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知識活起來讀後感(一)
最近,讀了《要使知識「活起來」》這篇文章,受益匪淺,下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在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形成了一種慣例:要求學生掌握知識,就是為了能夠正確地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或者能夠完成作業。這種觀點迫使教師片面地評價學生的腦力勞動和他們的能力;誰能夠把知識保存在記憶里,一旦教師提出要求,就能把它們「倒出來」,誰就是有知識、有能力的學生。
這在實踐中會導致什麼結果呢?結果是知識脫離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變成了毫無樂趣可言的事,變成了為知識而知識。
按我們的觀點,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這樣一條規律性才開始起作用,一個人的知識越多,他去獲取新的知識就越容易。遺憾的是,在實踐中正好相反,學生每過一年,他的學習就變得更為艱難。
從這些事實中有一些感想:應當努力作到使知識既是最終目的,又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和工具。要使知識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之間的相互關係中活起來,在急速發展的、經常不斷的精神財富的交流中活起來。
要使知識活起來讀後感(二)
如果你向孩子們講述金色的秋天,講述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準備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當你深信孩子們已經清楚地理解了詞、詞組的豐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後,你就建議他們自己講述他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這時,在你的眼前,就會產生許多關於周圍自然界、關於自然美的令人驚異的精細而鮮明的思想。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兒童創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動力和源泉,因為你善於在兒童面前打開通往周圍世界的視窗。但是兒童在這裡並不是重述他們所聽到的話;你的詞、你的思想在他們的意識里發生了轉換。兒童在學習思考,得到一種無可比擬的思維的歡樂感,從認識中得到了享受。
你可能從同事們那裡聽到過:兒童對教師的話抱著冷漠的態度,怎麼也不能打動他,點燃不起他眼睛裡的渴求認識的火花。如果在課上有這種情況,那確實是值得憂慮的:這種對詞的冷漠態度、無動於衷,確實是教學中的一大缺陷。許多有經驗的教師認為,能夠教得使學生藉助已經積累的東西而不斷地獲取知識,這正是高度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怎樣才能做到使教學成為複雜的思考工作,成為獲取知識的活動呢? 在備課的時候,正是要從這個觀點對教材進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來不易覺察的" 交集點" ,即各種因果聯繫、時間聯繫、機能聯繫交叉集結的地方,因為疑問正是從這些聯繫中產生的,而疑問本身就是一種激發求知願望的刺激物。
在講課過程中,有經驗的教師正是在各種思想相互交叉、特別注意監視學生的腦力勞動。根據所學教材的具體內容,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做概括性的回答,如果有的學生在有些地方沒有弄懂,有經驗的教師並不重新從頭講起,而是尋找" 可疑點" ,找到以後,再提出些問題,以便使學生自己去抓住斷掉的思路,使他們想起那些妨礙理解新教材的東西,學生積極地獲取知識。
要使知識活起來讀後感(三)
今天我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要使知識「活起來」》,讓我感悟頗多。
「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往往變成了不能移動的重物,知識被積累起來似乎是「為了儲備」,它們「不能進入周轉」,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運用,而首先是不能用來去獲取新的知識。
在許多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形成了這麼一種慣例:要求學生掌握知識,就是為了能夠正確地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或者能夠完成作業。這種觀點迫使教師片面地評價學生的腦力勞動和他們的能力:誰能夠把知識保存在記憶里,一旦教師提出要求,就能把它們「倒出來」,誰就被認為是有知識、有能力的學生。「
蘇大師在這裡批判了「有應試能力」並非是真正的好學生、有能力的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用知識,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和工具,要依據所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多學習,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讓學生激情飛揚,讓知識「活起來」,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蘇大師提出: 怎樣才能做到使教學成為複雜的思考工作,成為獲取知識的活動呢 ? 這裡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 獲取知識 —— 這就意味著發現真理、發現因果聯繫及其他各種聯繫。這就意味著解決疑問。
然後蘇大師以怎樣備課、怎樣講課來指引我們:在備課的時候,要對教材進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來不易覺察的「交集點」,即各種因果聯繫、時間聯繫、機能聯繫交叉集結的地方,因為疑問正是從這些聯繫中產生的,而疑問本身就是一種激發求知願望的刺激物; 在講課過程中,要在那些各種思想相互交叉、糾纏、碰頭的「交集點」上,即意義联系的地方,特別注意監視學生的腦力勞動。並且提出
教師應當以這些或那樣的方式進行檢查:我是否把要給予他們的全部東西,都帶到了這個點上?當我教給學生新知識的時候,他們是從「知識倉庫」的哪些角落裡提取和利用自己的儲備的?
反覆思考蘇大師的話,()和我們現在提出的「你要把學生帶到哪裡去?你怎樣把學生帶到那裡去?你確信你把孩子帶到那裡了嗎?」是頗有相似之處的。備好課、上好課是前提,最終的目的是運用。「你把學生帶到那裡了嗎?」不是通過試捲來說話、來驗證,而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在實踐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特別對於國小語文來說,國小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 ,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教學,那麼值得思考的是怎樣在聽說讀寫教學中巧設各種真實實在的運用實踐環境,讓孩子們多參與實踐運用,並從中找到快樂。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去探索、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