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歷史類書籍讀後感

歷史類書籍讀後感(一)

讀了《中國近現代史》我知道今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的日子,讓我敬仰近代史上那一個個為國奮鬥而犧牲的烈士英雄們。我們祖國是一個飽受苦難的國家,我們的老一輩黨員經歷著千辛萬苦:多年的持續內戰,奇蹟走過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擊八國聯軍,抗日救國等等抗擊外國列強的侵略鬥爭。在共產黨的帶領下,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中國近現代史》講述了過去一窮二白的苦難生活,日本烈強的野蠻,當時國民黨的腐敗。讓我感受到滄桑歲月的祖國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是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新路。讓我們民族獨立自主,不再是東亞病夫,也不再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讓中國重新向東亞雄獅邁向第一步。

新中國的成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兩彈之星錢三強;第一個提出改革開放政策的鄧小平等等傑出人物的輩出,使我們國家得到了飛速發展。

現在在黨的關心和領導下我們新一代親身體味到祖國的強大和溫暖:載人宇宙飛船遨遊太空那激動人心的時刻;XX年北京圓滿舉辦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我國健兒取得的驕人成績,金牌總數排名第一;XX年又成功舉行60周年閱兵儀式,雄獅亮劍威震四海;尤其是是去年的上海世博會我也有幸親臨參觀,感受創造了史上最大規模記錄的世博會。同時超越7000萬的參觀人數也創下了歷屆世博之最。那眩爛滿目的世界建築,高科技的完美展出,讓我大開眼界流連忘返於夢幻當中……

讓我看到了更加燦爛的明天——真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歷史類書籍讀後感(二)

今天,我校給每一位同學發了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我最喜歡的書——《歷史之謎》。在這幾天裡,我把這本書看了很多遍,我都覺這本書裡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麼好看、有趣,還告訴了我們許多奧秘、和以前那些古靈精怪的怪事 。

這本書主要講了:中國名人離奇的死亡和墳墓到底葬在何處,有慈禧太后離奇的死亡、李白的離奇的死亡和墳墓到底葬在何處、乾隆皇帝死因到底是什麼和岳飛的死因等;外國名人的離奇的死亡和墳墓到底葬在何處,有埃及豔后的死因、美國的前任總統——林肯的死因、英國女王的死因等。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表弟和我的媽媽一起來到了少年宮裡,參加了那裡舉辦的1至5年級知識競賽,獲獎者有獎學金300元。我原本非常自信的和表弟打賭,我肯定可以獲冠軍的。開始了,第一、二題,我和表弟都順利過關了。到了第三題,這可難倒我了,題目是「美國女王是怎麼死的?」表弟卻用最快的時間、最準確的答案回答了這道題目。

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的問表弟,為什麼他會知道答案。他回答我說,因為我在課外書上看到過,書告訴了我答案。當我聽到了這個答案後,我知道了我們應該多讀書。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書籍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奧秘,所以我們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要多讀書、讀好書。正如高爾基所說的一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如莎士比亞所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書籍能給我們人類帶來知識,我們應該多讀書。

歷史類書籍讀後感(三)

我前段時間花了近3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全冊(上下冊),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閱讀時間都花在了查閱文中繁體字上。好在自認為讀的還算認真,於是就想寫點讀後感作為對自己初讀此著作後的一個小結。當然,錢穆先生的這套書值得再次精讀,我保證再讀的時候如果不看注釋,很多字和詞我仍不知如何發音,作何解釋。

《國史大綱》是一本通史性論著,著於抗日戰爭時期。全書在內容取材上詳述漢、唐時期而略寫遼、金、元、清,詳寫中原地區而略寫周邊少數民族,詳於闡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制度而略於具體的人與事,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

就個人整體的觀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師們視野之廣闊、學識之豐富,旁徵博引、引經據典都有信手拈來之感。歷史如同一張刻在他們腦中的畫卷,似乎每一個細節他們都熟諳於心,對每一歷史事件得失總結、評論觀點獨到而犀利。這也是長期積累和思考的結果。()大家的大師之作,儘管讀起來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讀的慢且細,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的一點在於,不但開拓視野,更重要是啟發思考。

其次,當我讀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煙的歷史進程的文字時,過往時空中一些片段就會如電影橋段般躍然眼前。我知道它們並不是電影橋段,它們有的也許曾真實發生,過程被親歷者拿筆記下而流傳下來;有的也許只是來自歷代人們的口口相傳,真相在傳播過程中經或多或少的加工而變得模糊不清;有的來自於今人通過學術研究及科技手段,對歷史進行還原、推斷或假設。

無論如何,歷史本來的面目對於我們來講,只能是一種隔著時空之窗的遙望。但我認為,我們仍要多讀歷史,不僅是因為通過這扇窗,我們可以在歷史浩瀚的遺物中儘可能尋找線索,對於自己所屬的民族、國家以及我們自身進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有趣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置身其中的每個人,對於自身與過去,自身與當下,自身與未來這三層關係將會有更多的思考。因為唯讀了一遍,我可能還做不到就書中內容的解讀或延伸來分享自己的拙見,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