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雨荷讀後感(一)
古往今來,以荷為文,可說是難以計數。《雨荷》文雖不長,但立意新穎。「當沒有陽光的時候,它自己便是陽光。當沒有歡樂的時候,它自己便是歡樂!」短短兩句,就賦予了「荷」卓而自立,始終如一的恬淡心境。這種心境就是人們常常稱頌的「寵辱不驚,閒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與世無爭的心靈境界。
文中將生命比作一場雨,將人生的艱難說成是「廣不可及的灰色」。人必須「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濕,那些無奈和寂寥,並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而紅蓮則像「一堆即將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傾潑的顏色!」這火點燃了生命的希望,這顏色塗抹著生命的色彩。寓意著在灰色生命中,蘊含著積極樂觀的一面。
文章在結尾時,道出了荷花「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葉支撐了多少世紀的傲骨!」是本文的文眼,也本文的點睛之筆。
張曉風雨荷讀後感(二)
看到了學生作業本上的一篇文章《雨荷》,對我又是感觸頗深。
文章講的是一個雨夜,"我"覺得有些煩悶,所以從窗內看外邊的荷花,白荷已經謝了,而一朵紅蓮卻開放了,亭亭玉立與綠葉中間,此時的"我"還是沒有覺得什麼意思,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台階,也越發覺得無聊。這時傳來了對屋母親的召喚,所以"我"連忙跑過去,坐在母親身邊--回頭卻忽然發現紅蓮旁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 這時的魚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動搖。雨點不住地打著,只有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這個時候"我"被感動了,他發現母親是荷葉,而他自己是紅蓮。 是啊,我們的母親不正是那樣嗎?這幾天正好在批改學生的作文,要求孩子寫寫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可是在學生的作文中間,我看到最多的是孩子寫自己生病了,媽媽陪著上醫院看病,自己作業不會做了,家長幫助一起解決問題,沒有什麼新的作文題材。實際上,我們的母親無時不在關注著我們,她們為了我們生活幸福美滿一點,總是那樣囑咐我們節約、孝敬、愛幼。在母親的教育中,我們從無知走向了成熟。母親的愛也不是全部用言語表現的,她們更多的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我們的母親不就是那雨中的荷葉,為了不讓我們擔心害怕,為了不讓我們被風雨吹打,她們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為我們遮蔽一切的困難。()
此時,我又記起了錢峰老師上《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提醒在場的老師多回家看看自己的母親,是啊,好久沒有看到自己的母親了,五一在眼前了,讓我們都回家看看母親,再去母親懷裡感受一下母愛吧!心中的雨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