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讀後感(一)
剛剛終於把《大秦帝國》看完了,於是趁著情緒還在,趕緊寫下這篇我原本就打算要寫的讀後感,我大概耗時了兩個月的時間讀完這部書,總共六部,十一本,出現最多的成語是「刻舟求劍」、「泥牛入海」;令人震撼的戰事是「圍魏救趙」、「長平之戰、以及後來的橫掃六國;令人震撼的人物是:秦國這邊是商鞅、嬴渠梁、張儀、白起、呂不韋、嬴政、李斯、王翦、王賁、趙高……其他六國則是:蘇秦、樂毅、韓非、李牧。
總體來說,這本書,在敘事方面我覺得還是很好的,作者以寫秦來寫六國的滅亡,而且這本書整體去讀的話很熱血,只是這本書它歸根到底就是一部歷史型小說,沒必要當成正史去看,但是這部書在歷史大事件上全都依據史實,算是人物描寫上潤色了些吧。 以及作者從提詮釋的大秦精神,倒真的是從始至終一直都在。
只不過在讀有些故事的時候,不知是懷疑精神作祟,還是好奇心作祟,我總是在想著,作者的敘述是不是真的,作者描寫的這個人物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的性格?因此,我看完一個感興趣的人物之後,總是翻翻《史記》,想看看太史公是怎麼說的,在看商鞅的時候,發現兩個不同的觀點。哈哈……在看白起的時候,覺得差不離,《史記》中,白起最後的一句話,大意是:「我何罪於天以至於此?長平之戰,數十萬投降之人,我全都坑殺,是該死!」、…在這部書中,白起的最後一句話是:「老夫原本想死在郿縣山塬,魂歸故里,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誠可謂死生有命也!趙軍降卒,老夫還命來也!」…這樣一個不諳朝政的人,一心卻只在戰場之上,正如太史公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至於王翦,我之前說過了,他對於朝政之事的把握,要比白起敏銳的多,單單就起用李信為將這件事上,不僅嬴政在權衡,王翦也在權衡。這個老頭子很是厲害……再後來他的兒子,人稱小白起的王賁,比起他的父親,這個少將軍更加的實在,尤其是在臨死前對嬴政說的那四件事情,件件直戳嬴政內心。於是後來王賁死後,嬴政對自己做了一次反思,那段反思,讓人感覺為何嬴政如此的痛苦王賁死去?我認為這應該不是友情,而是嬴政的害怕!……所以我們在讀到這段的時候就會想如若王賁能遲嬴政一步去世,或許朝政不會亂,王賁可以乾淨利落的除去不合皇帝的勢力,將扶蘇扶上皇位,可是呢,這些都是後話了!
還有李牧,太史公太不給面子了,竟然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裡頭了!我只是覺得這個大將,死的真憋屈!好不容易遇到了王翦這樣的戰鬥級數高的對手,想著要死也是將軍沙場化白骨,怎地竟被同朝人陷害致死。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大破匈奴,後又在對燕、秦的戰事中有勝利,結果太史公就來了一句:「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囧啊…
其實從一開始讀這部書的時候,我就在等待著嬴政的出現。嬴政有個特點,就是但凡他出場,你總會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來,即便那個時候有李斯、有王翦、有蒙恬、有王綰,這點嬴渠梁和贏駟都不及。這應該就是魅力吧。哈哈…你會發現,從贏柱的出場再到嬴政登上王位,這一段時間中,算是秦國的低谷時期,但是反倒是這樣的低谷讓人覺得就是在等待著嬴政的出現,連那個王位也似乎在等待著嬴政。我眼裡,嬴政這個人高傲孤獨,而且是個勤於政事的工作狂,雄才大略,個性中充滿著鐵腕色彩。但是他性子急,容易煩躁!太史公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寫的很敘事,沒什麼起伏甚至。所以我大多都是通過一些事而憑感覺去想嬴政這個人,多少都會帶有自己的個人偏向在裡頭。他冷酷,冷酷到你有時覺得他冷血;但是有時候就覺得他可憐。應該是受到他的童年和他母親的影響,導致他的報復心比較強吧。尉繚初見嬴政時說他少恩而虎狼心。賈誼說他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等等……哈哈——還真不知道是啥樣啊…
但是在滅掉六國之後,我覺得真正的嬴政才出現,有幾次他說的話都能讓我熱淚盈眶!我就在想,這麼一個皇帝,他的眼裡只有天下啊!起初是秦王,他想著如何治理好秦國,如何一統天下!後來滅掉六國之後,他有一些懷疑自己,畢竟這是天下,這是整個大秦的天下,
他嬴政面對六個國家不同的民眾,是否就能太平而治?他嬴政的肩是否能扛得住這華夏的大旗?在他統一天下後的一些政策上來看,我最佩服的就是統一文字,這點實在是太厲害了!但是我具體說不出怎麼個厲害法,可就是打心眼裡覺得這把文字統一實在是太厲害了!
從秦孝公開始到嬴政,秦國幾乎代代是野心勃勃的現實主義之雄主!從一開始的獨立爭霸,到後來的一統天下,秦國的強大,反映出另一面六國的衰退,作對比的來看,重點就在人才,那個大爭之世,人才絕對的重要,如何用這些人才更加重要,魏國,一個人才儲備量最大的國家,卻也是失才最二的國家。縱然有千里馬的伯樂,可是這個伯樂不拿事,千里馬終究不是被淹沒,就是遠走他鄉再找僱主。齊國枉有稷下學宮!那麼多學士,就那麼養著,養著,然後無用!秦國不同,他從貧困中而來,從孤立中長大,他對人才的渴望程度要比其他六國高出很多,從秦孝公的求賢令開始,秦國就註定要開始變了,一個敢於正視自己錯誤的人,是強大的,更何況是一個敢於正視,並且改正自己錯誤的國家。商鞅當時的變法為的不是一代之法,而且永世之法,這點其餘的幾個變法漢紙不及也。有說他作法自斃,有說他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無論哪種說法,都得肯定商鞅的變法的確強大了秦國!
之後的張儀也是,陰差陽錯來到了秦國,遇到了有意東出的惠王。君臣一拍即合,連橫計出。那個合縱連橫的時代,是縱橫之士的天下,但是沒有一個賢明的君主做後盾,這些都是空談,蘇秦的悲劇在此,張儀的成功也在此。
良將!秦國第一個獨一無二的大將,就是白起,無一敗績的戰神!正好他的成長時期,是秦國最需要對外作戰的時期。所以昭王對白起幾乎是無懷疑的,直至長平大戰結束,君臣無二心。但是這偶然性就是會造成一個偶然的結果,讓大家看來好似還是必然的,昭王當時的自尊心和大軍的成敗比起來哪個更重要?明顯白起選擇了後者,而昭王選擇了前者!
至於後來的呂不韋、李斯、王翦、鄭國、蒙恬等等的人物出現,我都覺得是對的時候出現了對的人。嬴政遇到了他們、幸好他們遇到的也是嬴政!對了,期間《呂氏春秋》和《商君書》之間的兩次PK,寫的很精彩,但是結果都是商君書勝!不能說輸了,就錯了,只能說它此刻不合時宜! 呂不韋的命運跌宕,還都是在他自己,這不用懷疑。
還有蒙恬,作者在寫到蒙恬死的時候,顯然異常的悲憤,悲在於,一代名將,竟然如此被冤殺;憤在於,太史公對蒙恬的評價,說他該死,看的出作者在寫這段的時候情緒很激動。
至於李斯,說實在的起初我還真沒發現呢,直到最後的最後,李斯的突然轉變,我才發現他斡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過,。有時候真的就在想,一個人算計了那麼多,為何偏偏在最關鍵的步算錯了?功業,商鞅求的也是這個,所以在書中商鞅死了,雖死無憾;但是李斯呢,他也是在求功業,所以他不能輕易的就被埋沒,所以他要做最後的反擊,所以他跟趙高和合作了,但是往往你不在意的那個人,就會置你於死地,顯然李斯並非高估了自己,而是低估了一個閹官。他的悲劇也是在自己一手造成的,怪誰?只怪你李斯在迷茫的時候,選錯了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罷了…李斯很奇怪,他是功臣,但是也是罪臣,對權力掌控的欲望,令人變了,倒戈竟是如此的容易。那個雄視六合的親王,那個從人海中尋覓到他的知音,李斯沒有忘,只是弓開沒有回頭箭,後悔都來不及了…不過呢,此後歷史在千變萬化中,也仍舊沒有逃脫嬴政和李斯等一幫人共同建造的格局。很奇怪啊…
這部作品的最後是作者寫了大篇幅的自我感想,如若問我是什麼立場,我只能說我沒有立場。原著的作者意圖為秦正名,反對「暴秦」這樣的說法,但是曾經把賈誼《過秦論》背的滾瓜爛熟的我,還是相信一句話:「亡秦者,秦也」。事實?事實是什麼?現在很多人即便是你把事實擺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會去相信的,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事實不是他要的事實,所以他要麼選擇無視,要麼去選擇否認。如今都是這樣,更何況對待一個遠古的事件?這樣說看起來很是消極,不過我往往就是這樣的心態,很多情況之下,都不敢說出自己的觀點,因為一件事出來總是有兩個極端的說法,就好比你說那個時代究竟是用 【禮樂崩壞】來形容的好,還是用【大爭之世】來形容的好?就好比,魏國已經面臨各種內外的壓力,你說是當務之急是應當積極地尋求有識之士變法圖強抵禦敵國,還是說當務之急是應當潛心修養,慢慢去培養君王的仁義之心?一開始我是在一個極端,很不理解另一個極端為什麼會出現,於是問老師,和同學交流,就會發現自己想法有時過於簡單,有時卻過於複雜。做一個中立者比較難,也比較痛苦,似乎是這樣的。
在讀這部小說的時候,很多人都拿過這部書掂量,有的驚嘆、有的只是想看看我在讀的是什麼書而已…其實我覺得人有時候都挺自私的,我也是,我比較反感別人碰我心裡分量重的書,尤其是我不熟的人。比方說吧,我喜歡武俠小說,但是我異常反感一個根本對武俠小說不感興趣的人來翻我的武俠書,然後對我說什麼好什麼不好!我也比較反感這類人讓我給他們講武俠,因為首先,我覺得對著他們說我完全就是在自言自語,其次是因為在他們眼裡我是個女神經病。呵呵…所以何必自討沒趣!……話題怎麼扯遠了!囧——
最後,這部書的題記是:「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和夢想」!
「大爭之世,凡有血氣,必有爭心」!這句話是這本書的開始,講述了一個要強勢生存的時代。講述了「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戰鬥史,也講述了短暫興旺的落差,這種落差讓人不解,何以拼了幾代人,卻短暫而亡??這中間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實在是太大了。當然,也會催生出很多沒必要的假設……
讀這本書算是一路伴隨著「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一開始熱血,聽到這句話,就感覺士氣大振,勝利就會到來,可是最後,還是同樣的話,但感覺早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聽到的事無力回天,聽到的是徒勞,聽到的是悲歌!
總之,這本書要說還真的是話長。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因為它不單單是在敘事,更是讓讀者能思考很多。
曙光一現,照亮了整個鹹陽城……
《大秦帝國》讀後感(二)
《大秦帝國》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在看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感觸,感想,也在微博上一一進行了闡述。原想,在全部完結後,好好寫一篇讀後感的,以表達我對此書的讚嘆以及大秦文明的敬仰。然,此時此刻,回首大秦一部部大事件,一件件大手筆,一代代惕厲奮發、堅強剛毅的君臣股肱,我卻不知自己該說什麼了。
古語曰:讀史以明志。老公說,讀書貴在指導生活。將閱讀大秦帝國的總結落腳於此兩點,於作者,於歷史而言,是小了。然,於我,於老公,於我們這個小家來講,是實實在在的被激勵了。大秦歷代君臣之堅強剛毅、惕厲奮發、宵衣旰食、精誠一心、極心無二慮的為人為政作風,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努力奮進……
性格決定命運。這也是閱讀《大秦帝國》諸多歷史人物之後最深徹的感悟之一。縱觀歷史,唏噓不已。真可謂「成也性格,敗也性格。榮也性格,辱也性格也。」讓我們更加重視對自己性格的反思磨礪及培養。唯「堅強剛毅、惕厲奮發」方能「博大深遠,震古爍今。」誠哉斯言也。國運、命運無不如斯。
曾和老公說過,《大秦帝國》值得一讀再讀,每讀常新。我會至少再讀三遍的。的確,《大秦帝國》是我近年來讀到的難得的歷史小說。拘於我現在的閱歷,可能很多觀點理解的還不到位。然隨閱歷的增長,再來重讀此書,見解收穫會更多吧。
因整部書閱讀期間,適逢孕期。劉岸開玩笑說:你們家寶寶長大必然了得。胎教都是《大秦帝國》之煌煌巨著。揶揄而笑。但我是希望貝貝在肚子裡可以感受我閱讀此書時候的感受的。黑色裂變的崛起,國命縱橫的跌宕,金戈鐵馬的驪歌,陽謀春秋的智慧,鐵血文明的輝煌,帝國烽煙的悲歌。一部史書,250年大秦史。幾多光焰,幾多燦爛。無極之外,復無極也。其文明之輝煌,其人才之濟濟,若星漢燦爛,無出其外也。大哉,大秦帝國。
滄海桑田,白雲蒼狗。偉大的秦帝國驟然消失於歷史的天宇,然大秦文明不朽。
《大秦帝國》讀後感(三)
輕輕地,閉上了雙眼,小心翼翼地吐納,仿佛回到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明大毀滅,它那樣徹底,我提不起一絲情緒,站在焚場裡久久佇立,惟求與這場史前文明一同投進那段不為所知的歷史黑洞中。
二千二百二十一年前,那場焚盡一個璀璨帝國文明的罪惡的火焰,漸漸地激起了一個新時代學者對於歷史真實性的反思,以及對真相的客觀求知。每每淺嘗即止,眼前又是那場燃不盡的大火,燒卻我無知而又迂闊的心。
但,歷史的真相是個多面體。我不可能看得見全貌,卻可以要求自己從多的角度去思考。觀點可以不是自己的,但是思考是需要獨立的。我需要冷靜自己,需要從那場大火導致的激憤的脈搏跳動中緩速下來,理智再次告誡我,事實的真相從不應該是唯一,而觀點本身就具有許多悖論,我相信多少,信奉多少,而僅僅包含著我對一個歷史事件的認知深淺。
而一切的一切,僅僅是一個開端。借鑑與歷史文明,我同樣期盼留下一行文字給自己,權當我來過,自知我也心動過。
跟許許多多國人一樣,我對秦國歷史帶有「先天性」的鄙夷與不屑。網友們說得好「不喜歡看《海賊王》,是因為沒有看過」。誠然,當你靜下心神,游弋於一座城市,一片風景,一本書,一個故事,在你眼前的一切一切,就已經不僅僅是你所看到的,而且還有來自你內心對於自然或者文明的感悟、認知。而風景不再是風景,一本書不再是一本書,它們從此便包裹著你對時光歲月的潛意識存在你未知的情愫里。慢慢地,孤單的人覺得不那樣寂寥,慢慢地,焦躁的人放慢了步腳。
靜一靜心神,我再次深深吐納。讀完《大秦帝國》,不長不短地花掉一個月時間,與身後的近兩百年戰國紛爭相較,又是那樣的無力、蒼白。那麼我選擇用「故事」來涵蓋這一個月以來的「所聞所見」方顯心安。故事,顧名思義,是關於故去的、古代的、在歲月中沉澱過的那些人與事。而當我輕輕推過(電子書)最後一行文字時,伴著那口長長輸出的氣息,是雙眼模糊的淋漓。仿佛是時空的穿越,恍惚間,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地,何時虛幻,何時新?
當初對秦國的理解,惟一「暴」字可解。這是相當標準的教科書式的結論。我們似乎沒有人不知道如何去「解釋」秦國何以「暴」,「暴」在哪裡,又到什麼程度。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就像1+1=2一樣,我們絞盡腦汁去承認並奉為真理,一切的反觀點都是悖論,都是不予理解,不該有的思想。誠然,我便是在這種填鴨子式的泥沼里,那樣深信不疑地長成的。
然而,有了那麼一天,1+1不再等於2,而可以是3,可以是4,可以是無窮無盡。那麼,我們值得冷靜的剖析,縱使不用哲學的條件分析去成立自己有悖「常理」的觀點,那麼我們用人類生存環境中的種種自然現象去解析,去反思,是否也能得出種種「非常理」的結論?
關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的是在我大學即將畢業時,回饋我十多年的懵懂的「求學」生涯,我感覺到自己的惶恐,感覺到前所未有的不適。原因在於我在面對社會時,那麼多年過去了,我僅僅勉強做到了「學」,而沒有細細打量過最顯而易見而又被多數人忽視掉的「知」。「求學」與「求知」,是大而相關的,卻又是兩廂獨立的。我為自己的知識面之狹隘汗顏,「學而思之」的迫切充斥著我每一條神經,近兩年來,我不斷沉浸在「知」之所求中。以上說的,僅僅是肺腑之言,而《大秦帝國》之於我,是這兩年多以來,第一次量而成的一絲質變。很少,很淺,卻很踏實。
那一閃而過的光芒,要麼是閃瞎了人的心眼,還麼就是成就一眼萬年的光明,我自知眼前的一切是單憑一個人的悟性而有所得的。因而這一束光,對我而言是引領了一個方向。
落筆前,我問自己:為什麼喜歡?喜歡只是一種感覺。喜歡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對講故事的人的觀點的認同,認同在自己心底產生的共鳴,產生的火焰。喜歡《大秦帝國》,大抵是那一個個交織成一卷史前巨幅的絢麗畫面,深深的打動著我,他們不再是活在過去的古人,而是跳躍在句里行間,活躍在我心海腦海的古人。而我所能呼出的一句感慨僅僅是:他們確實存在過。
第一部《黑色裂變》裡,我認識了衛鞅,認識了嬴渠梁,看到了一個窮困諸侯國極心求變以求存,看到了一場強國求存道路上的上下同心,果決,血性,大道,乃至共存。衛鞅的「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孝公的惟用不疑,為變法圖存鋪平道路,肝膽兩重天。而又從山東六國的強勢且矯情的政治紛爭中,看到下一筆落寞。圖強不求變者深之,變而不深者惜之,變而不果者忌之,不變者甚哀也。齊楚燕韓魏趙者,不是不強,多有強而不求變,惜乎,不變何以更強,強人自有強中手。每每想起吳起,每每提到申不害,每每又是商鞅,燦爛繁星,終究多數是隕落。宿命乎?異數乎?
讀完第一個故事,那種歷史的必然性仍在我心底紮根。開始有點無處辯白的意味,卻如空氣般捉不住,離不得,碰不得,婉轉在心頭。
《黑色裂變》是極具「掃盲」性質的,大體呈現了由春秋進入戰國初期的七雄所處形式。最大的看點是六國會盟乏秦。這也是後來我隱隱感覺到是「合縱」的雛形。所謂會盟,立錐點不得不是各國所代表的自家利益——我能在一場戰爭中收穫到何種利益。而利益之大小,就決定了我在這場戰爭中的投入有多少。有預謀的仗,不能盲打瞎打,更加不可能是一時意氣。
這場會盟是個不容小覷的閃光點。我相信作者是花了不少心血寫成的。縱使在全書的後記里,作者也強調了這場會盟是沒有史料可靠,但是又合乎邏輯的。歷史不乏腿短,但必須合情合理,合時合勢。沒有疑惑,作者給出了說服這場會盟成立的全部條件。秦國不堪一站,山東任何一國獨吞秦國都可以有千萬種理由,所謂弱肉強食。但關鍵點不在於「吃」,而在於「消化」。天下紛爭的戰國亂世,沒有一個自恃為強國的國家能夠容忍另一個國家吞併一個秦國而瞬間張大。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如此一來,會盟是勢在必行了。
在這裡,我看到了徐徐走來的老牌諸侯國,戰國初期最強國,還有齷蹉不斷的同源國,還有一個打定翹首觀望卻不忘撈點好處的偏邦國。來便來了,卻是聲勢大,雨點小。成盟盛事之浩大,不得不為孝公狠捏一把汗,不得不由在心底里喊上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而六國結盟之後的總總「籌劃」,除去可圈可點的戰略性值得一看之外,在可行性上卻大打折扣了。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立論——會盟的成功在於各自均能看到自己的所得利益,而在投入力度中卻立現利益的狹隘性以及矛盾性質了。得到的不會嫌少,付出的絕對會分毫計較。
即使沒有景監的從中斡旋離間,山東六國的相互齷蹉,以及每個國家內部分散著的各種利益團體,都將是這場大會盟的最大阻力。因由何在?利害不的均分也!
然而景監的遊走斡旋。在我看來是一處「敗筆」。先不說歷史上是否有證,單從孫先生對景監人物性情的描述中就不難判斷此人不是一個外交家。邦交斡旋,從張儀,蘇秦身上可見一斑。絕不是一般性格相對耿直的人能為之。但也同時能夠說明,秦孝公初政時期之艱難,求賢之迫切。
六國會盟之後,各自齷蹉不斷,是陰差陽錯,包含著種種偶然,便成就了某種必然。衛鞅入秦,是我在整個《大秦》故事中,有了第一次的心跳不已。「極公無二慮,盡公不顧私」,大哉,商君!
三試孝公。讓我想打了「劉備三顧茅廬」,歷史不乏藝術性,但事實是有待斟酌的。個人表示這點處理的有些過去求全了。商君與孝公這對組合,成,完全在於一個「信」字。信,說者易,然實際不易。而孝公做到了,信商鞅,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斷,用人維信,誠以待人,方有義氣相報。《大秦》的君臣誠與信,可見一斑,屢試不爽。
孝公做到了。掃清一切障礙,壓制一切復辟力量,陳述一切厲害,鐵丹果決。大哉,孝公。
商鞅做到了。實踐強於一切理論,敢為人先。法治至上,上至權臣,下至俗民,法不旁貸,二十年富強,二十年肝膽相顧。大哉,商君。
當我細細回味第一個故事,我為自己那種「為古人擔憂」的毛病感到羞愧。死,得自當其所。商君之死,歲死猶榮。而惟感遺憾的是,商君之死不在法度審判,卻是復辟仇恨的「登堂入室」,即便說是嬴駟力主為之也不為過,在此,我看到的是商鞅變法不足的韌性,還有隱隱的不徹底性。唯一可以聊表遺憾的是,是商鞅的死,將世族的復辟浪潮推向了渭水岸邊,刑場之最終。
我想,《大秦帝國》全部拍成電視劇的話,最精彩的肯定是《國命縱橫》了。這裡有瞬息變幻的戰國局勢,這裡有口水唾沫漫天飛揚的論戰道場,這裡有縱橫家千里遊說的堅強身影,這裡更有令人哭笑不得,令人百味摻雜的異數。
這裡,有太多教科書上沒有提到的人物,對我,無異於又是一部「掃盲」性質的故事。而不同於《黑色裂變》的,確實《國命縱橫》裡面的鮮活人性,跳躍在句里行間的種種驚心動魄,種種關乎國命的斡旋權衡。有對傳承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另一番見識,有對大混戰時期各種思想撞擊的炫耀火花,更有時勢與英才相互造就的文明綻現。
久久不能平復的,是激盪的脈搏。第一次聽到蘇秦,第一次知道張儀。賦予人物命運與使命的紛爭時事,很難說是誰在造就誰,誰又催生了誰。
我試著通過理清蘇秦、張儀的遊說路線來串聯起整個故事。這是一個相當清晰的路線。蘇秦、張儀的政治生涯是崎嶇的,師出同門,卻走上了看似相對立的道路。所謂縱橫家,是權衡各國利益,所採取的外交政略。小而見卑鄙,大而見真章。在人口流動頗松發的大爭社會裡,無所謂志氣所向。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了成就人物的最終落腳點。蘇秦張儀前路的曲折,是帶有一定的戲劇性的,然卻又是有一定歷史必然性的。而最終所歸,又是自然天成的。
先來看看蘇秦的合縱路線。
「合縱抗秦」,是一個膽大心卻要極細的宏大策略,說起宏大,至少我們該看到其成敗完全是不定的,所能控制的因素多而且細,然而有不得精確。只有一個所向的大方向,那就是陳述厲害,互補利弊,達到最終的一致性。跟《黑色裂變》的六國會盟大同小異,卻又因為成就一家說,且深切而立見成效而著名。
蘇秦的遊說起點跟合縱的起點不同,亦是在趙國,亦是在燕國。其中緣由也很清晰。然而在燕過的成功,也有話外之音。一個自恃為老牌諸侯國的老國王的意識,不可違不前衛,但作者還是加進了一個關鍵人物「燕姬」來「強化」這個結果的必然性。蘇秦第一次成功了。然後是趙—韓—魏—楚—齊。不難看出,蘇秦遊說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商鞅在與魏國爭奪關內之戰取得的完勝給山東六國歷來的輕蔑敲響了警鐘。曾經一度被自己視為「弱秦」的萎靡國度,一戰雪恥,同時更奪離石等軍家必爭之地,何不惶恐乎?
以上,時勢給蘇秦提供了最好的話機。遊說似乎只成了路途的來回奔波,無須太多唇舌。此時的六國,成了秋風中的枯草,一點不可謂不著。
張儀的此時的再次登場,仍舊是時勢在前,才智在胸,勢在必得。由破「合縱」而來「連橫」。智慧與謀略侃侃上演。在看張儀的連橫路線之前,我們不得不驚嘆的一節,是在魏國張儀罵孟子的快意。這裡不得不讓人醒悟,生於春秋戰國卻不被同時代待見的儒家學說,存在是有多麼的突兀,然而又是這種屢屢與儒家思想的衝突,我們才有了適時而生與迂腐華而不實的深切感悟。與其說這是一場精彩的戰國論戰,不如直接看作是整個春秋戰國各路學士思想相碰撞下的縮影,而思想學說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唯有立論的根本以及對時勢厲害所能用之幾分而定,總的來說,是時勢成敗之分,然而不得不捎帶一句,儒家思想是戰國紛紜的另類,是一種理想的理想,乃至兩千多年後的今日,依舊倍感其「大而不當」。在《大秦帝國》中對於儒家思想的側目,似有意,似無意。然而又實實在在地需要人們冷靜思考,自當有取捨。
來看看張儀的遊說路線。連橫是建立在「合縱」的前提下存在的,因而張儀的策略不太需要特定的先後取捨。「柿子揀軟得掐」。第一站是楚國。大致是跟著蘇秦合縱路線走的。在這裡,張儀大放異彩。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使人哭笑不得地,「欺騙」的軟弱搖擺不定的楚懷王,是合縱遭受第一次障礙。然後便有了蘇秦的不斷補救,有了張儀在各國的各種應對拆解。
這是一個漫漫長,而節奏又相當快捷的過程,使人目不暇接。合縱最終的成功,讓我想起了孝公時期的六國會盟失敗。這裡有了非常有意思的添加元素——縱橫家的穿線。可以說,依賴每個國家自身對置身戰國紛爭中的利益權衡,基本上不可能達到統一戰線,相互補衝突已經是不可能,談何合縱?而縱橫家的出現,運勢而生。他們全然是為這種厲害到達一致的催化劑和潤滑劑。沒有妥協,沒有逼迫,全是自家利益使然,全是各得所需,中間也就少不得嫁接的橋樑。
而我們同時又看到了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失敗。
合縱固然成功了,但是最終目的卻又是因「內亂」而被外界瓦解。我們不得不驚嘆,一個國家的真正強盛,是上層建築代表了基層的基本利益,而非貴族層爭撤不定的各自要害。
而使我們更加瞠目的,是合縱大戰失敗之後,各國立馬開始了相互之間的齷蹉。我更多的領悟到,國家之間,全然不需要「城」與「信」相交,而是一個國家真正富強,才有資格與人開條件謀利益。
蘇秦的死,或許沒有人會感覺意外。張儀的離去,更不會存在意外。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歷史的偶發性,勢必能夠看到其結果的必然性。大勢所趨,註定一代縱橫家不得全身。
是後來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才知道,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好一場《金戈鐵馬》。
《吳子·論戰篇》云:「凡人論將,常觀其勇。勇之於將,乃數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未可也。」
第三部《金戈鐵馬》,充斥著一種悠遠的傳奇意味。在這裡,我再一次被教科書式的「掃盲」。各種戰略布處,各種古戰場兵器,各種攻城略地的工具。全然沒有後世戰爭中的各種神乎其神的時機謀略,這裡沒有匹夫之勇,沒有刻意雕琢的色彩人物,沒有大起大落的戰局跌宕。這裡是實實在在的戰場,這裡是真真切切的金戈鐵馬,這裡勢必是血流不止的戰國本質。
而之所以感覺到穿起,是一場場沒有多餘主觀因素的大戰,沒有包裹進多少領軍大將的臨時機變的熱血劈殺。這是一個考究戰爭大略方針的屠宰場,我想像不到血氣瀰漫的戰場,想像不來前方倒下後方鋪上的使命必達。這是一次相當挑戰想像力的遊歷,看得人熱血膨脹,卻又無法感覺身臨其境。想像不來各種戰略不出,僅僅跟著文字的思路前行,我視圖在地圖上找到某種具體的認知,然而確實徒勞。
戰爭不可能算是神聖的。而戰爭的目的亦無法稱其神聖。但是我看到了戰爭的出發點,它有過多的強迫性,非主動性,那麼就會得到不同程度的認可。按照處於和平年代的我自己的觀點,戰爭是可以避免的,那麼戰爭就是邪惡的。但是局勢來說,戰國沒有戰爭卻不可能稱其為戰國,這是通論。事實上,戰國之所以稱之為戰國,何不是國家代表的利益衝突日益尖銳而唯有以暴易暴見高低呢?
《金戈鐵馬》總給我一個籠統的映象,沒有深刻的記憶。一場長平大戰,我看到了關於戰前的所有鋪陳,尤其是戰爭前戰國七雄的種種行止,邊幅宏大,卻無形中訴說著一場大戰的不可迴避。
在《金戈鐵馬》中,作者帶我們游轉於每一個邦國,因變法而強國,強國乃至強兵,大國小國之間不計後果的相互侵蝕。期間有韜光養晦的燕國,有自恃真龍天子的齊緡王田地,有易服強兵的趙武靈王,還見到了散亂不亞於戰國的楚國。韓國的不求自強卻以權術對外可見一斑,一戰不起的魏國依舊萎靡。
不禁感慨,這就是戰國,這就是天下。不自強,何以強天下!?
長平一戰,白起名就。秦國大出天下,是商鞅變法帶來的國家富強使然,是君臣同心的治道必然,更是來自於對山東六國長達百年鄙夷的抗爭催生。白起坑殺20多萬趙軍降兵,這是一個讓所有人犯難的敏感話題,歷史上的叫罵聲絕對不少,但是作者也給白起以「正名」。我不置可否,卻始終相信所有的動機都應當有一個直接的理由。而如果這個理由無法讓我全盤接受,那麼我就直接看到事件的本身,不做任何猜想。事實僅僅是,白起下令坑殺20多萬降兵,史無前例……
而在《金戈鐵馬》中,我們又能看到許許多多熟知的人物。廉頗,藺相如,還有被我們嘲笑過無數遍的「霸道愚昧」的秦昭王。還有不那麼熟悉的田單、樂毅、魯仲蓮。也同時看到了侃侃戰國七雄並沒有明顯的強弱之分,卻是時勢早就各種成敗,機遇的把握,人才的任用,才是紛爭之世的大爭籌碼。趙國的崛起,燕齊的仇恨,許許多多隱藏在歷史迷霧背後的身影漸漸向我走來,在這裡穿織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格脈絡。他們,的確存在過。
侃侃來到《陽謀春秋》。第一感覺是這個故事出現了明顯的時差,呂不韋的登場時間就有待斟酌,不變的是呂不韋與秦國四代君王之間的種種聯繫以及期間發生的政權交接的種種斡旋故事。而呂不韋,不得不算是幾代君王所必須依仗的顧命大臣,而事實也將告訴我們,所託非人。
在整個戰國時期秦國的政權結構中,幾乎沒有發生過君臣之間的齷蹉。中央集權的集中,是相當考驗帝王權臣的政治手腕的。而這裡說的並非權術,而是近乎於人格魅力的一種帝王將相間的一致對外,相互信賴。期間不乏將相不和,而我們更多的是看到君權至上時,縱使將相之間常有擊肘,也因為君王的果決而顯現不出齷蹉。這是一片的祥和,也是作者有意無意「粉飾」而成,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一直對外上,我們絕不會看到將相之間的個人義氣。秦國之所以強大,廟堂的齊心可見一斑。
「奇貨可居」。作為商人出身的呂不韋,勢必有商人獨到的眼光,商人從政,呂不韋不是第一個,確實最最成功的一個。不忘作為商人的優勢而入政,不避諱對利益權利的角逐脫穎而出,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坦坦蕩湯毫無掩飾的呂不韋,一個後期無甚建樹卻圓滑凌厲的呂不韋。
在此之前,對於呂不韋的認知,是多看到了呂不韋的下場而得出的結論。是非成敗,在這裡不當蓋棺而論。呂不韋的成就不在後世,而在於所處朝代變遷所噴發的個人魅力。無關於人格,無關於人性,是時勢造就了這樣的呂不韋,是呂不韋完整了這個局勢。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呂不韋為這個人事急速更替的動盪時期做出了抉擇性的貢獻。秦昭王暮政維艱,儲君已過盛年且體弱多病。嬴柱在位堪堪一年,贏異人滿打滿算才籌夠三年。四年間,國君四代更替,也是前所未有。秦國也因此進入了崛起以來的首次低迷期。沒有強臣在朝,何堪國事!?呂不韋孕育而生。
贏異人「註定」是不走眼的「奇貨」。大爭之世少有的低迷期,正是呂不韋與蔡澤的經濟才能發揮的極致時期。也是商鞅變法百年多以後,急需修正的關鍵所在。讓我們在一個重農抑商的耕戰社會裡,迎來一縷新鮮氣息。呂不韋的寬厚的,持重的,但是又是與秦國的法治傳承不相適應的。很難說,如果秦始皇採納了《呂氏春秋》的寬政之道後,秦國會富強多少,我更多的看到在用於不用之間,各種厲害的權衡過後,秦國選擇堅持商鞅變法持之以恆、不偏不倚是大爭正道。之所以這麼說,多半是因為沒有看到《呂氏春秋》的具體成效,它像流星一般,在紛爭的戰國時期,在強大的法治秦國集權制面前,稍縱即逝。
似乎不覺得惋惜,歷史沒有多少的必然性,因為擁有太多的先決條件,有時間與空間的重重製約而成,期間少不了各種偶發性。《呂氏春秋》是集大成者,但是未入正途,它是黯淡的。
呂不韋一生的行徑大多是坦蕩蕩的。
《陽謀春秋》一出,迴避了山東六國的各種糾葛,迴避了各種邦交斡旋,姑且將眼光直視這西部廟堂的種種變幻風雲。關於這段世事多發的故事,《陽謀春秋》為我們呈現了更多的是人格的各方剖析。蔡澤的過分追逐名利,使我們更多的看到這位開府丞相的不持重,甚至小家子氣。自恃人才,卻始終得不到長策大用,我們亦看到了其身上的進退矛盾。而相比范雎的睚眥必報,蔡澤又顯得對自己過分苛責了。趙姬的淫穢故事,實在不堪入目,卻有值得一提,戰國時間禮崩樂壞,人情也都是狂放型的,連君王妻妾也是各有春秋。我們不去看趙姬與嫪毐的齷蹉本身,單從事件本身來看,戰國時期的開放思想,至少也讓兩千多年之後的我們為之汗顏。是的,我們不也深受儒家思想的迂闊「荼毒」麼!?羋八子亦是一個典型代表,人慾不能得以滿足,還要遭受禮儀道德的羈絆,與其畏首畏尾,不能自已,倒不如推翻雖有禮教,追求原始的自由。這點上,趙姬是值得同情的。
在《陽謀春秋》中,亦有我不解的地方。拿《呂氏春秋》出版來說,這部被普遍意義認為的王道著作在秦國出現,是荒誕的。「千金一字」又是多麼精明的商道策略,不愧是呂不韋,宣傳手法史無前例的高明。而我不解的正在於,權臣在嬴政的示意下,各種小動作的側面反對,而不是據實論戰,是因完全鄙夷這部著作,亦或是直接冷懟呂不韋的行徑?看起來多油滑稽,而顯得呂不韋的政治主張而平易近人了。
無論如何,呂不韋還是死於非命了。政治場上的各種犧牲,我們不得不驚嘆,而又不得不習以為常。有人評價呂不韋為梟雄,而我更願意稱其為「一代政商」,他是秦國歷史上的一代異彩,他的政治建樹不高,卻飽含個人的人格魅力,世人無論怎麼評判,都難免狹隘。呂不韋的一生,無法讓人既恨又愛。
再來看看向我們走來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這是一個性情焦躁卻又懂得克制反省的君王。他有著黯淡的童年,缺乏關愛的童年,他堅毅忍耐,伺機而發,擁有過人的帝王天賦。母親的淫穢,給嬴政留下的的傷害,似乎已經不需要去分辨。而我確實看到了一個最不合格的母親,以及一個在灰暗中忍辱掙扎長成的嬴政。不能夠用憐憫來看到這樣一個君王,因為他本身的力量已經足夠另他自己立錐不敗,能夠隱忍乃至後發制人。
沒有價錢可講,這是亂世,弱肉強食,從一個君王稚幼的經歷中完美蛻變。嬴政是強大的,而對自己又是苛刻的。從初政平亂,到罷黜呂不韋,短短時間裡,我們忽然看到一個完美的生命力迸發,初政嬴政是果決的,又是別無選擇的。與呂不韋的政見不合,不能動搖這位君王所信奉的法治信仰,正所謂「大仁不仁」,在如此年輕的君王身上便擁有如此般堅毅果斷,實屬難得。
原本以為我會看到這箇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始皇帝的種種暴虐行徑。但到始皇帝在沙丘驟然失去,我有種悵然若失,有種被欺騙了的感覺。我理不清是誰在引導這類誤區。但我無疑是相信「暴秦」是子虛烏有。無論是政治需要還是時勢使然,都不能將一代文明成就如此義氣的予以否定。秦始皇伴隨著一個帝國的最終強勢崛起,從「黑色裂變」,由這位君主正式漫入「鐵血文明」。
《鐵血文明》是驚心動魄的。
秦國的崛起,以致十年內華夏大一統,是令人身心跌宕,熱血沸騰的。而同時我們又看到了山東六國的瞬息淹沒,如摧枯拉朽般隕落,嘆息聲不斷,切跟著歷史的步伐,作者給我們呈現的六個國家滅亡的大道必然與偶然。
術治亡韓。令人啼笑皆非。拋開政治層面的得失成敗,甚至覺得領土萎靡的韓國略顯可愛了。不圖自強以對外,惟求他國不強而自保,何其嗔怪。我們看到的韓國,失之坦蕩,權術「斡旋」可見一斑。可笑的是出讓上黨給趙國,企圖嫁禍他國以自佑,遺禍東周求自保,脅迫鄭國為秦國修建渠道以至拖弱秦國國力以自喜,全然沒有了戰國時期各國紛爭的求變常態。滅亡實屬必然。
亂政亡趙。在趙武靈王當代以及身後幾代,找過有過不短的崛起。與秦長達三年的上黨對峙,沒有給其毀滅性的摧毀,卻因國內亂政、各種變為的政權謀權篡位而最終變質。是山東六國最為可惜可嘆的一國。而我們終究要說,成敗存亡,在自身,在國命的正道上。趙武靈王的慘死,似乎沒有給後世子孫實質的警告,而亡國之期的廟堂污穢實在令人嗔目結舌。權臣與君王之間的苟且亂倫,斷袖之風屢試不爽,異數也。李牧最後的憤慨,也僅僅是趙國滅亡時最後一絲星火,為其值得惋惜,為其值得唏噓也。
紛亂的廟堂,令人看不到希望,何其不滅亡?
迂政忙燕。我們先是看到了燕國的短暫輝煌,也就是在樂毅領兵伐齊復仇時候,一個曾經面臨極度貧困是韜光養晦再度崛起的國家,不得不令人為之振奮。而其又像流星一般不得長久,不禁惋惜、汗顏。樂毅的失敗,在於耗時耗力的仁政軟化之策。我們跟著樂毅的步伐,總是有一種再等等就會減到光明的感覺。然而,敵不動,我動。最終依舊曇花一現,落的個迂闊罵名,亡國失政,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個老牌諸侯國在紛爭戰國中的種種不堪疲憊,滅亡,或許正是亙古不變,抱殘守舊的最終歸宿,古來屢見不鮮。
失才亡魏。除了各種的人才流失,對於魏國的滅亡直接原因還是顯得迷茫的。戰國紛爭大世,合則留著,不合則去之,是戰國文明的一大亮點,然而曾經一度強大的魏國,在與秦國河內之戰之後,視乎就越見萎頓了。說是人才的流失,視乎不構成直接滅亡的原因。然而縱觀戰國兩百年,為此一點,足夠構成魏國失政的最大缺失。讓我回想起戰國初期六國會盟的一角,魏惠王與齊王的一席話。在魏惠王看來,大爭之世,還是珍寶最重要。風華魏國,何種資源最豐厚?人才也。大爭之世,何種最為寶貴?人才也。惜乎。人才流失,商鞅,張儀、范雎等,是異數還是天算不如人算?
分治亡楚。在楚國的滅亡中,我看到了一個絕對諸侯分權的國度,需要齊心對外時候發生的齷蹉。可想而知,集體利益不能夠代表個人利益,在楚國的各種利益集團中,相互不屑,相互擊肘。彼此之間的不信任(也不可能產生信任),壓制不過對方卻又施展各種權術,各自擁兵自強,卻始終不可能統一戰線,即使不滅,也是遲早內亂自取滅亡。
偏安亡齊。每每提到齊國,便會不自覺想起齊國的「奇葩」國君。自恃真龍天子,跋扈乖張,不可一世。這樣的另類國君讓人難以捉摸,苦不堪言。偏安亡齊,是相對後期而言的。而我們看到的戰國以來的齊國,更多的是在權衡與其餘六大國之間的利益往來。不坐壁上觀以全名,不拒絕合縱往來以分力。從這點上看,齊國的邦交政策是明智的,也有地域限制的。然而也正是這樣的一個齊國,做出了種種令人不齒的事。其一是對燕國的趁火打劫,招致燕國的最終滅國性的報復;其二是田地自恃奇才地在合縱期間突襲宋國。令人瞠目結舌。偏安亦是田單復國之後的政治傾向。齊國後期的不問世事以求內安,在紛爭的戰國亂世中,何其荒唐也。戀母癖的齊王建,惶惶不得終日,終究引狼入室,幾乎無戰而降。
山東六國的滅亡,有留在我記憶中最深刻的結論。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反襯出的秦國一百七十多年,堅持商鞅法制不變的崛起強大,不容置喙,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閃亮之星。始皇帝,王翦,李斯,蒙驁,蒙武,蒙恬,蒙毅,王賁,頓弱,姚賈,鄭國,李信,扶蘇,章邯,馮劫,馮去疾,朗朗乾坤,數風雲人物。君臣和睦,上下一心,掃平天下,總歸一通。大哉,秦帝國!
從此,我對大秦帝國有了情感上的認知。不再大而不當的「殘暴、苛政」,兩千多年的物不似,人亦非,我們始終看不見文明的真相,而有一種力量的存在叫做信仰。多少結論禁不起推敲,那麼我們便懷著質疑、反證的精神去回顧歷史,縱使永遠不能還原的全貌,卻有理由相信推翻完全對立的結論並不那麼艱難,難的是我們勢必要有的辯證並認可的虔誠的心。我們尊重歷史,卻又不能盡相信歷史。歷史本身就是一大染缸,原始材料慘遭破壞,再有代表各種不同利益集團的「史說整合」,是難以達到傳承認知的高度的。
秦國短暫的十五年帝國輝煌,始皇帝后期的政治清淤來不及搬上正道,權利高度集中的中央廟堂驟然顛覆,異數也。而我們能夠信奉的,是在面對長達一百八十多年的法治文明長存強大的歷史事實前,糾結我們所被「灌輸」的種種立論,而多問自己幾個問什麼。為什麼強盛不衰?為什麼人才不斷流入?為什麼呼之「暴秦」的國度,從未有過暴動?為什麼秦國堪堪十年滅掉六國?為什麼法治社會不能容忍儒家思想並存?為什麼修建萬里長城?甚至為什麼「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突然間,我有些「感謝」項羽那把連燒三月不止的毀滅文明的大火。一個帝國文明在被不斷歪曲之後,反而覺得是傲視古今的一幟獨樹。既然被否然的體無完膚,既然被毀滅的找不到邊際,那便放這人類文明的覆滅成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黑洞吧。
然而,我又不甘心。不甘心其從此繼續消沉。()我依舊寄希望於秦始皇陵墓的考古發現,仍舊祈禱著項羽的屠夫「精神」沒有將我最後的希望也掐斷,仍舊祈求正式一段空前的歷史文明,仍舊帶著希望等到現代高端文明為歷史正名。
就這樣,帶著種種矛盾的心理,將最後一個字分享出去。留給哪一天迷茫了的自己。依舊是一份虔誠的求知的心,與《大秦帝國》的相遇是具有偶發性的,然而也是時間先後的問題。感謝友人的極力推薦,不枉此行。而此時的我卻務必從容,我從發現自己的無知中漸漸淡出,多少領悟到了在人云亦云中堅持對真相的求知需要多少的淡定與冷靜。對一本書,一個故事尚且需要如此,更何況是應對自己的實實在在的人生?
我想到的,是一個人好好活著,並不需要太多的力氣。然而信仰與嚮往是始終奈何不得。我決心要做的,《大秦帝國》是始端,浩瀚的中國文化長河,值得我花費大力氣去爭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