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讀後感300字(一)
《蠟燭》敘述了一位蘇聯青年戰死後,南斯拉夫的老婦人冒著德國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個炮彈洞邊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幹了洞裡的水,用炮彈洞四周的浮土蓋住死者的身體,做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墳堆。最後,老婦人拿出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為死者點亮了最後一道光明。當人們在尋找這位蘇聯青年的屍體時,發現了這小小的墳堆,都不由得驚嘆,不由得脫下帽子默哀。
多麼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婦人在被德國人炸毀了自己的房屋後還為蘇聯青年築造他最後的家,用珍藏著的蠟燭為他點明天堂之路。我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親在炮火的菸灰下埋葬一位蘇聯青年的情景。這再也不是什麼樂於助人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過的,那是一種超越國界、人種以後,一位南斯拉夫母親為蘇聯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後奉獻,讓那些高傲的、無視他人生命的人來想想這位偉大的南斯拉夫母親吧!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燒著,正像一位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初二讀後感300字(二)
讀了《大雁歸來》很有感觸作者對大雁的愛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但人們對大雁的獵殺行徑卻更讓人深思——作者開篇便用對比的手法點明了對大雁的喜愛之情:春天充滿了生機和希望,人們熱切盼望春天的到來,而大雁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春天。
在作者的心中,大雁並不僅僅是大雁,而是像人一樣有靈性的動物,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更讓作者對大雁有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情。作為一個「愛鳥者」,他同樣感傷著大雁的憂鬱悲傷。經過多年的觀察,作者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6隻的雁群是一個家庭,以6的倍數出現的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體」。那些憂鬱的孤雁之所以孤單,是因為他們喪失了親人,或成了「心碎的寡婦」,或失去了子女,當這種結論被證實以後,作者對「瞄準它們的獵槍」們的反感更加強烈了,乃至成了憤恨!
初二讀後感300字(三)
讀完《雷電頌》,心中澎湃不已,對作者忽生敬仰之情。()
在那個渾濁的世界裡,到處都充滿著黑暗。寂靜的夜沉甸甸的,幾乎讓人窒息。就在此時,作者用他那滿腔的熱血化作雷與電,劈開了一道曙光,《雷電頌》照亮了大地。
俗話說「民族興亡,匹夫有責。」作者何嘗不想衝鋒陷陣殺敵寇,只可惜他沒有強壯的體魄;作者又何嘗不想指揮千軍萬馬雪國恥,也可惜沒有諸葛亮一般神機妙算的頭腦。儘管他的願望都不能實現,但他還是拿起了抗日的筆桿,打起了沒有硝煙的戰爭,為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鼓舞吶喊。 先天下之憂而憂。在那時,他的《雷電頌》不僅被人罵成是最傻的作品,就連他自己也被稱為精神不正常的人。面對同胞恥笑,他既沒有感到悲傷,也沒有動搖決心,反而更加激發了他救國的信念。每當我回想起這一情景時,心中總是不由自主的憶起一個人——魯迅。他和郭沫若一樣,都擁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和不做亡國奴的精神,可他們都不被人理解,就如同北國的雪一樣,在孤獨與寂寞中奮飛。最終,他們用「捨身取義」給自己的文章畫上了一個句號。
身為中國人,我為能有這樣的同胞感到驕傲與自豪。今天我以他們為榮,明天我將會成為他們的一員,即使不能像他們那樣悲壯,但至少也能擁有一點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