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勸阿難學習佛法曾說過一個詞:滴水難消。阿難博聞強記,佛祖說過的話他都記得,以此認為自己學的佛法多,但他的「笨」師兄都開悟了,他卻沒開悟,佛祖因此勸他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道,否則便會滴水難消。我的陋習便是滴水難消。一切成功源於積累,同樣一切失敗也源於積累。今天的結果,源於以往的積累,如果你混得不好,有什麼可埋怨的,一切都是昨日及以前的陋習造就的。
我發現每天清晨醒來,我腦子都有一個概念特別明確,之前的沒有記錄,但今天的還沒有忘:一切源於積累!左岸有一句話:一切成功均源於積累!以前沒太在意,但今天自己腦子裡有了這句相似的概念,也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舉例來說,我今日的處境就是以前積累的結果,分毫不差。
我對自己的生活不甚滿意,緣於攀比心。因為周圍年輕我十多歲的同事都炒股,換了幾套房還有錢換車,而自己卻沒錢換一輛滿意的車子,我想這一切緣於我過去十幾年來的生活習慣,我是個不最求上進的人。如果當初稍有上進心,也不會落入今天的困境。那麼這種攀比心是對還是錯呢?是人都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想讓自己進步快就多攀比,想讓自己活的不那麼辛苦,就淡化它。活在當下就正視它,但不為它心動,做好自己。
經常放不下一段新聞,一件辦公室里發生的有趣的事,感興趣的群聊記錄也是要翻看的,不看這些就會感覺自己是個落伍的人。當地何時又發生一場地震,文章和馬伊琍的新聞,馬航的訊息,最近又有哪個官員被查了…曾幾何時,自己已經和這些連在一起,就像是長在我身上的肉,生活中沒有這些新聞和八卦的滋養,就像身上掉了一塊肉那樣不自在,難以自控,意志力稍有鬆懈就會就範。
今天仍有改善的大把機會,每時每刻都是機會,我卻白白浪費掉。套句電視推銷里常用的詞:「親,以前不知道珍惜時間,不知道如何去做是我的錯。現在已經知道了還不去行動就是您的錯。」我為啥知道了還會去犯錯?慣性定律,民間有句俗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足可見陋習威力之大。
這種壞習慣就像溶於空氣的無色無味的毒藥,慢慢侵蝕著我的心。稍有疏忽就會忘了他的毒性,到最後往往就是飲鴆止渴了。我曾經對它發起過挑戰:不做習慣的奴隸。僅限於沒有忘記它的日子,今天再一次提起,再一次。心絕對是個只會溜須拍馬的小人,當我意志堅定時,它鞍前馬後為我效勞,稍有疏忽,它就藉機生事,擾亂我的執行力。我決定今後對它絕不手軟,用意志力克服外界的誘惑。
我決定要藉助我已掌握的方法來戰勝我的壞習慣,是陽明先生的致良知。致既是正,良知就是物性。致良知就是還原物的本性,就是實事求是。知行合一在我這裡就是不分家,因為我認為精神是物質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就如同電和磁的關係一樣分不開。
如何致良知,根據我的經驗驗證了古人所說:良知就是當你的心排除一切干擾定下來得出的那個結論,這個結論可以讓你做了任何決定都不後悔膽怯,所以陽明先生說良知猶如大海里航行的舵,有了它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任何驚濤惡浪都能從容應對,有驚無險地走出困境。當我思索一件事物時,對該事物的認知是膚淺的,只認識了它的表,不知它的里,要想透徹地了解它,就必須親自去做,在做事的同事,我對該物的認識和態度會隨著做的進度而改變,等到將事情做完的時候,我就徹底了解的該物,這就是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套用在冬天早起上:想到應該早起是良知,貪戀被窩是良知的干擾,當真穿衣起床做事時,那感覺遠遠沒有你在被窩裡想的那般痛苦。所以,「知」要靠「行」來矯正,知行合一是良知,知而不行是妄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便得到了良知。
佛道兩家的聖人也有相似陳述:金剛經說應所無住而生其心,只有將心空出來,才能看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顆真心。這顆真心投射到當前的事事物物上便可見到事事物物的良知。心不空便不得良知,便會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無為而無不為。天下聖人其實是一家,都在強調一點:觀空。空是什麼,空就是心。
其實人心不存在,我們常說的人心不過是人體對環境的綜合感應,就像導線在磁場內運動產生的電流一樣普通。心就是你對物的態度,態度從哪裡來的?態度來源於你頭腦里存在的以往有關此「物」的認知經驗和對當前環境的感覺。人像一個精密儀器,可控可改造,可殺也可煮,把人當人看,人是社會裡的人。()把人當工具看,是BOSS賺錢的工具,掙錢養家的工具;當畜生看,人本來就是畜生,會幹活,殺了也能吃肉。當然,吃人肉犯法,也是沒人性的。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對「人」這個生物的認知,對自己的認識。有了這個認知,我不再迷茫,當一個人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應該做些什麼的時候,唯一能阻擋他的,只有自己的陋習。我之所以不是馬雲,因為我沒有像馬雲那樣去思考,沒有馬雲的生活習慣。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應該去吃個梨子。
將心思用在關注外物上的人活得忙碌而心累,但只關注自己內心而忽視外界環境的人就算身旁潛伏著一隻老虎也不會發現,註定要落魄。既要讀書,又要關心天下事,常因掌握不好這二者之間的精力分配而淪落成一個俗人。我想能將這二者掌握好的人便成為那少之又少的社會精英。
人間最難的事不是知道什麼是錯,而是知錯就改。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有點不一樣,因為我做到了知錯立改,明天的我和昨天一樣,因為又被陋習拉回了知錯也不改,拖延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