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涼,銀杏此第變黃。月清露凝,秋意濃愁時。秋夜裡的幾陣急雨,圍院裡的銀杏樹已落得滿地翻黃,秋果沉甸垂墜,秋葉化而為泥。十月,銀杏果掉落滿地,無人採摘,無人在意。
兒時的我忙著在我家後院的銀杏樹壇,一堆堆厚厚的黃葉下搜尋銀杏果子,我們叫它白果。找著一個就用腳把它上面的果肉蹭去,露出裡面白白的硬殼。只要果肉一破開,它的臭味就像汁液一樣的流溢出來,在空中徐徐的淌著。事實上這種臭味並不刺鼻,反而帶一種土地的香味,和一種成熟的味道。忽來一席涼風,竟有一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一派落葉紛飛的蝶戀美。
為了了解白果的功效,還特地上網查了些資料,看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在我國南方傳統婚俗之中,母親在送新嫁娘上花轎前,往往會塞給女兒幾粒白果。只塞幾粒並非因為小氣,而是由於白果微毒,不宜多食。而為什麼一定要是白果,除了「百年好合」的吉祥口彩之外,更因為白果有「縮尿」之效—減少新娘在乘轎途中下轎解手的尷尬。可見白果的醫學功效在中國古代傳統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古人就已經能夠了解白果的中藥性情,合理運用到自己的平常生活中。
如果說烤白果尚屬小吃,那麼用白果製成的各種菜餚之中。在很多醫書中都有關於銀杏的記載,認為白果性平、味苦澀、有小毒。中國人摸索出了讓它吃起來美味且安全的方法—去殼、焯水、除芯……諸如腐竹白果粥、白果燉雞、無芯糖白果、白果粽子、白果臘八粥、白果蓮子湯、雞蛋白果豆腐、白果羹,都是在民間代代相傳、風味各異的美食。加入白果烹調的菜餚,食用時味道特別醇厚,可以及時消除肉食中時的油膩感,起到調節胃口的作用。由此白果藥食兩用的功能便會被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萬萬記住不能因為白果有益人的功效,特別是生食白果,一定要注意食量,慎之又慎,否則美好的食物會變成令人畏懼的災物。
明人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中寫道,將白果「以火煨之,色青碧如琉璃,香味冠絕。秋深都人點茶,以此為勝」。白果久嚼回甘,以佐茶下酒,其滋味勝過一眾乾果。從兒時至如今,白果對於我們家,都有一種熟悉,像老朋友的感覺,它是我兒時的樂趣,是父母烹飪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潤肺益氣的一味中藥。秋風涼了,是否,你也願意和我一起,撿幾顆銀杏果兒回家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