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身的女孩讀後感(一)
讀完這本小說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平靜。突然想到亦舒的《吻所有女孩》中主人公大文一再嘆惋:所有的女子都應該被憐惜。但是這本小說里的莉絲,卻被社會所不認同,憐惜她的人卻中了風,當她感到一瞬愛上布隆韋斯特後,還給他買禮物,結果卻發現他與雜誌的另一發行人有染,而深感失望,估計憐惜她的就是作者和讀者了。
這本書(以下是個人觀點)指出了龐大家族的,黑暗歷史,即使犯了罪,依然逍遙法外,無人問津。在這個眾多富有家族的代表家族中,有著比一般家族更加令人不齒的往事,甚至於父親強姦女兒,女兒不堪重負殺了父親之後,卻發現自己的哥哥看見了這一切,但卻以此要挾了自己的妹妹,又一次強姦了妹妹。也從這個故事中影射出了瑞典,法律,社會等方面的不足,關注到了女性問題,深層揭示了瑞典甚至是歐洲,對女性缺乏關注的社會現狀,女性被視為弱勢群體,卻不能完善的受到保護。就像,莉絲遇到問題,只相信自己,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遠比依靠法律有效多了。
其實我感覺,莉絲·莎蘭德就像是,眾多社會底層的青少年(或是人群)的代表,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她的天賦,而麥可·布隆韋斯特,就像是,社會上一些關注到,社會所存在的不足並與此戰鬥的人,而亨利·范耶爾的家族,就是社會上層(當然這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那些不斷粉飾這個社會,希望它看起來足夠好的人。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會有一種想要揭開社會的面具,看一看這裡面,究竟是怎樣的不為人知。
龍紋身的女孩讀後感(二)
人總是習慣去記住自己想記住的東西。現在回想起《龍紋身的女孩》,都已經變得很淡很淡,依舊能夠觸動心弦的,是影片結尾Lisbeth那落寞的身影,一個孤獨、冷漠的邊緣女孩,終於鼓起勇氣開始敞開心扉接納朋友的時候,卻發覺自己並沒有那麼重要,於是她毫不猶豫的離開了……影片就這樣結束了,留下一份惆悵。
人總是習慣去記住自己想記住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折射了他的心。很早就相信,人都是孤獨的,因為獨一無二,有時候,我們甚至享受著這份孤獨。但人又是害怕孤獨的,因為孤獨讓人變得沒有存在感,只有被需要,才能感受到存在的價值。所以,我們總在一個人和一群人之間徘徊,尋找著一種平衡。當我們找到了這份平衡,幸福感變油然而生。
然而,生活不總是盡如人意,傷害在所難免。Lisbeth的遭遇或許沒有普遍意義,但因為受傷而學會冷漠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現實、世故、冷漠……這些不過是我們用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的武器,但同時,這些也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孤獨,拒絕去愛,也就拒絕被愛。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愛上一個人,也就給了他傷害你的權力。我想應該補上一句話:愛過一個傷害你的人,才能懂得什麼叫愛。
人總是在痛苦中成長,所以,勇敢去愛,因為這是我們內心的需要。
龍紋身的女孩讀後感(三)
《龍紋身的女孩》不同於一般推理小說,女主人公莉絲,不是以一個當事人的形象塑造的,而是以一個旁觀者,或是說參與者的口吻在,敘述整個事件。
這本書講的是,莉絲·莎蘭德一個被社會認為是失能的人,二十四歲的保全公司調查員,身材嬌小(甚至可以說是發育不良),卻全身處處是刺青和洞(包括一個陰-唇環,一個舌環,一個臍環等),性情乖僻,卻擁有高超詭譎的電腦技能與調查能力;與一個由於狀告一個穿Armani西裝的卑鄙股市投機客——溫納斯壯失敗,而面臨牢獄之災與信用破產危機的,「千禧年」雜誌發行者,四十三歲的布隆韋斯特,讀後感《龍紋身的女孩讀後感》。共同為八十二歲的瑞典產業巨子范耶爾,尋找他的侄女海莉(開始他們都以為,她已經被謀殺了)的,以及圍繞男女主人公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莉絲的新監護人,對她性侵犯後,被莉絲報復等事件),最後成功在澳大利亞找到海莉的故事。
一樁疑似小島密室的謀殺案,()一個權貴家族的黑暗歷史,一場小記者對抗資本家的正義之戰,一段受害女子的復仇之路,交織成這部精彩絕倫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