得實惠,這樣至少你不用太挑剔鏡子,能照出你美麗的適合你的鏡子也很多。

拚命的指出他人的問題來,不過是想證明自己是好的對的,不過是想獲得一點價值感的認可,證明自己是有用的,是好的。你變得好了,就可以滿足我了,我就不用改變了——這樣,你就成了我媽了。但是一旦別人改變來適應你,也意味著你把自己困住了,因為你要依賴於這個人才能滿足你。其他人你就很難控制了。

所以讓自己自由、幸福、快樂的方式,就是意識到自己有病。這包括:

拿回自己的責任。所有的問題都有自己責任的部分,改變自己能做的這部分,就會影響結果的改變。

看到自己的選擇。面對一件事情,你至少有3個選擇。如果你覺得只有一種方案,那也是你的問題,因為你沒有站到更高的角度來看,用思維定勢把自己框住了。

感激所呈現的資源。所有的痛苦、問題、你認為有問題的人都是來幫助你成長的,感激他們。

欣賞自己。自己還能看到問題,並且能為改變問題做些什麼。僅僅為自己能做的改變的部分,欣賞自己。

最後,我想說,當你意識到自己有問題,覺得自己不好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一無所有。起碼你還知道自己有病,有病就能治,治了就能好,好了就能幸福。因此有病等於幸福。

當你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的時候,那可能真的是絕症了。完美是不存在的,單方面的錯誤也是不存在的,你連問題都意識不到的時候,那真的是——一無所有。因為連改變的意識都沒有,機會也就更沒有了。

放過自己。絕對的心理健康和絕對的身體健康一樣,是個泡沫。我們都有病,但是有病不是讓我們自責和自卑的,而是讓我們活得更好更幸福的。

病,是個褒義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