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記憶的碎片讀後感

記憶的碎片讀後感(一)

今天我和姐姐去書店買書,我買了一本《記憶碎片》,我看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它的名字所迷祝

回家後我開始讀了,我在讀的時候還不忘了解它有些詞的意思(注;因為這本書有很多地方用的是以前的語言。)我花了2天時間看完了它,這2天我的心都是揪著的,因為這本書寫得十分感人,看了之後我想哭。因為它寫了1945年的時候的事,我發現1945年的人民們過得十分艱苦,要逃跑還要探敵情。它講述了:1945年的時候有一個「木棉島」,那裡的人們十分苦一邊注意敵情一邊要找回自己家的主人,確保主人的安全……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名11——12歲的小孩……他的爺爺以前是一個叫「血魂組」里的人……以前呢也曾經被敵人抓起來過差點就被腰斬了……

看了之後我十分同情那時候的一些被腰斬的人們……我也十分的珍惜現在的世界……我以前以為自己生活的世界十分堅苦,但是看了這本書後我開始改變想法了,不再認為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十分堅苦了。我反倒認為現在我活的世界十分和平和快樂,沒有以前的戰爭了,也沒有以前的恐懼了……

故事相對比較簡單,人物的登場沒有更多似是而非的地方,排除了情緒的干擾,當我們更多從利益動因入手分析其他人圍繞一個思維上的殘疾人展開的角力之後,情節是很容易理清楚的。

記憶的碎片讀後感(二)

除了《盜夢空間》外,我覺得《記憶碎片》是我看過的最複雜最難以看懂的電影了。看完影片後,我上網搜尋了一下影評,發現有不少人和我一樣,不知電影所云。現在把我的理解,結合相關影評談一下我對該影片的感受。

影片中,導演用了一種極少被採用的倒敘手法營造出一種「撲朔迷離」的氛圍,讓觀眾深刻地感受間歇性記憶障礙給男主角帶來的破碎的生活以及複雜的內心世界。我們如同一個個偵探,被男主角的一舉一動牽制著,在看似真實記憶一張又一張相片、一段又一段文字的指引下去尋找那所謂的真兇。

在我看來,男主角的失憶並不是純粹地向他自己所說的那種生理失憶——無法構造先的記憶,而恰恰如男主角對虛構情節中Sammy的病情判斷一樣,其實Lenny自己才是真正的心理失憶。也許很多人都對他的悲慘遭遇感到同情,並對他看似發自肺腑的內心獨白信以為真,但其實這只是他不能接受是自己害死妻子的事實而自欺欺人的心理暗示,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的記憶只能維持十分鐘,但是對於一些重要的事情,他卻可以記得很清楚,甚至把那些記憶當成是病發前就有的記憶,也就是說,Lenny能夠自創或者虛構出一些記憶,而這一部分記憶並不會像他病發後真正經歷而留下的記憶那樣只維持十分鐘,相反會一直存在,甚至成為他復仇的依據和動力。

至於如何分辨哪些是Lenny真實的記憶,哪些是他虛構的記憶,這是非常困難的。我反對那些以為追求完全清晰化的人物事件分析,因為我覺得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僅僅只是導演表達主旨思想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要探究並且能探究的只是影片背後的內在本質。 在我看來,該影片的本質是告訴我們記憶是不完全真實的,因為人的趨利避害性會讓我們不自覺地選擇那些有利的記憶,而過濾掉那些不利的記憶,甚至有時可能會為了某些需要而一遭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記憶。但是,不管這些記憶真實與否,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些記憶,因為這些記憶不僅僅只是對過去的銘記,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構想,它可以引導我們作出判斷,成為支撐我們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我不敢去想,如果沒有了記憶,我們要如何生活下去。親手害死自己的妻子,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啊,難道男主角沒有想過一死謝罪嗎?我相信他的心靈早已備受煎熬,甚至想過一死了之,但是,生命是可貴的,為了給自己一個活著的理由,他給自己心理暗示,憑藉那些記憶碎片像偵探那樣活著,人們也許會鄙視這種「苟且偷生」式的生活,但是,又有什麼比生命更可貴,又有什麼比活著更有意義呢?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嘲笑堅強地活下去的人兒,他們是世上「最可愛的人」。

如此看來,記憶的真實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為自己擁有的記憶而堅強、勇敢地活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