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大地上有一個被稱為 中國創舉,治國方略的組織。半個世紀以來,由拓荒者特有的激-情抒寫著戈壁灘上建花園的奇蹟,這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在我可愛的家鄉有這樣一座豐碑記載著260萬新疆兵團人56年來獻給共和國矢志不渝的忠誠,它就是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在這塊紅色展板上市毛主席1952年2月向駐疆部隊發布的命令。『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從新命令你們拿起戰鬥我武器扞衛祖國。』1954年新疆兵團組建十萬雄獅就地轉業,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親愛的祖國,我們種地就是站崗,我們放牧就是巡邏。
要解讀這座博物館,就必須了解新疆兵團的締造者王振將軍。進疆途中將軍,豪情萬丈,高亢而歌。
白雪照祁連 烏雲蓋山巔,
草原秋風狂 凱歌進新疆。
今天的兵團和兵團人就是當年的三五九旅和南泥灣精神的傳人,
生在井岡山 長在南泥灣,
轉戰數萬里 屯墾在天山。
將軍曾動情的說,我見馬克思後啊,要和咱軍墾戰士永遠在一起。那長長的白楊林帶是我們一起載的,那無邊無際的良田是我們一起開的。那遙遠的雪山是我夢裡的歌曲。
相信大家都看過或聽過戈壁母親吧,我們現在看到的著是戈壁母親們結婚時的場景再現「公共洞房」。也許您要問了為啥洞房還要加上「公共」二字,這是因為在創業初期,條件艱苦住房緊張,只有新婚夫婦才能住上一晚。戈壁母親用她甘甜的乳汁補育了千千萬萬兵團人,活著為國家屯墾戍邊,死後那一排排碑文朝西的墓碑預示著兵團英靈永遠堅守著祖國的邊陲。
有一位普普通通的軍墾老戰士沈貴壽,常年駐守在中哈邊境線上。26年如一日夫妻兩每天都升起手工縫製的五星紅旗,就連哈方官兵都為之感到紛紛向兩位老人致敬。這是因為有了這些無數的軍墾戰士,鍛造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開拓進去,偉大的兵團精神。
在新疆兵團工作和生活了16年的詩人艾青,曾經只有動情的描繪。
我到過許多地方屬這座城市最年輕,()
它是那樣的漂亮,讓人一見清晰。
不是瀚海盛樓,不是蓬萊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都是由血汗凝成。
新疆兵團的歷史大氣磅礴,雄起飛揚。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那風霜雨雪的足跡將永遠留在這座博物館裡,留在新疆大地上,也將永遠鐫刻在一代又一代兵團人的心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