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觽庶"是一個錯誤的詞語,原因在於部分網路流通的史書(例如《漢書》《三國志》《晉書》等)中,因為字元轉碼錯誤的原因將「眾」字誤轉換成「觽」字,導致經常出現「率觽」、「觽庶」等之類詞語。其中的「觽」字實際是「眾」字。因此,把網路流傳的含有「觽」字的錯詞中的「觽」字替換成「眾」字,一般就正確了。例如,「觽庶」替換成「眾庶」後的例句有:
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史記》
海內不知其過,眾庶未聞其毀。
前書劉歆曰:「夫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此乃眾庶所為耳。」
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
其始也,取偷安一時而已,及其久也,則眾庶習於聞見,以為事理當然,不為非禮,不為無義。
自君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鹹不安其位,故易動也。
及騭等敗,眾庶多怨之,而忠數上疏陷成其惡,遂詆劾大司農朱寵。
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