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盲人提燈籠讀後感

盲人提燈籠讀後感(一)

今天,我讀了一篇名為《盲人提燈籠》的文章,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有價值的道理,值得一看,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王明因為有急事要去一個住在郊區的同事家,為趕時間,便抄近路走進一條偏僻的小巷。他心裡害怕的咚咚直響,後悔不該走這條路。走著走著,他發現前面有一處亮光,似乎是一個人提著一個燈籠,便走向前去,卻發現他竟是一個盲人,很奇怪,就問那個盲人為什麼要提個燈籠趕路。忙人回答,我提燈籠並不是為自己照明,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到我,而且,我的光亮為別人帶路,人們也熱情的為我帶路,使我免受許多危險。讀完後,我覺得盲人的做法很令人欽佩。對盲人來說,燈籠確實多此一舉,白費蠟,可對別人來說,卻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燈籠帶來了光亮,才使人們在黑暗中不至於摔跤,同時,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幫助。這不正是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最好寫照嗎?照亮別人,多麼令人感動!一個盲人都能想到為別人帶來光明,我們正常人呢?我們都應學習盲人,為別人照路,也照亮自己!幫助是人們經常需要的,乃至自然界萬物也需要幫助,而幫助也是人們經常做的事情。一個人只有大方而熱情的幫助和關懷他人,他人才會給你以幫助。

盲人提燈籠讀後感(二)

昨天,我又一次翻開了那本布滿灰塵的頗具哲理的伊索寓言,開始認真地細細地品味起來。

這時,我看到了《盲人提燈籠》這個故事。故事講了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手裡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見了很好奇地問他:「你明明看不見為什麼卻還拿著一個燈籠?」「為了防止別人誤撞到我,既保護了我的安全,又照亮了別人,不是很好嗎?」盲人滿心歡喜地回答道。我第一次看這個故事的時候,認為這個盲人有點「傻」,認為提著燈籠是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可是我這一次看,又有了新的見解:我認為這位盲人做得很正確。因為燈籠的光既照亮了別人,又保護了自己,一舉兩得。這對我很有啟發,我想:如果在學習上當一當這「盲人」,幫助同學複習功課。既為同學解決了學習上的困難,又鞏固了我的知識。所以我決定,要當提著「燈籠」的「盲人」,照亮別人。

盲人提燈籠讀後感(三)

一次偶然,我無意之中翻開了一篇文章——《盲人提燈籠》,我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盲人提燈籠》講述了一位老和尚,他雙目失明,但是每天都夜晚出門,並且手裡總是提著一盞燈籠,路上的行人看見了覺得好奇,於是上前詢問:「老師傅,既然您看不見光明,為何手裡提盞燈籠?」只見老和尚笑著說:「我是雙眼失明了,可別人看得見啊!我提盞燈籠,不僅是為了給路人照路,並且別人看見我也不會給碰著。」

讀完後,我又不禁想起了一則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在一場異常激烈的戰鬥中,一架敵機飛速向我方陣地俯衝下來,正當班長準備臥倒的時候,突然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在那兒直愣愣地站著,好像在思考著什麼,根本沒有聽到敵機的轟鳴聲。班長顧不上多想,一下子撲了過去,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身下。一聲巨響過後,班長站起身來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準備教育這位小戰士時,他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古語,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常常發生。幫助別人,同時也在幫助自己。只有你慷慨地付出,你才會有驚喜的收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