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高中作文800字(一)
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衣食無憂,但節儉卻永遠不能拋棄,因為它無論何時何地都代表著一個人的品格,體現著一種遠見,一種智慧,一種崇高的思想,一種積極端正的態度……
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豐衣足食的現代社會裡,它顯得更加意義深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時時刻刻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也因此窮得家徒四壁,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得到了一塊地,從此,他便起早貪黑地耕種,細心打理這一塊來之不易的土地,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畫開支」:先把所有的錢都規劃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打算一下,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堅守「只準剩餘,不準超支」的原則。積攢下來的錢,蘇軾就把它們存放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就這樣,蘇軾靠自己的勤儉維持著生活和家用,不僅沒有缺衣少食,反而自給自足,如此說來還真是「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啊!
再說說西晉大將軍王渾次子王濟的奢移之風:有一次晉武帝到王濟家,王濟準備的飯食,用的都是琉璃器皿。侍侯的婢女有一百多人,穿的都是綾羅綢緞,手裡擎著食品。王家蒸的乳豬味道鮮美,和通常的味道不同。武帝感到奇怪,就詢問王武子。王武子回答說:「這是用人奶餵的小豬。」武帝聽後對此很氣憤,飯也沒吃完就走了。也對,無論你權位有多高,俸祿有多厚,「勤儉節約」永遠都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連自身節儉都做不到,如何配得上高官俸祿,何談「治國治家」之說?
總而言之,一個做不到節儉的人是不會有所作為的,一個不懂得勤儉節約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不以勤儉節約作食糧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不知道勤儉節約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既然如此,作為現代中學生的我們,就更應該弘揚這種民族之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勤儉之風吹遍廣袤無垠的中原大地,讓「勤儉節約」與你我同行……
節儉高中作文800字(二)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
——題記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曾說「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還可以用的書包、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食堂里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還有,每到暑假時候,畢業班的同學,把還可以穿的衣服當作垃圾丟到垃圾房裡,那幾天,石岩鎮很多收垃圾的,三輪車、機車的工友穿著我校的校服在街上遊蕩。
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裡,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上多少人,貧困時勤儉節約,奮發有為,終於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貴時驕奢淫逸、聲色犬馬,使千萬家財、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儉節約的美德也不能丟。
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講勤儉,其意義已經不止是物質上的克勤克儉,而更多體現為一種高尚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為一種民族精神,勤儉節約美德更不能丟。
節儉高中作文800字(三)
大凡歷史上的偉人,名人都很注重勤儉,他們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奉為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最高哲學!
讀罷《我又到了老虎尾巴》這篇文章,我對魯迅先生的為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與認識。不必說他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為中國文學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也不必說他的骨頭是最硬的敢於「橫眉冷對千夫指,」就是他超於常人近於苛刻的儉樸,使我更加欽佩魯迅先生的為人了。不受國民黨高官厚祿的拉攏與腐蝕,憑著自己的文膽與學識指引了多少有志青年,走上了挽救國家危亡的道路;他的稿費可謂收入頗豐了,但是他並不是用它們換取自身的安逸享樂。我們從阿累的《一面》中看到了他對有志青年的殷切關懷與希望;我們從《同志的信任》中再次看到了他偉岸的身影!視錢財如糞土;視人格如聖潔;視人生為國運;視享樂為草芥,剛直不阿,潔身自好,做人有原則,錚錚有傲骨,對敵人行文如刀槍,對朋友摯愛如父母。這就是真實的魯迅,偉大的魯迅。
從你的儉樸,使我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勤儉持家、勤儉建國」是一句永恆不變的真理。對常人說,它乃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與名人說它乃軼聞佳話之美談;與偉人說它乃治國安邦之術;與國家說,它乃盛衰榮辱之所在!
范仲淹在年青求學時,異常刻苦勤奮。()一日友人來訪,看他這樣清苦地過日子,便遣人送一掛肉表示問候。時隔月余,友人來訪竟驚訝地發現所送之肉依然放在那裡,沒有絲毫動過且有腐臭之味,便問何故?范仲淹答道:「我過慣了清苦的日子,好不容易養成了勤儉致學的習慣,如果食了你送的美食,就會侵蝕了我的肌體,磨滅我的意志,豈不是毀了自己的前程。」友人聽了慚愧萬分,從此再沒送肉給他。這和魯迅先生的素衣寒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就說明了,大凡有志向的人一定會對生活要求看得很淡,如果他腦海里整天想的就是穿什麼名牌服裝,住什麼高檔樓房,享用什麼山珍海味的話,那他的大部份精力就會被這些「瑣事」所耗費掉,還談什麼理想作為了?難怪毛主席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向這個世界索取什麼的,而是要創造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這是什麼樣的大氣魄呀!
毛主席他老人家領導的中國革命,在三大戰役的決勝關頭,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然而在勝利的喜訊傳來之際,他只要求衛士長搞一碗紅燒肉來。這和我們當前一些領導幹部、廠礦公司領導相比,動不動簽個協定,搞項工程剪個彩什麼的就要大吃大喝一番,相對毛主席老人家的索取何其微薄啊!可以這樣說:「我們的國有企業不景氣,造成大批職工下崗,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這些「敗家子」給搞垮了!」享受了個人,苦了勞苦大眾和虧了自己幸福了人民百姓的人相比,這究竟是一個人的思想差距呀?還是我們在享樂的過程中失去了人的本性。可見勤儉,不僅從物質講至關重要,就是在精神生活方面也起著影響社會風氣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儘管黨和政府下決心懲治腐敗,但腐敗的勢頭依然持高不下,且有向高層次蔓延的趨勢。從瀋陽市長馬向東豪賭到人大委員長成克傑巨貪;從賴傳星走私集團數額驚世駭聞到各級中小幹部違法亂紀層出不窮,無不說明享樂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勤儉持家」、「艱苦奮鬥」才是國之命脈、強國之本。國家發展得再快再好,如果蛀蟲、碩鼠不除,那麼我們擁有的也只是一間空中樓閣!
「成由節儉敗由奢」的千古良訓應警示我們每一個人,且莫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悲劇,再次出現在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