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憶中,老規矩都來自祖輩口中:「出門要給長輩打招呼」「勤儉持家是美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小時候,常常覺得這無數的老規矩像潮水般將我包圍,我只好一步步退回屋中,摔上房門,自以為這一道木門能阻隔那喋喋不休的進攻。
隨著幾次搬家,搬離了祖父母,也搬離了那些曾經充斥耳根的跟不上時代的老規矩。近來看到網上流行起對老規矩的總結,那些看似應該放進博物館的陳詞濫調,卻在突然間充滿活力,活蹦亂跳地回到人們的談天閒聊里。驀然發現,那些老規矩背後存在一股力量,這力量影響了你的生活習慣,標定了你的思想來源。
有一種禮貌,叫打招呼。「出門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對此我們習以為常,視其為最基本的修養素質,下意識地判斷不打招呼的孩子是不夠禮貌的,甚而對其親職教育有所質疑。這便是老規矩,它影響著你的價值判斷,你的社會觀念,你的處世哲學。而這種力量弱以時間為軸,可以上溯至你的父輩、祖輩、曾祖輩,可謂「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世世代代言傳身教,流傳不息;若以空間為界,它又影響著趙家、錢家、孫家、李家,影響著北京人、山東人、湖南人、廣東人……「老規矩」以其本源性的力量貫穿了家庭、家族、民族的歷史,自始至終地影響了生於這片土地的每一個人。
同樣,我們更習慣於聽到的是「叔叔好」「爺爺好」這類輩分上的打招呼,而對西方直呼其名式的問好方式則大感不當,直呼其名那是對長者的大不敬。問好方式本身並無過錯,究其本源,「尊稱」背後所承載的,是沉甸甸的中國傳統文化,注重長幼尊卑,講究等級秩序,地域性的文化倫理,無聲無息中滲透在生活角落中,映射在「老規矩」的影子裡,標定了文化根的脈絡。
講究「勤儉持家是美德」,所以反對透支消費;在意「笑不露齒」,所以反感女孩子毫不遮掩的大笑;倡導「別讓小事毀了和氣」,所以困惑西方人動不動就上法院……這便是老規矩的力量,如涓涓細流卻綿綿無盡,溫柔地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你。其實,老規矩永遠不會脫離時代,他們悄無聲息地潛藏於時代道德之中。()
沒有老規矩,也許我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尋不著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