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做人讀後感(一)
讀罷季羨林先生的《讀書與做人》一書,感觸最深的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文。季老先生從批評當代人歪曲的價值觀談起,通過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回顧,站在人類發展的高度給出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最終答案——對於「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讀罷此句,頓覺季老先生眼中的人生意義與價值與古人所講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
私以為,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人生大抵可分為三種:一是有開天闢地之遠見卓識,以思想改變人類發展軌跡;二是懷經國濟世之雄才偉略,以技術改變人類生活模式;三則憑庸常之才智,度庸常之歲月。人生際遇不同只是庸常程度的差異罷了。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前兩者,憑藉一己之力,創造人類世界的巨變,青史垂名。遺憾的是,我們中絕大多數是後者,困於世俗,疲於度日。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如此人生何必認真?進而將及時行樂、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奉為人生真諦。這種人顯然只是看到了兼濟天下的難得,而未能看到獨善其身的可貴。人生而獨特,每個人都有著區別於他人的才能,也都有著異於他人的缺點。這些才能與缺點在人生之初的一段時間內,由於認知能力的局限無法被我們發現,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發現。
然而,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我們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自我認識,以及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自我完善。對自我的不斷追尋、不斷完善就是生命意義的全部內容。經過不斷揚棄所塑造的嶄新自我,就是一個人獨特的生命符號。紀伯倫曾寫道,「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這一次次對靈魂的深刻拷問,是對自我追尋、自我揚棄最精彩的表述。
把自我發現作為人生的終極意義,人生中所有看似平淡無奇的活動都可以統一於這個終極意義。人的自我發現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並且一定要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才能實現。在工作中,我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優勢與短板,將提高效率和人類生活幸福度作為自我提升的方向標;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學習如何扮演好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兒女父母的角色,讓上輩人生活幸福、讓下代人素質提升;在朋友之交中,我們感受人與人之間最誠懇的情感互動、最真摯的人文關懷。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變得有意義,每一天都變得重要而特別。就像我現在寫這篇文章,簡單地書一書陋見,不求文筆暢達,但求自圓其說。即便如此,能夠有所感悟,無論正確與否,也算是人生的思考,也會成為我獨特生命符號中或深或淺的一筆。
有人可能要問,「獨善其身」僅僅關注自我的認知與完善,是不是僅有燕雀之心而無鴻鵠之志,犯了個人主義的毛病。的確,獨善其身確是因能力所限,那些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就留給達者們去完成吧!然轉念一想,如果人個個都能做到獨善其身,人類的自覺性和自律性不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類文明豈不是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嗎?別忘了,一滴海水其實就是整片大海。我想,季老先生所言「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讀書與做人讀後感(二)
文中季老雖無驚人之語、駭聽之言,但字裡行間、文墨深處無不彰顯一代大師筆書不輟的研習精神及孜孜以求的學術素養,書中季老對求學經歷的描述樸實平易、感發真情;對治學之道的闡述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在看似素簡的語言中屢屢道出實言真語,給人以徹悟之感、發人深省,甚至令人心嚮往之,篇篇皆佳文。
季老以學者自居,梵學成就近乎泰斗之尊,國學修養等同大家之范。但海外求學、十年浩劫的重大人生事件,使得季老不但心胸豁達,而且洞察世事、率真性直。聽季老論人生,信筆拈來,娓娓道出,以近於期頤之歷練與心態,平和面對人世問的種種苦難,深於情,而不矯揉造作;明於理,而以平實樸素筆調發之,給人以啟迪與心靈的撫慰,實為當今世人之典範。
季老愛書、讀書、做學問、作文、做人都堪稱典範。無論是做學問、寫文章還是做人,但求一個「真」字。
比如學外語,一切奇技淫巧、速成法門過後,最終還是靠勤學。基本語法弄懂以後,就可以拿著詞典、拿著語法書讀原著了。(德國式的實踐教學法)
比如做學問寫文章,拒絕一切空話套話、言之有物。最好能做到每一句話都有根據。
比如做人,不要過分謙虛,人貴有自知之明,過分的謙虛也算得上虛偽了。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每一代人僅僅是歷史上很微小的一環,雖然微小也有其價值和作用。
對於一個人來說,精神領域的歸宿原本是至關重要的,但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關乎心靈和信念的方面內涵似乎被淡化了。社會到處充斥的拜物慾和貪享欲,並正在同質化一批又一批心智不堅的人們。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也許不具備傳播道義和維護真理的能力,但至少自己應有所認識和警醒,做到潔身自好、出淤不染。
讀過季老的書後,靈魂仿佛得到淨化和升華一般,使我對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重新的審視。季老的研讀精神和人文風骨深深的打動了我。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提升,以致於具備了真才實學,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的人、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就以一首季老書中引用的詩來描述吧: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讀書與做人讀後感(三)
打開季羨林老先生的《讀書與做人》一書,首先就被季老獨特的自序吸引了。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懷著對大師的敬仰,我一個月內讀完了此書,頗有感觸。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讀書,第二部分,做人。季老文筆樸實,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如與讀者面對面娓娓道來,介紹了季老一生的讀書求學經歷,在國外十年寂寞的留學苦讀生涯,對學問的苦苦追求過程,及為一部分別人的著作作的序。因為這是個讀書交流會,我就把自己得到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關於第一部分讀書,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一是,多讀書。現代社會的人對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而離傳統意義上的讀書卻越來越遠。古今中外讚美讀書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勝數。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氣度,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季老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就是在於他對書籍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們總是抱怨工作忙或是瑣碎的家庭事務纏身,沒時間看書,這就是我們的時間利用有問題了。時間就是生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而且時間是一個常數,對誰都一樣,誰每天也不會多出一秒半秒。這就看我們如何利用時間的邊角廢料了。第二,做學問一定要有嚴謹的作風。我們雖然不會都成為學術專家,但是季老做學術嚴謹、細緻的作風是我們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中應當學習借鑑的。這一點和他在德國留學十年有關係。德國人一向以嚴謹、細緻著稱,一篇好的學術論文要用幾年的時間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寫出提綱,成文,最後還要將論文從頭到尾認真核對,把論文中引用的大量出處重新核對一遍,不讓它發生任何一點錯誤。讀到這,我想到了我們的禮賓接待工作,也是要求嚴謹、細緻,容不得半點馬虎,還有我們的調研工作,一篇好的調研文章的出爐,離不開大量的資料蒐集、整理、篩選、類比,最後形成自己的文字。第三,外語的學習。這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季老一生熟練使用英語、德語,並掌握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多種在我們看來是天書的古代語言,興趣是第一位。至於有何捷徑,還是勤奮。同時,要儘快接觸原文,勤查字典,並且要隨時注意語言的變化。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我們要廣泛地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其次,要精讀自己本專業的書。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要有所深入,而不是淺嘗輒止。讓我們在讀書中找到樂趣,為自己的教學需要而讀書,為提高自己的素養而讀書。做一位學生喜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