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一)

在當今社會中,一個商人如果想要賺到錢,就必須努力工作,但是在幾百年前的威尼斯,有一位商人叫夏洛克,他不是靠努力工作發財的,而是專門靠放高利貸發財。這個人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

這個故事是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寫的,它的名字叫《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極大諷刺一性一*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一愛一、友誼和一愛一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故事的內容講的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好友巴薩尼奧向鮑西婭求婚,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幣。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給別人錢不要利息,影響了他的生意,又侮辱過他,所以藉機報復,在借約上戲言三個月期滿還不上錢,就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債。後來巴薩尼奧的求婚成功了,安東尼奧因船失事,所以不能如期還錢,夏洛克就提起公訴,要安東尼奧履行借約,從身上切下一磅肉。

開庭審判的那一天,鮑蒂霞假扮安東尼的律師,替安東尼辯護。她用聰明的辦法,救了安東尼的一性一*命,也懲罰了夏洛克:法庭判決只許割肉,不準流血,只準割一磅肉,不準多一點也不準少一點,即使是一絲一毫,也要訴訟者抵命。夏洛克驚愕之餘要求撤回原訴,但鮑西婭依據法律,剝奪夏洛克全部財產,將其一半充公,將另一半判歸受害一方,夏洛克徹底敗訴。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最喜歡作者塑造的安東尼奧這個人物,他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商人的代表,作者對他是有所美化的。他珍重友情,為了朋友而向高利貸者借錢並為此死而無怨;他寬宏大量,面對夏洛克的無恥——一?一——謀,竟逆來順受;面對死的威脅,他具有古羅馬英雄那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氣概。總之,他身上具有正派,重情,溫文爾雅等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為之漚歌的品質。

在我的腦海中想像著安東尼奧的樣子:頭戴一頂別著羽一毛一的帽子,穿著一套具有威尼斯地方特色*的外衣,瀟灑英俊,正直熱情……

這個故事真實地告訴我們:錢財固然重要,一個人可以追求財富,但絕對不能做守財奴,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更珍貴的東西,也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感情和一顆正直仁一愛一的心靈。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二)

慣了莎士比亞的悲劇,偶而換換口胃,欣賞一下他寫的喜劇,也蠻有味道的。上個星期,我讀了莎士比亞寫的名著《威尼斯商人》,讓我感覺到友情的珍貴。主人公安東尼奧和貴族青年巴薩尼奧之間的真摯友誼,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的友誼更顯得無私。《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亞其他的劇本 一樣,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對青春的嚮往。我覺得這個劇本的情節曲折有趣,洋溢著十分濃厚的喜劇色彩,也體現了莎士比亞本人在生活中開朗樂觀的性格。

劇中有個既可恨,又使人同情的人物,他叫夏洛克,是個猶太人,放高利貸的。他唯利是圖,貪得無厭,但是他也是一個受歧視的猶太人。劇中他代表受壓迫的猶太人說的一段話一直令我難忘:「難道猶太人沒有眼睛、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性?他不是吃著同樣的食物,能受同樣的武器傷害,同樣需要醫藥治療,冬天會覺得冷,夏天會覺得熱,跟基督徒一樣嗎?」他為一個受苦受難的民族發出了不平的呼聲。我比較喜歡那個鮑西亞。她優雅高貴、溫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於機智果斷地投身於行動,用自己的行動證明 婦女不比男子差。這本書寫出了當時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兒的真實故事 ,人間的親情和友情比什麼都重要,這本書寫出了我們對待朋友應有的態度。想不到莎士比亞寫的喜劇是那樣有趣味。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三)

夏洛克,一個以放高利貸為生的放債人,一紙不合情理的契約讓他得到雪恥機會;一個在歐洲社會受壓迫的猶太人,神聖的猶太長袍被吐上不屑的唾沫;一個社會締造的悲劇。

「難道猶太人沒有眼睛嗎?難道猶太人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氣嗎?」這是夏洛克的痛心疾呼,可沒有多少人了解這其中的辛酸——他一直安守本分地維持自己的生計,卻承受著無數的唾棄;他一心擁護自己的民族,卻屢屢招來基督教徒的歧視和排斥;他一味地「忍氣吞聲,聳聳肩膀」,卻被斥為「異教徒」、「殺人的狗」。然而,正如他所說的,猶太人也是有知覺、有感情、有血氣的,那些冷嘲熱諷早已如同銳利的刀子,在他的心上刺上無數的窟窿;如同鹽巴,撒在他血肉模糊的心靈傷口上。最終,極端的社會把「視財如命、殘酷無情、極端自私」的種子深深植入夏洛克的心中;痛苦的經歷焚燒成復仇的慾火,在他的腦海中蔓延開來。

終於,報復的機會到了。一紙令人髮指的契約便成了夏洛克的洩憤口:安東尼奧的侮辱,「他的血肉」的出走,錢財的流失……一切的一切使他狠狠抓住那一磅肉。兩倍、三倍、十倍的賠償,他都不要;他只要安東尼奧胸部的一磅肉。沒有任何理由,只是「他歡喜這樣」。或許他僅僅要用這一磅肉來洩憤;或許他要用這一磅肉來維護曾受過無數凌辱的尊嚴;也或許他要用這一磅肉來祭奠久受壓迫和侮辱的民族靈魂……沒有人能確實知道他要用這一磅肉來幹什麼,我們只知道這種做法很殘暴無情。可是對於這種殘暴的理解——「你們已經把殘虐的手段教給我,我一定會照著你們的教訓實行,而且還要加倍奉敬哩。」——也許正是猶太人「照著基督徒的榜樣」,對他們的「加倍奉敬」。

最終,夏洛克作為邪惡勢力倒下了:()他的財產一半被沒收,一半被轉給女兒和女婿;他改信基督教。在《威尼斯商人》的結局中,夏洛克衣衫襤褸地站在猶太禮拜堂門前,親眼看著猶太同胞關上大門,目光黯淡了……

《威尼斯商人》被譽為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之一,可讀完整本書後,我是從悲劇的氛圍中抽身出來的——一個社會締造的悲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