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你一年的8760小時》讀後感

《你一年的8760小時》讀後感(一)

本來是無緣讀到此類勵志性書籍了,因為在我潛意識中是對雞湯類的文字從認同發展到不屑的過程,不過這次我隨手翻了幾頁,認真讀了下,倒很自然地被吸引了進去。

就作者本身而言,他是新疆的少數名族,想想近幾年疆內的局勢,他能夠在北京這樣的地段打拚闖出個一己之地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閒話說完,說說本書內容。

其實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基本上都有一套個人較為成熟的價值觀取向,所以本書大部分道理也都淺顯易懂,沒那麼玄妙困難,比較推薦學生群體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閱讀,多少是可以收穫一些的,重點看在自己的理解。本書最大的特色是艾力自創的34枚時間金幣管理法,簡單說就是每天做記錄,每半小時做一次記錄,記錄你都幹了什麼,再把做的事分類總結,堅持每天記錄,這樣後期就可以看到自己都幹了些什麼,如果真能堅持下來,還是非常不錯的時間記錄。至於具體方法你可以去網上搜搜,或者你也可以掏35元買一本也不虧。

艾力本人是新東方的教師,我覺得你想更好地理解一本書,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本人的,他本人還是挺上進,不服輸,又有些死要面子,對自己要求比較嚴的人,寫的文章也都口語化,比較好閱讀,沒太多裝逼的格調,閱讀門檻不高。

《你一年的8760小時》讀後感(二)

不知不覺把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小時》看完了。挺喜歡他的文字的。這本書可以歸納他的自傳吧。這本書是寫他的成長經歷。邊總結成長邊傳授給大夥一些努力技巧。最近也看了不少人關於成功,成就做的文字。慢慢品味出一些東西來。我這人生性熱度三分鐘,來得快去得也快。看「簡書」的頭兩天,便把「簡書」歸於自己每天去看的事項里,過了熱勁後,猛然的醒悟,把時間流連在不斷的他人文字裡,太費勁的,雖然裡面不乏有些真知灼見的文章,但太多數還是比較一般的。雞湯喝多了,始終會膩歪的。雖然放開「簡書」,但不刪除,想看時還可以上去看了幾眼,有些人不遺餘力的激勵你,感激之心應永存於心。

好像扯遠了。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永遠在保持優秀。自從給自己訂了作息日程表以來,每天堅持到點起床,堅持到點睡覺。這過程雖然有堅持的喜悅,也有要不要如此努力的的反問。人始終是有惰性的,每天看到身邊的人還在呼呼大睡,而自己卻要很早起床,運動、看書。總覺得對自己太狠了,很羞愧自己有種想法。今天看了艾力的書,才發現自己太作了。羨慕別人只要看看書、寫寫文字,可以邊旅遊邊滿世界跑,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卻看不到他或她背後所作的努力。從開始人家就比我努力,所獲得的成績就甩了我好幾條街了。而現在人家依舊在努力,而我在剛起步就開始抱怨、嘟囔,在努力與平庸中搖擺不停。我拿什麼去羨慕人家,拿什麼去幻想過上精緻的生活。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我還有什麼理由在原地打轉。

文中介紹了很多的實用小技巧,比如時間管理、如何學習英語、比如要學會獲取別人的幫助等。這些可以運用到我們和工作生活中去。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勇於拼搏、不折不擾進取的精神,技巧很多書上都會有,只有精神才可以給人啟示,可以傳承。

《你一年的8760小時》讀後感(三)

當我拿到了手中的這本書《你一年的8760小時》的時候,我開始以為這本書就是一本簡單的時間管理類的書籍,然後看了一眼作者,艾力。說實話,對艾力的最初印象就是,《奇葩說》這個綜藝節目一名辯方選手。我又自己很主觀的理解為,這又是一類有點小名氣就開始寫書的人。()

但是,當我認真看完整本書之後,它改變了我之前對這本書的偏見。我被他的努力和拼搏給折服了。俞敏洪給他的評論是:「一個人,即使沒有任何背景,靠著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努力,學會聚焦,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也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艾力,他是有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羨慕的成績。畢業於北大名校,新東方最年輕的演講師,參加過全國無數次的演講。單憑畢業名校這一點,我想他就已經可以找一份高薪又舒服的工作了。但是他沒有,他在26歲的年紀里,從新東方兩萬老師里脫引而出,成為集團里最年輕的演講師、培訓師,網上製作「酷艾英語」的視頻,教大家英語贏得了點擊量5000萬的成績,他公益創辦早起團,健身團,讀書團,這本書就是寫下他這一路的經歷和故事的。

我想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一面在平淡的、無趣的生活里渴望雞湯來給自己一劑清醒,但是另一方面又排斥這個滿是雞湯味的社會。我經常在想,雞湯能給我們什麼呢?今天因為拖延沒有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然後找到一篇雞湯文,讀完後熱血沸騰,但是有用嗎?回到現實生活中後,該拖延的工作還是拖延,抱怨工作但是不能改變的狀態還是在抱怨,覺得現實很骨幹於是理想變得越來越遠了。然後我靜下心來認真審視這一切的時候,我覺得雞湯並不是一無是處,雞湯也不是靈丹妙藥。它適合一種人:本身擁有執行力,擁有衝勁的人!

《你一年的8760小時》這本書裡艾力寫道:「心靈雞湯吃多了,味道也不同:有的鹹,有的甜,有的辣。吃多了,肚子會壞,步子會慢,腦子也會亂。有些時候,把雞湯和道理放在一邊,先邁出一步,然後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修正。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那個懂的很多,會的卻不多,最後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一事無成的人。」 所以他在開頭就給讀者表明,這本書也講道理,但是講方法。教別人任何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