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糧食的作文(一)
上國小前,我在奶奶家吃飯,經常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桌子上掉了很多飯。有時遇到好看的節目,我還把飯碗端到電視機旁,眼睛盯著螢幕,弄得滿地都是飯,沙發上也有不少。奶奶見了心疼地說:「凡凡,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要珍惜啊。」我嘴裡答應著,但經常左耳進右耳出,奶奶說多了,我甚至覺得很煩,不就是幾粒糧食嗎,有什麼好珍惜的,超市裡多得是呢。上國小後,我學習了唐詩《憫農》,這首詩描寫介紹了一個盛夏的正午,農民伯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裡幹活,汗水一滴一滴的掉進莊稼地里,飯桌上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他們辛勤勞動的結晶。老師講解完這首唐詩後,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小朋友們,你們應從小養成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好習慣。」聽著老師的講解,看著詩中的插圖,我仿佛看見農民伯伯在烈日下彎著腰,正吃力地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種到地里。於是我慢慢懂得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決心改掉自己浪費糧食的壞習慣。現在吃飯的時候,我不僅沒有把飯粒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而且每次吃飯前,吃多少盛多少,碗裡的飯也吃得乾乾淨淨。
有一次,我看見小表弟在浪費糧食,馬上攔住他說:「不要扔,你這不是白費農民伯伯一片苦心嗎?」舅舅和舅媽說我做得對,我開心極了。現在奶奶也經常表揚我,說我懂得節約糧食,長大了。同學們,你們今天節約糧食了嗎?
浪費糧食的作文(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也許同學們在幼稚園里就已經會背了。然而不知同學們是否留意過沒有,每天中午學校開飯後,就會在食堂里發現很多同學桌上、地上會留下米粒或飯糰;有的甚至因為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幾口,就把剩下的飯菜倒在學校的塑膠桶里了,這實在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不珍惜糧食是不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不熱愛勞動人民,農民伯伯辛勤勞動,任勞任怨,在田野不綴勞作,好不容易才生產出糧食來。上面的那首古詩,不正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真實寫照嗎?
記得長輩們經常提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某些原因,國家大量缺少糧食,有的人因為沒飯吃,只得啃樹皮,吃野菜,甚至活活餓死。」不知同學知不知道,現在非洲還有很多饑民,許多孩子被活活餓死。這些情況也許在有的同學看來是無法想像、不可能的事。認為自己家的米多得吃也吃不完,浪費一點算什麼。但是,同學們是否想過,農民伯伯辛勤勞作產生出糧食,要經過多少工序,將生米煮成熟飯,而我們卻白白地把它浪費了。我們是否為這種行感到羞恥呢?
浪費飯粒也會助我們養成鋪張浪費之風,有礙於同學們良好情操的陶冶。我們可以這樣計算一下:一個學生浪費一口飯,像我們學校有一千多人在食堂吃飯,一天就要浪費十幾斤飯,一年就要浪費上千斤糧食。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目,這在我們目前還不富裕的國家裡是一個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啊!況且,和目前國家提倡的節約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這樣看來,同學們也許就會認識到浪費糧食的確不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了,小事非小,我們應該從生活的瑣小事做起,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愛惜每一粒糧食,懂得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真正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意義。
浪費糧食的作文(三)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裡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走進學校,如果仔細去注意的話,不難發現學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每一個來到它跟前的人,都會用一個極瀟灑的姿勢,賦予那白白的饅頭一道優美的弧線。雖然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糧食是自家帶來的,不需要花錢去買,但是我們也不必這麼浪費它,這也是我們的父母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扔進泔水桶一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 節約糧食應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