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的散文,追索文化生成的奧秘,感受文化歷史的興衰,有對文化締造者的由衷的禮讚,又有對文化人命運的深切關注。
進入新世紀,余秋雨在考察審視中華文明之後,隨著香港鳳凰衛視的千禧之旅和歐洲之旅,把自己文化探尋和精神漫遊拓展到中東和歐洲,完成對伊斯蘭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深入探尋。
《千年一嘆》,正如歌詞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盤的鳳凰再飛翔。」飲著屈原的夢,李白的歌,探尋著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著西亞古文化的傷痛,感受著南亞歷史的喜怒憂傷。輕輕地撫去時光遺留的塵埃,深情地撫摸歷史的肌膚,細緻地剝落包裹於往昔軀體上的堅韌外殼,把希臘神話故事,埃及金字塔,耶路撒冷的衝突,海珊的陵寢,漢謨拉比法典的價值和泰姬陵的聖潔娓娓動聽的道出,引導著我們踏進那個往昔時空,去享受和品味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著這些輝煌的文明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著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超常強韌的緣由。在這裡,歷史的回憶與追蹤只是一種傳達心靈感受的博大場所,而所謂的文化精神,傳統氣韻以及種種與人生,與命運,與人的存在景況相關的意蘊,也就經由這樣的場所而獲得自然而然的體現。
廢墟,大海,流浪,歷史常常從這裡出發;森林,山丘,古堡,歷史常常在這裡隱蔽;熱鬧,精緻,張揚,歷史常常在這裡轉折;蒼涼,寂寞,執著,歷史常常在這裡凝凍。米開朗基羅,伽利略,莎士比亞,但丁,歌德,黑格爾,一個個歷史上熠熠閃光的大師,在這裡與你直面;龐貝古城,羅馬的廢墟,巴黎聖母院,希隆大教堂,一座座聞名的建築,讓你親身感受—懷古之請,興衰之嘆!秉承《千年一嘆》的風格,審視歐洲文明,反思中華文明----讓人和自然更緊密地貼近,讓個體在遼闊的田地中更愉悅地舒展,讓更多的年輕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先把世界探詢一遍,讓更多的老年人能以無疆無界的巡遊來與世界做一次壯闊的揮別,讓不同的文化群落在腳步間交融,讓歷史的怨恨在互訪間和解。
縱橫捭闔的巨觀把握,情致深惋的微觀體悟,它流溢著歷史詩情的的沉鬱柔麗,張揚著現代飛天的吟嘯。它不動聲色卻有內里乾坤,波濤澎湃又不失驕矜,天馬行空遨遊於無限時空,回眸一顧卻盡顯生命本色。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裡,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秋雨散文。讀罷掩卷沉思,頓覺韻味無窮。
余秋雨千年一嘆讀後感(二)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閱讀了余秋雨《千年一嘆》這本書,從此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這本書,在也放不下了。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開闊的視野,顯示了一個千姿百態的世界,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對歷史和文明更深層次的思考,感觸很多,時而警醒,時而心靈震撼。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車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路途艱險,困難重重,但是他們卻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這一切,願意投入肢體歷險和精神歷險。恐懼被震驚所掩蓋,被疑問所代替,他們更願意脫去手套去撫摸人類文明,去苦思避免古代文明崩塌代價的答案。
這本書以遊記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國燦爛的古文明,我緊跟隨余秋雨的步伐也開啟了我的文明之旅,去探索聞名於世的文物古蹟,感受千古魅力,同時也興起了一陣對古文明的嘆息,有對它們擁有久遠歷史的讚嘆,有對它們不可思議創造力的驚嘆,有對它們悄然無息走入歷史的感嘆,有對它們今不如昔的悲嘆。它們經歷了從輝煌到微弱再到衰敗,而我們中華文明的運行軌跡,卻為什麼能避免整體性的崩塌,能一直保持歷史發展的延續性。在中國,我們能書寫已有幾千年歷史的文字,我們能用流傳了幾千年的語言交流,我們能去踏訪幾千年前古人留下的足跡,我們能不卑不亢的保有我們的文明。
人類是文明的創造者也是毀滅者。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不能免俗,廝殺還在持續。血腥的戰爭伴隨著文明的毀滅,人類正在重蹈覆轍。和平是我們所需要的,戰爭是我們應該放棄的,人類啊,認識你自己吧!
希臘,這個承載古代文明的早期搖籃,有太多的記憶。古代好戰尚武、政治保守的斯巴達人拖垮了繁榮進步的雅典文明,以戰爭推動工藝文明,得不償失,使一度強悍的邁錫尼顯得那麼侷促和單調,成為了一個乾澀無味的悲劇。現代崇尚閒散第一的希臘人,逐步走向了疲憊和慵懶,已跟不上現代世界步伐反被現代文明所遺落。奧林匹亞將健康理念納入希臘文明並被全人類普遍接受,是我們永遠仰望的地方,它們有關人的完整理想,是把智力健康和肢體健康發揮到極致然後再聚集在一起,現在我們依然用它們的基礎思想去思考,把它們的人體雕塑作為觸不可及的標本,奧林匹克是永恆的世界坐標。令人畏怯的巴特農神殿,伴隨自己的輝煌一去不復返,只能帶著悲愴的記憶矗立於衰草殘陽,巴特農神殿遭遇了來自野蠻的摧殘,精華雕刻被送進了倫敦的英國博物館,「我希望巴特農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臘,如果在我死後回來,我一定復活。」已故文化部長的話語令人動容,包含著一個文明古國最後的尊嚴。克里特島,這個歐洲文明的源頭,以一個巨大的未知背景讓希臘文明永久的具有探索色彩,使人類不斷地開拓未知世界。
埃及,曾經的繁華文明因過度靡費,現在已體力不支而蕩然無存,以至於至今還未找到復興的文化基點。金字塔,這個一來就成熟,臨走還是它的古文明,肩負了太多的歷史包袱,承載了太多的歷史疑難,而又無法爽然解讀,也無法追根溯源,只能根據考古學家在廢墟間爬剔的冰山一角去講述,只能去等待更遙遠的後人去解讀。如同餘秋雨所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卻不知道它如何構建;我只知道它如何離開,卻不知道它如何到來。」無法解讀是埃及文明的悲劇,而最大的湮沒不是書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對其文字的解讀能力。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哭泣的門農石像和完美的女王祀殿,在一次次的文化浩劫之後,在被無情的歲月和貪婪的黑手糟蹋之後,我們再也無法解讀象形文字、解讀埃及。而中華文明卻延續了,秦始皇讓中國歷史活了下來,文字的統一使我們在當今還能去讀幾千年的古書,這是其他文明都不敢想像的。
以色列,猶太人歷經險阻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為了建立這個國家,為了民族解放,猶太人不惜一次次大遷移,不惜背井離鄉去外流浪。但他們只要落腳就能快速創造出一個優於別人的生態,也許是因為這個民族太優秀,命運的不公平總是將巨大的災難降臨到他們身上,殺戮、奴役跟隨著他們,驅使他們去流浪,猶太人的遭遇依然是人類良知深處的一大隱痛。而現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對峙和敵視還在持續,水火不容,局勢令人擔憂。在伊拉克,永久輝煌的人類文明史的巴比倫古城卻是以「複製古蹟」示人,古建築已被摧殘的所剩無幾。
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歷史,每每回想,都忍不住有一種滄桑的愁緒。多少王朝,經歷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生生不息。歷史,它以文字、畫卷的樣子悄然流逝,一去不復返,留給世人的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歷程。歷史,就像前方的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千年一嘆,就像歌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卻有陣嘆息傳來。千年走一回 ,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磐的鳳凰再飛翔,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千年一嘆,是誰在悲嘆,是古哲人,是法老人,還是信教人,抑或是這些文明的民族和靈魂,當殘破已成現狀,寂寞已成心態,遺忘已成常態,那陣嘆息也只能成無奈。合上書頁,覺得身心一同接受了一次洗禮,好似涅盤後的重生。
余秋雨千年一嘆讀後感(三)
看了《千年一嘆》之後,根本就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是越看越沉重,不忍再看,又不得不看。尋訪古文明的文明之旅。乍一聽,是一件美差。可其中卻蘊含著多少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那些文明古蹟總讓我感覺它們是在沙漠上默默堅守的一座豐碑,一座很悲涼的豐碑。曾經的它們是輝煌的見證者。而今的它們好似煙花燦爛之後留下來的與餘燼。曾經創造了他們的人的後代子孫,現在因為各種原因,正在遭受這戰亂,貧窮,飢餓,恐怖主義的侵害。余秋雨先生說,看到作為一個曾經創造過輝煌文化的國家,他們的子孫連學都上不起,他感到痛心。然而又何止是痛心!哭牆之下那不曾休止過的哭聲,醫院裡亟需藥物治療的孩子,那種就差武裝到牙齒的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又豈是一個痛字可說得清,道得明。忘了是在哪個國家,為了讓旅客能夠安全地觀賞古蹟,每個車隊都派兩輛車前後保護,余秋雨先生那時候的心情只剩下難過,他們只不過是想讓外人了解一下他們的歷史文化而已。
戰爭越來越讓我感到害怕。它是一個怎樣的惡魔,怎能讓曾經的輝煌化為齏粉。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可他們卻像是一縷輕煙從歷史的上空飄過。恆河邊靜待死亡的老人,垃圾堆上密如林的腳能給出什麼樣的答案?
中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幾千年來,大家打打殺殺,後來因為外族的侵略,大家竟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再也部分什麼外夷了。很希望中東有一天也能這樣。發現原來大家是一家人。還有那些製造惡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