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0字(一)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台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台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0字(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書中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

利用這個暑假的閒暇時間拜讀了這部經典——《三國演義》,並且從中受益匪淺。真不愧是古典文學名著,書中內容豐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征戰場面驚心動魄,故事情節描寫得淋漓盡致。三國演義是藝術與智慧的統一,是一部不朽的小說,更是一部經典的具體化藝術化的兵法。傳授人以智慧,塑造人的品格,給人以文學至美的享受。遨遊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裡,思維在虛幻與現實,古代與當代間穿梭,不禁驚嘆作者羅貫中的鬼斧神工,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創造才能感慨不已讓我充分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想從兩個方面講一下自己讀《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的感悟。一是人物,一是智慧。

首先我想談一下三國中人物,《三國演義》中,其人物的描述雖有誇張之嫌,但並不能掩蓋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每個人的特性格不相同,形體外貌變化多端,個個方面都表現得如此傳神,翻越書頁之時如見其面,如聞其聲。不管是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近乎神人的臥龍諸葛先生,還是武藝超群卻一生有勇無謀,反覆無常,兒女情長的呂布……讀完這本名著,對三國面的人物形象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下面就簡單講一下自己對書中人物的認識和感悟。

《三國演義》裡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人物,首先當數曹操,還有一是關羽一是諸葛亮。

先從梟雄劉備和姦雄曹操談起。曹操有雄才偉略,智勇雙全,愛惜人才,雖略有奸詐之嫌,但不失為成就霸業的最佳人選。我認為曹操在三國里應該是一個有野心,有文才的人。他是一開明的人,聽的他人意見,但同時也心狠手辣。有氣魄,且不拘小結,要說三國里最成功的政治人物也非曹操莫屬了。在曹操身上不僅僅體現了劉備這一類被稱之為英雄的膽識與氣概,更有的是一代王者的氣魄;沒有婦人之仁,與劉備相比,曹操有著更高超的軍事才能。將王侯本就有的自己表現出來,沒有劉備的一味儒家天下,且文章做到了正反對比,其他人物的襯托,使曹操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劉備過於仁德,假如沒有諸葛亮的輔佐,以劉備的謀略和才能,恐怕要和曹操參與三分天下不是那麼容易的。我想假如諸葛亮輔佐的不是劉備而是曹操那麼我想是根本不會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的。當然,這樣的話,今天我們也就不大肯能看到這麼經典的「三國」名著了。論計謀,三國中恐怕除了諸葛孔明以外也就是曹操了。

曹操有一點最可貴,那就是愛惜人才,尊重人才。或許也正是這一點,使得曹操對關羽甚是賞識,多次厚待於他。這樣才有了後來的關羽義釋曹操於華容。最後來,當關羽敗走麥城時,被孫權所獲,斬了首級,送與曹操。曹操厚葬關羽於洛陽,更追封荊王。這也足以顯示曹操徹徹底底的是一個賞才敬才的人。

曹操還一點也是值得學習的,那就是樂觀。赤壁之戰,曹操失誤吃了敗仗,在逃走的路上三遭劫殺,他卻連笑三次「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幸好最後遇到的是關公,才撿回一條命,百萬大軍只剩下幾千。但其笑,卻令人迴腸盪氣,試想千古之中誰能象曹操那樣,百萬大軍被殺得只剩下可憐幾千人還能笑得出來,這樣的樂觀精神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當然,《三國演義》也表現了奸雄曹操「奸」的一面,「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在那樣一個時局動盪的背景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他的這種「奸「或許正是他的霸王之氣的體現,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總之,能做做大事的人就得像曹操那樣,有勇有謀,雷厲風行,不拘小節,禮賢下士,有遠見卓識,並樂觀勇於面對挫折和失敗。在書中,曹操可算是一個最個性鮮明的人物了。然而羅貫中的筆下將他寫成大奸打惡之人,未免有些冤枉吧。

對關羽這個人物最深刻的印象是恩怨分明,剛正不阿,重情重義,勇敢,忠烈。

關羽斬華雄戰呂布,後又於萬眾之中斬殺顏良而袁紹諸將無一人敢阻攔,自此一戰成名。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敬佩關羽的不是因為他過五關斬六將的勇武,而是因為他忠義磊落,知恩圖報,是真正的大丈夫。《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關羽外貌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一身英氣」,難怪後世都那麼推崇,尊稱他為關公。自從劉關張三人桃園三結義,關羽至死從未背棄誓言,始終對劉備忠心耿耿,是問光就這一點又有幾人能及呢?

「千里走單騎」和「華容道放曹」兩個事件之中足可見關羽的忠義。

當初關羽降曹,實屬權宜之計。曹操極欲招降關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賜金銀但關羽拒絕了美女和金銀,只受了所賜赤兔馬。因為此馬日行千里,待有了劉備下落,可以騎它迅速地去同劉備見面。由此可見關公忠義。後來曹操赤壁兵敗,關羽在華容道截住曹操卻又放過他,這也是因為關羽是一個恩怨分明的忠義之人。試想假如不是因為關羽的忠義,恐怕三國的歷史也要改寫了吧。

然而,人無完人,關羽也有他的不可取的地方。那就是恃才傲物,有些自負。最終導致大意失荊州,堅守麥城,最後不得不落得一個悲劇,讓人惋惜不已!

諸葛亮嘛,是一個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很佩服他熟知天文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完全是一個智慧的化身。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三國演義》表現諸葛亮的方法也極簡單: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這也就怪不得周瑜嫉妒而死,「既生瑜,何生亮」?我想這個問題周瑜最應該問的應該是著作的作者羅貫中吧。藝術表現上有些誇張,尤其描寫諸葛亮成近乎超人。不禁要問了,世界上可能會有這麼厲害的人嗎?

不過三國中對其外貌的的描述還是很簡單的: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諸葛亮雖無武力,但諸葛亮治有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就連司馬懿都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劉備對諸葛亮曾三顧茅廬,最後求得臥龍出山才又後來與吳魏三足鼎立,平分天下的局面。「所謂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後來劉備白帝託孤臨終前對諸葛亮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足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器重和依賴。諸葛亮輔佐劉備和阿斗興復漢室,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有一點想不明白,阿斗樂不思蜀,很是不才,最後諸葛丞相為何沒有「取之」,或許這正表現了諸葛亮對漢室的忠心吧。也或許是他已經看清局勢,自知連他也無力回天了。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裡面的每個人物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感受很深,像諸葛的「智」,劉備的「仁」,關公的義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很值得我學習。

另外,《三國演義》中還蘊含了許多高深的軍事策略和軍事思想,發現它就是一部更加有血有肉的《孫子兵法》,裡邊詳細的描述了著名的戰例。其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軍事謀略在書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示,發現裡面融合了很多古代的智慧,這也正是三國吸引我的地方。當然我們現在是和平時期,並且很可能現代的戰爭即使爆發了,也不會像三國演義中那樣面對面的廝殺,我們有飛彈,有衛星。然而我說這些經典的戰略思想和戰術不單單是戰場上,它是廣泛使用的,在很多領域都是通用的。甚至我們可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去審視它。經典畢竟是經典,註定它含有著好多優秀的不可磨滅的東西在裡面,智慧和思想是不會過時的。

以前看過一些孫子兵法的內容。暑假讀過三國之後才發現,並且與孫子兵法有著密切的聯繫。孫子兵法的內容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精妙的運用和生動演義。從某種角度來說二者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

「兵者,詭道也」,當關羽勝利進軍樊城時,曹操就採取「親而離之」的計謀,拆散孫、劉聯盟,以利誘孫權使之襲取荊州,呂蒙則抓住關羽驕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弱點,用「卑而驕之」的計謀,使其失去警惕、痳痺大意,撤大半兵赴樊城前線,乃「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而後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輕取了荊州。這便是戰法和謀略的精妙體現吧。

三國里有智慧,有兵法,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當然,這些東西不是用來教會我們用來與人去勾心鬥角的。但是我覺得讀了《三國演義》至少應該從中吸取點什麼。這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啊。並且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東西是教會我們如何更好的趨利避害,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或得更好的生存的。從這一點,這種智慧意義深刻,套用也是廣泛的。就連國外的好多人都在如饑似渴的研究者我們的《三國演義》中蘊含的智慧和謀略,而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呢?對古代歷史文化經典的冷漠將是國人的悲哀!

以上便是自己在暑假讀三國演義獲得的一些個人體會和淺薄的認識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0字(三)

諸葛亮——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靜心研讀杜甫的《蜀相》,使人感慨萬千,盪氣迴腸。

但是品味了《三國演義》,就認為真實的孔明與神壇上的那個諸葛亮反差太大。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卻沒有人敢於在諸葛亮的問題上說實話。其實原因很簡單:諸葛亮已經穩穩噹噹的屹立於神壇之上!歷代知識分子對他只能仰視和崇拜。如果誰敢於用平視的眼光、用理性的態度來考察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問題,別人就會誤會你,認為你放棄了中國人唯一的真正的宗教—「孔孟之道」。放棄了中國人唯一的真正的宗教,就等於放棄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生存權。當時絕對沒有「出國」這麼一說,不從眾就等於放棄前途、放棄生存。所以學者們只能把偶像捧得更高,既便有些批評,也只是在仰視的角度上批評。而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的神,不能認清諸葛亮的真實面目,則不能認清三國歷史的內在玄機,也不能對整箇中國歷史作出理性的審視。豎立起一座神像,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民族對歷史的誤會。而一個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歷史的民族,就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諸葛亮是如何登上神壇的呢?這裡面有很複雜的原因,分析其中奧秘,等於將分析整箇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演變史,不能不說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諸葛亮顯然是一個有遠大政治報負的人。出山之前,按陳壽的客觀記載,明明是「每自比管仲、樂毅」,而《出師表》中,卻虛偽地稱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一般不細心研讀歷史的人,很難發現這種心口不一的強烈反差。而以這種強烈反差為切入點,我們同時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其早年已展現出不凡的政治才能:在亂世,沒有任何人能預言天下將歸屬何人。投身任何一個軍閥集團,都同時面臨著成王成寇的雙重命運。於是很多人便隨意地將自己的命運付之於未知的籌碼,其原因可能是知遇之恩,可能是正義感使然,可能是利益的權衡,甚至可能是某種政治智慧。而諸葛亮是不會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輕易地交給任何人,他天才般地選擇了劉備,邁出了「光昭將來,刊載不朽」的第一步。其所做所為出於獨具慧眼的眼力:看中劉備可靠的政治旗幟。抗拒住了一時名利的誘惑,投身前景並不算光明的劉備,這說明諸葛亮比別人更有遠見,他追求的不是一生一世的功名顯赫,更不是所從屬政治集團的整體「事業」,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萬世美名。這種選擇方式,如不加以分析,很容易為他的「表演」所迷惑,以為是一種「漢臣」的大公無私,實際上,這才是貌似大公的大私,遠比追求個人物質利益的「自私」更加「自私」。同時,他也看中了劉備人才匱乏的現狀將給自己提供無比廣闊的發展空間。對待東吳的拉攏,他巧妙地回答:「孫將軍可謂人物,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盡亮,吾是以不留。」這幾句巧妙的對答,加上以《三國演義》為標誌的三國俗文化給人們造成的神化諸葛亮的思維定勢,使人們往往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孫權器量小,所以不能充分發揮諸葛亮的才能。這種論斷顯然是幼稚且無意義的。孫吳不能「盡亮」真正原因,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好位子都叫別人占了」。

面對人才濟濟的曹魏,諸葛亮則更是「立場堅定」。入蜀後,他曾為投魏的好友徐庶和石韜嘆息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一生一世具備一種領導藝術和政治智慧的諸葛亮,偶然有這麼一次「真情」流露,便立刻暴露了自己「寧為雞首,不為鳳尾。」的價值取向。他為早年好友的「不見用」而遺憾,這種感情應該是真實的。但顯然他更多地是慶幸,自己沒有「倫落」到一個「多士」的勢力集團,因而在劉氏集團中鶴立雞群,一枝獨秀。看到諸葛亮這一瞬息的真情流露,不仕吳的問題還需要更多解釋嗎?

曾有人根據三國志上關於諸葛亮「嚴法」的記載,斷定諸葛亮「以法治國」,蜀漢是「法治化國家」。這顯然是象牙塔中的書生之論。

從本質上看,「法治」是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物,在中國封建社會,在毫無法治傳統的中國,不論「嚴治」還是「寬治」都永遠是地主階級的政治鬥爭策略。「寬治」則是掌握政權的地主階級集團收買另一個地主階級集團的法寶,而「嚴治」作為一個掌握政權的地主階級集團用來打擊另一個地主階級集團的手段,是掌握政權的政客打擊其它政客的方法。諸葛亮的「以嚴治蜀」也是同樣,它是諸葛亮用來打擊益州土著集團,維護荊州集團統治權的工具,是用來打擊持有不同政見者,維持諸葛亮一手遮天專權統治的手段。諸葛亮的「嚴法」恰恰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擅權心強的諸葛亮,不僅大權獨攬,甚至連小權都不肯放手,仗責五十以上都要親自過問,他絕不允許朝臣們對自己稍不順從。通過其爐火純青的政治表演術,展現其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的本色。諸葛亮不僅排除異已,而且還為自己樹立了「刑法雖峻而無怨者」的美名。人們為了論證這一點,常常以諸葛亮的主要政敵的被廢為例,如廖立、李嚴之被黜,習鑿齒稱之為「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醜者無怒」,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蜀國官修歷史的縫隙,看到諸葛亮是如何把自己化裝成「水鏡」的。

首先是李嚴受到懲罰。李嚴的失敗,緣由是自己運糧不濟,派人假傳聖命,讓諸葛亮退兵,而自己又假裝不知道這件事情,最後諸葛亮拿出前後書信,李嚴只能認栽。從這件事看,似乎李嚴罪不可赦。一般人都認為諸葛亮明鏡高懸,對犯法高官毫不留情。但從史料上一個個細節來分析,諸葛亮就再也演飾不了他一開始便對李嚴所抱有強烈的忌恨之心:

如李嚴被黜是建興九年,在此之前的建興五年,李嚴還是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顧命大臣,而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讚揚了一大群朝臣,而對李嚴這位地位僅此於他的重臣卻隻字未提。看來《前出師表》真是諸葛亮的「心聲」!再會表演的人,也總會有一時放鬆,吐露心聲,這使我們看到諸葛亮的陰暗面。

再如,諸葛亮曾稱李嚴「部分如流、趨舍罔置,正方性也」;而到李嚴犯事,又說「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事。」如此前後不一的言辭,讓我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機巧」不是說著玩的。千百年來,又有何人注意到這一尊神,諸葛亮常常隨意推翻他本人過去的言論。

諸葛亮與李嚴對立的原因無須多論:兩個權力欲都很強的政客碰到一起,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李嚴是劉備欽定的第二號託孤重臣,而對諸葛亮這樣一個無論權力欲和表現欲都極強的政治家來說,他根本不需要副手。於是諸葛亮處心積慮地壓制李嚴,消除李嚴的兵權,外放到江州,大行冷落排擠。而最後似乎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李嚴一念之差,親自把自己的把柄送到諸葛亮面前。

而廖立的獲罪完全是禍從口出。只因為當著李邵、蔣琬等元老重臣的面,批評了劉備不把精力用於取漢中而用於和孫吳爭奪荊州的戰略失誤,指責關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而後又評判指責向朗、文恭、王連等朝臣。李邵、蔣琬自然把這種「重要信息」報告給諸葛亮,諸葛亮正好有了藉口,於是以「誹謗先帝,疵毀眾臣」的罪名把廖立廢為平民。從中國幾千封建歷史我們可以得知:製造「文字獄」,從某人言論觀點中尋找罪名,是官場鬥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凡是由言論定罪者,幾乎全部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自然,廖立的犧牲只是千百萬「文字獄」囚客中微不足道的一個,而絕非所謂諸葛亮「法度嚴明」的體現。

此外,史學家有時候也會通過比較間接的方式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廖立傳》有雲,廖立「自謂才名為諸葛亮之二」。這下我們就恍然大悟了:廖立不僅自視甚高,自稱「諸葛亮第二」,而且才名冠於蜀中,受到蜀人普遍稱讚。惹怒諸葛亮的原因恰在其中。

而彭羨,字永年,似乎史官一時疏漏,便真情表達。這個彭永年劉備很喜歡他,「以為奇」,而諸葛亮「雖外接待羨,而內不能善,屢密言先主……」諸葛亮心裡不接受這個人,但表面上對人家好,暗地裡在先主面前說人家壞話。這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大概是所有「天才政治家」的拿手好戲。而誹謗的內容呢?是「心志廣大,難可安保」。挑不出實質性的錯誤,就指責別人是「野心家」。

由諸葛亮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由此觀之,諸葛亮對待政敵,是早有準備,時時留心,別人一時說錯了話,犯了什麼錯,就抓住時機,施加政治打擊,致其於死地。而這些政敵在諸葛亮平時的排擠下,要麼如廖立、彭羨,心情壓抑,時不時發些牢騷,就被告密者利用,而在諸葛亮的政治高壓下,必然產生大批的告密者。要麼如李嚴,犯了一點小錯害怕諸葛亮藉機整自己,只好鋌而走險,於是更被諸葛亮抓住把柄。而從表象上看,似乎是諸葛亮法度嚴明,「惡無纖不貶」。諸葛亮的政治手腕可謂強硬!

古人云:「讀《出師表》不落淚者為不忠。」這一句話,便剝奪了讀書人的思想自由。《出師表》作為中國文學的名篇,被歷朝歷代列入啟蒙課本中,我們中國人都被要求在沒有絲毫判斷能力的年齡背熟了《出師表》,按照老師教授的意思理解《出師表》。所以,很少有人細究《出師表》中一些微妙的東西。

其實,《出師表》有豐富的含義,既是諸葛亮控制劉禪的手段之一,也是諸葛亮真情的流露;是諸葛亮面對蜀國政壇全體觀眾的一場表演,也是能從「字縫」中洞察其中潛台詞的珍貴腳本。

《出師表》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先帝」。在全760字中,「先帝」竟有13個之多。正文第一個詞就是「先帝」,最前面幾句話中,幾乎句句都有「先帝」。諸葛亮把「先帝」掛在嘴邊上,隨時提醒劉禪,你老子說了:「汝與丞相從事,事之若父」。通過打這張萬無一失的「先帝牌」,諸葛亮才能獨攬蜀漢軍政,「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

除「先帝」外,出師表中另外兩個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宜」和「不宜」。「……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全然一副爸爸教訓兒子的口氣,看來諸葛亮這個「相父」當得確實理直氣壯。而最能體現諸葛亮的大權獨攬的還是這句話:「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如此霸道的言辭,何忠之有?恐怕連被人稱為「奸佞」的曹操,都說不出這樣露骨的話來?諸葛亮反反覆覆地教育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而且在《出師表》中列舉了幾位「賢臣」,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以及將軍向寵。這些人「忠心」與否暫且不論,但都是在整個三國史中名氣不大,可見能力最多為中流。所謂「賢臣」,必須是德才兼備,按照這個標準,上面這些中資之才很難稱為一流「賢臣」。但為什麼諸葛亮要提這幾個人呢?很難不令人懷疑諸葛亮不是在攏絡親信。而諸葛亮不僅要劉禪「親」這些人,甚至明目張胆地要求劉禪聽這些人的話。「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從《三中志》中了解這些人的底細:董允,本是劉禪身邊的「太子舍人」、「洗馬」出身,諸葛亮親自提拔,成為嫡系,將其「遷為待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狼妝?」,掌管御林軍。向寵,諸葛亮「老同學」向朗的侄子(所以諸葛亮把他作為「重點推薦對象」,不是與前面三位放在一起,而是單獨拿出來稱讚),當時也是「典宿衛兵」。讓一個皇帝「事無大小」都要向由諸葛亮安插在身邊的、掌握大內兵權的近臣們請示匯報,「悉以咨之」,聽上去似乎已經不是我們大家熟悉的那個諸葛亮了,到更象是一個篡逆之臣。而諸葛亮《出師表》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顯然是配合第一次北伐所做的意識形態攻勢。《出師表》作為「政府行文」、「紅頭檔案」,肯定要將一系列政治信號傳達給朝臣們。諸葛亮的北伐是頂著益州土著集團和劉璋東州集團的壓力進行的,他要借《出師表》來告訴朝臣們,他已經控制了劉後主,不聽他的是沒有好結果的。()

不過,諸葛亮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咎,以彰其慢。」為了北伐,為了向政治上的對立面證面他有「討賊復」的能力,諸葛亮不得不立下了「軍令狀」,而且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也成了和他拴在一條線上的蚱。愛諸葛亮的人,常常被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揮淚折馬謖」、自貶三級而感激涕零。實際上,諸葛亮是已經立了「軍令狀」;是乘著南征的勝利,意氣風發、滿懷信心地去北伐的;是做了無數鋪墊、虛張了無數聲勢北伐的。北伐淺嘗則敗,最下不來台的是諸葛亮自己。而諸葛亮請罰的結果只是名義上貶為「右將軍」,實際上還是「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也許,換一個角度說,凡仁人志士,讀《出師表》真的應該落淚。是為一個情願守著一尊神像,而不敢正視自己歷史的民族而落淚。

綜上所述,從本質上看,諸葛亮只不過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戎馬一生,抱憾而終。所以,有不少史學家稱,諸葛亮的一生是一個悲劇。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處於剝削階級當政的時期,諸葛亮的悲劇既是偶然,又是歷史的必然。若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問題,諸葛亮的所作所為都是他的分內之事,因為統治階級維護本階級利益的階級本性和政治智慧,無論在何時何地,永遠都無法改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