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去登山。青蔥的山林中,一脈山澗順勢而下。我毫不懷疑這股清流將會綿延直至山腳,也堅信在不遠的頂峰將會有這樣的一個源頭,活水不絕。即使在登頂之後,仍未見源頭的一絲蹤影,我關於源頭的信念卻不曾有絲毫的改變。
人類科學知識的進步何嘗不像一條河流?基於環環相扣的因果推理,涓涓細流成為了小溪,而這條小溪現在已成滾滾洪流。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普遍的因果關係,我們能提出怎樣的證據和證明?我們關於因果的信念有無基礎?這也正是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中所提出的問題。
作為一名主修經濟學的學生,對於休謨,我總是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親切。在青史留名的諸多哲學家之中,休謨可能是除去馬克思以外,對後世經濟學發展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休謨的政治經濟學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如今被公認為西方經濟學鼻祖的亞當斯密,其有關國際金融的理論仍是每一本合格的教科書所不能跳過的部分。讓人感到嘆服的是,儘管涉足於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歷史學和經濟學如此之多的領域,休謨卻能在他個人建立起的龐大的「人性科學」的體系中保持邏輯上的一致性。
休謨人性學說的核心在於其經驗主義的認識論。《人類理解研究》一書對此進行了集中的探討。《人類理解研究》成書於 1748 年,全書共十二章。就休謨本人在他簡短自傳中的回憶,寫作動機是因為《人性論》出版後乏人問津,作者本人痛定思痛,認為問題出在自己的「敘述不當」,因此改寫了《人性論》的第一部分,重新付梓。 [1] 在當時,此舉似乎依然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休謨本人也甚為失望。不過,今日的讀者在閱讀此書時,休謨以優美的文筆將其哲學娓娓道。《人類理解研究》的確是一本「文體流暢而宜人」的著作,若能閱讀其英文原本,則更是一種享受,全然沒有閱讀康德著作時的詰屈聱牙。
《人類理解研究》體現了休謨對於自洛克以降英國經驗論的繼承和發展。羅素在其《西方哲學史》中曾對休謨作出如下評價。「他把洛克和貝克萊的經驗主義哲學發展到了它的邏輯終局,……,他代表著一條死胡同;沿他的方向,不可能再往前進。」 [2] 正是《人類理解研究》一書將康德從獨斷論的迷夢中驚醒 [3] ,從而間接地以其犀利的懷疑主義導致了西方哲學史上的第一次轉向——從獨斷論哲學轉向批判哲學 [4] 。為什麼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會對哲學史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其影響的實質又在何處?
印象和觀念
在《人類理解研究》的第一章,休謨並沒有急於展開討論,而是興致盎然地談論著研究人性哲學的兩種途徑。休謨將自己的學說區別於「輕鬆而淺顯」的作為倫理方式的哲學,而將其定義為「精確而深奧」的作為精神科學的哲學。在第二章,休謨才開始正式進入討論的正題。
洛克曾將觀念理解為被心靈所知覺和思想的一切意識內容。而休謨對這一寬泛的概念進行了更為清楚的界定。休謨用「知覺」( Perception )代替了洛克處的「觀念」,並將其分為兩種,將「較不強烈,較不活躍的知覺」定義為「觀念」( Ideas ),將「較活躍的一切知覺」定義為「印象」。休謨隨之論證道,「我們的一切觀念或較微弱的知覺都是印象或是較活躍的知覺的摹本。」首先,複雜的思想和觀念都可以都可以分解成簡單的觀念,而簡單的觀念總對應著簡單的印象。其次,感官的缺陷使人無法產生相應的觀念,也從反面證明這一命題。觀念的正確與否取決於其是否有相應的印象。
在第三章中,休謨簡要地提出了觀念間的三種聯繫原則:相似關係,時間或空間中的接近關係和結果。為之後的討論做下了鋪墊。
「休謨問題」的提出
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第四章開始切入對因果關係的討論。休謨在開篇首先對知識進行了分類:一類是觀念的關係( Relations of Ideas ),即具有直觀和演繹確定性的知識;另一類是實際的事情( Matters of Fact ),即以經驗推理為特徵的或然性知識。前者是先天的,分析的,必然的;後者則是後天的,綜合的,或然的。這一分類在西方哲學史研究中被稱為「休謨之叉」。休謨接著指出,「關於實際事情的一切理論都建立在因果關係上。」( P27 )隨即又說,「因果之被人發現不是憑藉於理性,乃是憑藉於經驗。」( P28 )休謨舉了這樣的例子:亞當無法根據水的流動性斷言水會把他溺斃,也不能就火的光和熱判斷火會燒了自己。經過一番推理,休謨總結道,「當一個物象或原因呈現於我們眼前時,我們如果不借一些觀察,只是先驗地來推論它,考究它,那它從不能提出出任何別的物象的意念來——如結果,它更不能指示出因果之間那種不可分離不可破壞的聯繫來。」( P31 )
於是,在《人類理解研究》第四章第二節中,休謨問道,我們從觀察到的經驗現象能否引出合理的因果推斷?休謨的回答是否定的。休謨首先舉了一個麵包的例子:一個顏色和硬度都和麵包相仿的物體是否一定能滋養人體呢?這並不是必然的。休謨指出,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只是原因和結果的恆常連結,而任何相似對象的恆常會合,在形式上只是一種重複,並不能產生新的概念。即使我們吃了一百個麵包,並得到了相應的滋養,我們也不能斷言第一百零一個麵包會有同樣的營養。對應於知識的分類,休謨把推論也分為解證的和或然的。隨後,休謨從三個方面證明,我們對於自然一律性的信念是沒有依據的。第一,邏輯上,一律結果的反面是可能的。雪可能味如鹽,熱如火;樹木也可以冬榮夏枯。這在邏輯上就和「太陽明天不出來」一樣是沒有矛盾的。第二,或然推斷不能證明自然一律性。這種推斷若是可能,只能建立在因果推斷上,而因果推斷是基於自然一律性而言的,故而陷入循環論證。第三,引入能力的概念也不能證明自然一律性。對象的可感性質和能力之間並無必然聯繫,這個推斷同樣是基於自然一律性而言的。至此,休謨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即:我們有什麼理由,從對個別事例的觀察中引出普遍性的結論?這也就是著名的「休謨問題」。
休謨對於「休謨問題」的解決
對於「休謨問題」,休謨自己在第五章第一節給出的答案是——「習慣」 (Custom or Habit) 。「因為任何一種動作在屢次重複 之後,如果產生了一種偏向,使我們不借理解的任何推論,就容易來再度重複同樣動作,而我們總說那種偏向就是習慣。」 (P41) 習慣發於經驗,與推理無關。習慣的真正原因或本性是不可知的。正如休謨自己所言,他所指出的是一個「被人熟知的人性原則」 , 而非這種偏向的最後原則。休謨就此得出結論,「根據經驗來的一切推論都是習慣的結果,而不是理性的結果。」( P42 )在實際生活中,「習慣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導。」( P43 )在第二節中,休謨轉入對因果關係信念的討論。兩個物象的恆常會合在人的心靈中產生了對於因果關係的信念。根據休謨的定義,信念使人「區分判斷中的觀念和想像中的虛構」( P47 )。休謨在考察了三種觀念間的聯繫原則之後,認為在信念的先決條件下,「由當下印象而來的轉移,在一切情形下,都能使其相關的觀念更加有力,更加穩定。」第六章對於或然性的討論則是對於第五章結論的有力補充。
「必然性」在心中?
在第七章,經歷了之前的長篇論證之後,休謨正式邁入因果必然聯繫的討論。在第一節中,休謨考察了「必然聯繫」的觀念所對應的印象。休謨認為,在觀察外物時,由於物象的前後連續並不能在人心中產生內在的印象,故而「在任何一個特殊的因果例證中,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提示出能力觀念或『必然聯繫』的觀念來。」 (P58) ,而物體的任何可感性質都不能作為其能力的提示和觀念的來源。休謨進一步論證,人也不可能通過反省自己的心理來得到相應的印象。此種影響和別的一切自然事實一樣,只能借經驗為我們所知曉。此外,休謨駁斥了將必然性假託於上帝的做法。
在第二節中,休謨提出,「還有一個來源使我們所未曾考察到的。」 (P68) 當一件特殊的事件和另一事件恆常會合時,這種習慣性的聯繫在人的心中產生了印象,並成為關於因果關係的觀念的來源。休謨特意強調,這個觀念的生起「一定是憑藉於多數例證和單一例證所差異的地方。至此,休謨完成了他自己對於休謨問題的解答。
不完美的答案
16 、 17 世紀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是推動近代哲學「認識論轉向」的主要推動力。而作為一名近代哲學家,休謨的哲學理論不僅是以自然科學的範式建立起來的,而且有著為自然科學尋找堅實基礎的目的。但就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而言,休謨對於「休謨問題」的解決是不盡如人意的。
對於自然科學而言,因果關係是外在的。而休謨本人在解決「休謨問題」時,卻通過尋求於心理聯想的機制,將因果關係的必然性建立在人對於原因和結果恆常連線的習慣上,將因果關係變成了一種完全內在、純主觀的東西。
我認為他的論證中存在兩處謬誤:
第一,休謨給出的這個解答的本質在於:多次的重複可以形成預期推斷。但有時,一次經歷就足以讓人形成預期推斷。如果一個小孩的手被開水燙痛了一次,我想他決不會去做第二次的嘗試;同樣,如果給這個小孩吃一顆甜蜜的糖果,他肯定會想要再來一顆。()他並不需要被燙了多次或者吃了許多顆糖果以後,才會做出自己的判斷。
第二,休謨將一切經驗推論歸於習慣,而貶低理性的做法值得商榷。按照休謨的分類,物理學,化學諸學科毋庸置疑是屬於實際的事情 (Matter of Facts) 的。然而,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般是先計算出結論再通過實驗得到證明的例子不勝枚舉。理性的演繹由此作用可見一斑。同時,在此類過程中,推論時無疑依據了經驗和自然一律性,但結果卻與經驗無關。這也是休謨的答案所無法解釋的。
問題的提出和解答是哲學發展的重要方式。休謨問題揭示出了傳統因果必然性概念中的不足,推動了幾代哲學家對歸納理論的深入探討。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中所給出的這一不完美的答案,才是整本書真正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