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管晏列傳讀後感(一)
最近看了看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其中一篇《管晏列傳》深受啟發。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百姓)同好惡。」把齊國治理得富國強兵,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歷史的經驗值得借鑑,他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是很有意義的。一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一思想說明了物質文明決定精神文明。二是「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是指禮儀廉恥,這說明精神文明建設和廉政建設的重要性,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三是「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說明政令要暢通無阻,政令要順民意,百姓需要的要給予,百姓不要的要去掉,體現了注重民生。四是「貴輕重,慎權衡。」辦事決策要輕重緩急,要權衡利弊,不能主觀意斷,盲目辦事,工作要抓重點。五是「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要知道付出與得到的辨證關係,只有付出,才能得到。
晏子是三朝元老,由於他節儉力行,被齊國人民敬重。他「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也就是一歺不吃兩樣暈菜,妻妾不穿絲綢衣服。他直言不諱,謙虛謹慎。
書上記載這樣一件事:晏子為齊相,坐馬車出門,其車夫之妻從門間看到丈夫趕車時很狂,意氣風發,揚揚自得。車夫回到家中後,其妻要求離他而去。丈夫問她為什麼離去?妻說:晏子長得不高,身為齊相,名顯諸侯,看他志向和思想很深沉,也很謙虛謹慎,常有自居人下的樣子。而你長得高大,卻是車夫,看你趕馬車的樣子,自以為了不起,你這樣的人是沒有出息的,因此我要離你而去。
從此以後車夫謙卑退讓。晏子感到奇怪,問他為何變化這麼大?車夫如實說明情況。後來晏子推薦他當大夫。從這一記載中可知晏子的為人。「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即在朝做官要想著忠於職守,退休回家要多想想自己的過失,怎樣才能彌補過失。司馬遷對他的人品有高度評價:假如晏子還在,即使為他執鞭趕車,也是我喜歡仰慕的。
歷史的經驗值得借鑑。最近溫家寶總理引用了「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管晏列傳》中也有不少值得借鑑的。
史記管晏列傳讀後感(二)
通觀全文,主要講了管仲與鮑叔牙相交之誼、齊桓公善用管仲,共成大業之事,以及晏嬰知人善用,舉薦人才的行為。由此不難看出,太史公是藉此文頌揚舉賢薦能的美德,以抒發自己受腐刑之辱及得不到賞識之怨。
先看管仲,《管晏列傳》中,不僅道出了管仲對鮑叔的感激之情,也讓我們體會到了鮑叔對管仲的情誼之真:管仲貧困時,鮑叔不嫌其貧;管仲辦事不利時,能看到主客觀原因,並堅信管仲之才;管仲身陷囹圄時,他不僅力挽狂瀾救出了管仲,還向桓公推薦管仲,自己甘居其下。
鮑叔牙可貴的不僅在於能包容管仲那些與世俗觀念不符的行為,還在於能理解他,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相信其潛能,並甘心居於其下。可以說,沒有鮑叔牙,就沒有管仲的偉大功業,太史公這句「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真是恰如其分。這句話不僅道出了鮑叔牙對管仲的知遇之恩,也切實表達出司馬遷對管鮑之交的欽羨與嚮往,含蓄地抒發了自己知音難覓的切膚之痛。
如果說,鮑叔與管仲是知音,那麼,齊桓公和管仲則是知遇之恩,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君臣之間的信任與相互扶持。齊桓公不計一箭之仇,重用管仲,而且對其無比信任,管仲為了治國,向桓公要求「三歸」、「反坫」,桓公都一一滿足,並無任何懷疑;而管仲則報之以無比的忠心,不僅能抓住時機,轉危為安,還能從國家利益出發,不計個人得失。齊國有了管仲,稱霸諸侯;管仲也是因為齊桓公,才成為萬世敬仰的功臣。
再來看看晏嬰,太史公先寫了晏嬰的經歷:「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後面側重描述了他知人善用、舉薦人才的事。
晏嬰在路上遇見了身陷縲紲的賢人越石父,晏子立馬解下馬,贖回了越石父,表現出其求賢若渴的心情。到家後,晏子一時疏忽,沒有邀請越石父進門自己就進去了,越石父嚴厲斥責了晏子,認為「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螺紲之中」,甚至要和他絕交。晏子不僅沒有生氣,還檢討了自己,向越石父誠心謝罪。呈現出了一個胸懷寬廣、禮賢下士的賢臣形象。
第二件事,更加突出了晏子的形象。晏子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仍表現得很謙恭。他的御者卻甚為自得,御者的妻子感覺悲哀要求離去,御者從妻子的告誡中幡然醒悟,變得謙遜退讓,勇於責己。晏子察覺到御者的變化,在了解事情原委後,大膽地推薦他出仕,為國所用。
總的來說,太史公主要寫了管仲被舉薦終成大業與晏嬰舉薦人才兩件事。懷才不遇的感嘆、企羨明君的賞識才是這篇列傳的主旨。司馬遷因替李陵進言而被漢武帝施以腐刑,而管仲與桓公有一箭之仇,仍被桓公重用為相,相比之下,太史公是多麼生不逢時,只能感嘆明君難求啊;司馬遷落難之時,「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視,左右親近不為一言」,而越石父與晏子素昧平生,晏嬰能以馬贖出身處縲紲的越石父,這樣一比,太史公可謂是痛到極致,莫可名狀。在《管晏列傳》中,司馬遷以「相知」為靈魂貫串全文,突出表現朋友之間,君臣之間,貴賤之間,主僕之間的知遇之情,以表明自己生不逢時,知音難覓之痛,深刻反映了作者心靈的孤獨與寂寞,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漢王朝最高統治者的不滿與怨恨。這才是將管晏合寫的深層原因。
史記管晏列傳讀後感(三)
史記這一篇寫的很有意思,把管仲和晏子放一個列傳里寫,應該是將司馬遷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臣子的結合吧。管仲自己很富有,輔佐賢君稱霸,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於公於私都比較值得人稱道。晏子相比要遜色些,但還是有很多特點。「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可以概括這篇列傳了。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史記 管晏列傳》
孔子似乎很瞧不起管仲,認為他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違背禮制的,相比之下,管仲的那些功績倒是次要的。看來孔子真不如齊人,齊人對此尚不以為侈呢。
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自己清廉與否當然重要,但絕不是絕對重要,要知道,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也就是常說的清宣宗道光帝則是一個很勤儉的皇帝,他穿補丁舊龍袍,還號召他的後宮以及臣子都穿著破舊衣衫。正是在這位勤儉皇帝在位期間,清王朝外國簽訂了中華民族的首份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近人蔡東藩評價道光帝,「徒齊其末,未揣其本,省衣減膳之為,治家有餘,治國不足。」
兩相比較,作為政治家,應該以大局為本,國政為重,不應該著意於自己的生活。
願我們的主席、總理不穿舊羽絨服,不穿補丁衣。()
願國尊其政,常強於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