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深度熱文

「寒門狀元之死」刷爆朋友圈,今天聊聊理想和信仰

  文/文教織金

  一篇名叫《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爆網路,文內提到「談理想的有三種人:傻子、騙子、去世的他」。

  文章發布十幾個小時後,「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然而,對文章刷屏引發的爭論和反思並沒有結束。

  狀元、寒門、死亡,三個關鍵字非常抓人眼球。隨著文章越來越受關注,對文章內容真實性和價值觀的反思越來越多。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一起來看看我們眼中的「理想」、「信仰」和「主義」。

  先說信仰

  這個十一,回了老家蘭州。順帶去了甘南,看了被譽為「世界藏學府」、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色彩富密的大經堂中,諸多喇嘛們用低沉而渾厚的聲音同時頌經的場面,足夠讓人震撼;但引發我最多思考的,卻是衣著光鮮時尚的漢族青年男女,也在拉卜楞寺各種經堂外,模仿著藏族同胞的模樣,亦步亦趨地磕長頭、虔誠地膜拜。我猜想,他們或許並不真的明白藏傳佛教的教義,不了解口中默誦經文的意義,但並不影響用這樣的儀式表達虔誠。同行者在朋友圈中這樣寫道「我們嚮往遠方,常常要停下腳步,喊著需要等等靈魂,嘴裡詠頌著不明所以的經文,然後在別人的信仰里長跪不起。」如此場景,據說西藏更多;由此而有網上一段傳聞:朝陽區有30萬散養的「仁波切」。

  ——我問自己:這究竟是信仰的堅定,還是信仰的迷茫?

  正如諸多學者所論,我們似乎正處在這樣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缺乏信仰」成了對國人精神狀態和這個時代最主要的批評聲音之一。

  的確,人不能沒有信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不能沒有信仰。信仰雖虛空,卻正是因為有這種超越眼下現實、叩問終極價值的「虛空」,才能給我們每個人以繼續奮鬥下去的力量。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不值得信任;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和民族,沒有希望和前途。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當是什麼?我相信,其實所謂信仰,總是有的,根植於每個國人內心深處,能夠為多數國人所理解和認同,而又對現實生活能有所超越。那是我們不知不覺中頑固堅持,但大多數時候卻羞於啟齒的東西。

  我的信仰是什麼?

  其實說來很簡單,5個字:為人民服務。或者學究一點: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過得更好。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上述,便是我的信仰。

  北大讀書時,大一到大四,便都已有學生幹部團委老師問我們是否入黨,要求遞交入黨申請書。當時我是沉默的、拒絕的——希望想一想。原因很簡單:我還沒有想明白。是否決定加入一個政治組織,應當是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後的、理性的、自主的選擇。直到研究生時,我覺得想明白了,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書不是網上抄的,而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寫下。其中許多字句,現在都還記得: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不但讓自己,而且讓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願與所有志同道合者,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後來,我聽說了一個詞,「公共理想」。當時、以及現在的我,支撐著我不斷前行不斷努力的,或許就是因為了這樣一種公共理想。

  人們說: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為信仰而努力的人是充實的。

  這種感受,有時候,我確能體會一二。

  再說主義

  說到主義,自然不能繞開一個世紀前的「問題」與「主義」之爭。胡適之先生覺得應當解決問題,而非空談主義;李大釗先生則覺得,「問題」與「主義」並不能完完全全的分離。

  一個世紀後,歷史給出了答案。

  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創業故事:一群平均年齡27、8歲的年輕人,硬是憑著對主義的信仰、對信仰的追求,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帶領著當時那個殘破的國家、那個瀕臨亡國滅種的民族,走到了今天。

  問題要不要講?當然要,不解決問題,何以奢談主義?

  主義要不要堅持,當然要。因為同樣的問題,用不同的主義,會有不同的做法。無問題,則主義必然淪為空談;無主義,則問題的解決無方向。

  讓多數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便是我所堅持的主義。我相信,也是我所在的政黨,所秉持的主義。

  這個政黨,在歷史上、在現實中,有很多的不完美,我知道。但我同時知道,這個政黨,在歷史上、在本質上、在更大範圍更大比例的現實中,從未放棄她原本最堅持的那些堅持,從未放棄把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帶領走向復興的努力。

  中國是否正在變得更好?當然。

  年輕人對這個國家是否有信心?同樣當然。

  我看到,2014年,「我和國旗合個影」的微博話題紅遍網路一周排在話題榜第一位參與量超過2億,很多年輕的網友說,從沒想到,風花雪月的微博上會有一個話題能讓人感動得流淚。

  我看到,那些由85後甚至90後創作的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紅遍網路,與片尾《追夢赤子心》一起彈出的,是那句「幸福,並感激著……」——這些孩子們,今天可以在微博上曬著茶葉蛋調侃著對岸,這是一種他們的父輩想也未曾想過的自信的肆意流淌!

  我看到,9·3閱兵,「這盛世,如你所願」的微博一天就有兩百多萬的轉發;最贊的評論是那一條:「「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您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我看到,當利比亞那個被衝到海灘的男童照片傳遍全球的時候,無數網友評論,誰想讓我的祖國變成那樣,請從我的屍體上踏過……

  以上所有這些,僅關乎「問題」、而與「主義」無關嗎?我相信,任何負責任的、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都不難理解。

  有了這個「主義」,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嗎?我自然也不會天真地這樣認為。改革和發展,我們都還在路上。

  同樣的道理,因為這個「主義」的看似遙遠,它就是「謊言」且永遠不可實現嗎?這樣的理解,同樣膚淺。大學讀書時,哲學系的同學喜歡討論關於「終極關懷」這樣的話題。既是「終極」,而且「關懷」,則必然漫長且遙遠。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路漫漫,但總有光明在前方,因其修遠而放棄,是短視者、短志者的見識和所為。

  更何況,對於中國,從目前幾十年近百年的歷史來回顧,這條路,走對了。

  說了那麼多,關於青年人的「信仰」和「主義」,還是那句曾經在微博上已經發出去的話:

  「你有你的幻滅,我有我的信仰」,「你看不見我的努力,但我知道我的腳步從未停息;你嘲笑我的夢想和現在,我用奮鬥創造自己的未來——你好,青年」。

  來源:文教織金(ID:jmgyzy)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