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讀後感(一)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是《李時珍夜宿古寺》,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和弟子龐憲在安徽河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這天,他們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弟子龐憲發現遠處有一座破敗的古寺,他們就住在了破寺廟裡,李時珍問龐憲,你覺得苦嗎?龐憲說:不苦,我們修訂好本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李時珍趁著大好月色把今天的尋訪所得一一記了下來,有兩種草藥不好分辯,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藥性不同,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裡嚼嚼,若有所悟……
讀了這篇課文,我想:我們應該以李時珍隨遇而安,以苦為樂、甘於付出,一心為民的精神作為我們的榜樣,李時珍親自嘗草藥是多麼的危險,李時珍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什得我們學習。
李時珍夜宿古寺讀後感(二)
大家知道李時珍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本草綱目》一書的編著者。今天,我就讀了一篇關於他的故事,題目叫《李時珍夜宿古寺》,這是他在全國各地察訪藥材時發生的一個故事。
李時珍帶領弟子龐憲察訪藥材,已經好幾個月了。這天,他們因為趕路錯過了客店,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弟子龐憲發現遠處有一座房屋,走近一看,是一個破敗的古寺,便住下了。夜幕降臨了,師徒倆找來枯雜草,升起火來,兩個人坐在火邊,一邊啃乾糧,一邊喝水,吃過後,李時珍開始記錄當天的尋訪所得。記著記著,李時珍讓龐憲拿來藥筐,從裡面翻出兩種草藥,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藥性不同,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裡嚼了起來。
李時珍不畏艱難險阻,到各地遍尋藥材,修訂《本草》,為的是誰?他為的是自己嗎?不,他為了所有人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面對不好分辨的藥材,他不是看不出就不看了,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品嘗這些藥材。
他心裡想的是什麼?難道他瘋了嗎?不,他沒有瘋,他在這些困難面前想的不是自己的生命,想的是怎麼樣儘快修訂好《本草》,為萬民造福!他不想自己,只想幫助他人的品格讓我回想起今年的玉樹大地震,在這場天大的災難中,有無數像李時珍那樣的志願者,不顧自己的安危,搶救傷員。
讀了《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個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道理:為人要多付出,不要求回報。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李時珍夜宿古寺讀後感(三)
這篇課文的題目與第一自然段說明了李時珍師徒二人在察訪藥材時十分辛苦,而最後一個自然段不寫寺中的人,卻寫了寺外的情景,這是首尾呼應同時也加重了主題,令人回味無窮。這麼寫的好處是可以表明出李時珍夜宿古寺時的艱苦。
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荒涼淒清,()這是人民對陰森森的古寺的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也是李時珍師徒倆餐風飲露,曉行夜宿。就在這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卻有一個人的心似「一輪圓盤似的月亮」心境像月亮一樣寧靜,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夜已經深了,他還在趁著這大好月色研究草藥,他就是李時珍。李時珍嚴謹認真和察訪藥材所經受的辛苦,深化了文章。所以李時珍說:「我們修訂的《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皓月當空則表明夜已很深,而李時珍師徒仍舊在研究藥草。這樣寫更加襯托出李時珍不畏艱苦,一心修訂好《本草綱目》的偉大形象,也深化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