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作文帶讀後感

作文讀後感(一)

《竊讀記》是台灣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在這篇散文中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期隨父母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讀書的生活:由於貧困買不起自己喜歡的書,只能偷偷地到書店裡看書。她藏身在大人中間,想盡一切辦法讀書的經歷中,體會到了讀書的百般滋味。文中,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她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每讀到這裡,我腦海里便浮現出來一個小女孩手捧著書,站在書店一角,壓著心中的不安,如饑似渴讀書的樣子。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借書來讀的時候,那心情也是:自己沒有書,好不容易向人借到一本,心裡十分高興,可又夾雜著幾分擔憂。高興的是終於借來了自己喜歡的書,擔憂的是怕時間太緊,唯恐到了還書的時間還沒有讀完。因為心中擔憂著那本書「今日存,明日去」,於是趁著書還在自己手中,便抓緊時間,快讀,細讀,專心讀。與此相反,家中的書,反到是倒是久置於書架,不曾多翻。總想著,這是自己的書,只要自己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取來讀。心中不急,時間自然也就放鬆了。今天想:「今日事多,明日再讀。」明日又想:「晚讀一天也不打緊,後天再讀吧。」就這樣日復一日,書仍在書架上睡大覺。

想來,不管是竊讀也好,借讀也罷,都是提醒我們,要時時帶著受人督催的心理讀書。在讀書時,要有一種唯恐時間不多,時不再來,唯恐失去讀書機會的緊迫感,這樣才更能體會到讀書的不易,拿到書後就捨不得讓它離開,而能夠專心讀,認真讀,快讀,多記,收到更好的讀書效果了。

作文帶讀後感(二)

讀完《為別人喝彩》這篇文章,我的感觸很多。

這篇文章用了兩個具體事例表達了在別人成功的時候我們也要為他人喝彩。第一個是在運動會上,一個班級向另一個班級的人喝彩;第二個是申辦奧運會,巴黎輸給北京,但他們仍然為北京喝彩。告訴了我們:「為別人喝彩」未必說明你就是弱者。

文中「為別人喝彩市一種智慧,你欣賞別人也能不斷提升自我;為別人喝彩是一種美德,你付出讚美將會收穫珍貴的友誼;為別人喝彩是一種人格修養,你讚賞別人的同時也矯正了自私和妒忌的心理」這句話,使我印象最深刻。的確,一個人為別人喝彩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美德,而有時候,在別人成功的時候,我們的心裡卻是產生妒忌,而文中的這些人確實大度地向別人喝彩,這讓我想起了一件為別人喝彩的事情。

一次,我們的電子琴學校為了迎接新年,舉行了一次「新年音樂會」,其中,我們班的有一個同學得了一等獎,而有的同學只得了鼓勵獎,就在這些得鼓勵獎的同學中,有一個同學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她走過去向那個得了一等獎的同學笑著說:「你真棒,為我們的班級爭了光啊!」頓時,全場的觀眾都為那個人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啊,這不是一個為別人喝彩的事情嗎?

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只要你的心靈美,能用好的心態去對待別人,那你就是那個最美、最令人尊敬的人,無論在哪裡,都一定要記住這句話。

作文帶讀後感(三)

今天,我讀了唐朝李紳的《憫農》三首。「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們所熟知的,但是,在我看來,只有第三首才反應出作者的心聲。

這首詩的內容是: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這首詩的意思是,田埂上手扶著犁種地的人,卻在忍飢挨餓。在窗下織布的人,身上卻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我希望燕、趙那些無德無才、只會搔首弄姿的美女變成嫫母那樣德才兼備的人,雖然一笑不是那麼傾國傾城,但是這樣的人卻可以把國家變得富強起來。()

李紳生活在中唐時期,當時朝中缺乏人才,需要有知識的人。內心有所感慨,他便寫下了這首詩。

通過這首詩,我知道要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要珍惜糧食。還有,看一個人不能只看外表,而要看他的才華,世道需要的不是腹中空空的「花瓶」,而是德才兼備的有識之士。我們不要做只注重外表的人,要做一個注重才能的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