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讀後感(一)
《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了賈府。賈府的環境,有著豐富文化內涵,透過院落建築與服飾儀節,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賈府的特點,像賈母在賈府至高無上一樣,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裡的王尊王貴,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一個封建上層統治者的生活寫照。
對黛玉的描寫,處處表現她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度表現她「寄人籬下」的心境,黛玉「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卑感。
鳳姐一出場,滿屋子全是她一個人在說話,別人都成了陪襯,她夸黛玉標緻,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依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手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出來了。
賈寶玉生活在封建貴族家庭,處在封建正統勢力的重重包圍之中,這個家庭使他「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這對賈寶玉是沉重的壓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擺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卻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於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狀態。
最後,我們要感謝作者曹雪芹,是他一手策劃了我們這次穿越時間隧道的「故園神遊」。
林黛玉進賈府讀後感(二)
《紅樓夢》的真正開端應當是第三回後半部分《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節其中,作者不但借黛玉之眼對賈府概狀、上下人等作了一一的描述,更為其在賈府中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黛玉到賈府來,身份是孤女投靠親眷。因此,她為自己立下的行為宗旨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去」。這一準則在本回中即得到充分表現。作者在字裡行間,無不表現了林黛玉的敏銳小心、對一切都細細觀察、行為恭謹。例如在邢夫人處一節、王夫人處一節、喝茶一節,還有與寶玉相會一節。試看寶黛相會,寶玉一見她便貓直:「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而黛玉見到寶玉時雖然也有同感,但只是「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後面的寶黛問答,黛玉只是問一答一,絕不多說一句話,並且當寶玉問「妹妹可曾讀書時」,她說「不曾讀…些須認得幾個字」。這與前文賈母問她時她回答「只剛念了《四書》」區別何其大也。她前後不一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迎春姊妹們只「認得兩個字」罷了。寶玉的痴狂與黛玉的謹慎形成強烈對比,這也為他們在後文中的愛情悲劇埋下了伏筆。
黛玉在賈府內的命運,還通過「一個翻頭和尚」(即茫茫大士)的俄語有所預兆。茫茫大士說她的病「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不許見哭聲」預示她「淚盡而死」的結局,而所謂「外姓親友」自然是指她母族賈家了。但是黛玉概不聽勸,孤身人了賈家,其前途可以想見。首先是她在賈家的地位。試看她進榮國府時。「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進門後,又是幾個婆子扶她出轎,走了許多路,方到正房,冷冷清清等著的是兒個「穿紅著綠的丫頭」。只有賈母才給了她一點溫暖,被「一把接入懷中」。賈母疼她,為的是她身世的可憐;而熙風等人跟她親熱,所為只是賈母。至於賈赦、賈政等,則都託故徽得見她。試與後文中寶釵進府相比,就可見黛玉處境之艱難了。
由此可見,黛玉在賈府中處於一個特殊而微妙的地位。一方而。由於賈母的疼愛,她得以與寶玉並肩,高出「迎探惜」之上;另一方面,她無親無友,無財無勢,為人所孤立。她特殊敏感之性格的形成,正是由她的處境所決定的。也正是因為此,方有了後文的一出出悲劇,有了這一冊「傷金悼玉的《紅樓夢》」。
林黛玉進賈府讀後感(三)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說,選入中學課本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是小說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的節選。我們可以對比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一窺紅樓夢的偉大成就。
丫環數量的對比
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帶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幼奶娘王嬤嬤,一個是十歲的小丫頭雪雁。而「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盥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來,迎春等人,每人至少有十二個僕人,是黛玉的六倍。王熙鳳出場時,是被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再從全書看,當時榮府上下大小主子有十四人(加惜春),總人口約有四百人,主子與僕人之比達到了1∶25.而從她們的家世看,賈林兩家都是世襲王公貴族。賈赦,時襲一等將軍;賈政,時任工部員外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蘭台寺大夫,欽點巡鹽御史,林如海父親以上曾四代襲過列侯。家世相當,門第相當,豪侈之氣則有天壤之別,賈府安能不敗?結局安能不慘?
人物描寫的對比
王熙鳳和眾人之比王熙鳳出場時,作者採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作手法,正當賈母說多配一料丸藥時,「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有曾迎接遠客!』」。而其它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在林黛玉看來,此人實在是放誕無禮。但這恰恰突出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劃出她性格中潑辣的一面。她深受賈母的寵信,除了賈寶玉,合府再無一人敢在賈母面前如此說笑。正因為萬千寵愛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無忌。
王熙鳳和賈氏三姐妹之比賈氏三姐妹出場時,只有輪廓描寫:「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而王熙鳳呢,「這個人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慶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一略一詳,一簡潔一鋪陳,一高貴一庸俗,寫出了賈氏三姐妹的神韻和高貴氣質,暗示了王熙鳳的貪婪及俗氣,側面反映出她內心世界的空虛。
王熙鳳和王夫人之比黛玉去拜見賈政時,「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到了吃飯時,「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一「攜」一「拉」,一親切一熱情,一穩重一猛浪。作者在這裡突現了王熙鳳的熱情,而這種熱情無非是一種表演,是以取悅賈母為最終目的的,體現了王熙鳳的精明和狡詐。
林黛玉和賈寶玉之比寶黛相見時,兩人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一個是寄人籬下,一個是混世魔王;一個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一個是率性而為,心直口快。所以儘管感覺相同,但一個只是深隱內心,另一個則是赤裸裸地表達出來。這樣的描寫,使環境和人物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林黛玉對賈寶玉認識之比林黛玉從王夫人口中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心想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結果一見之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何等眼熟到如此!心有靈犀,立即站到了賈寶玉一邊。成為背叛封建家長、背叛封建社會的堅定同盟者。欲揚先抑,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賈寶玉和封建學士之比文中說「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這在眾封建學士看來實在是荒唐之舉,所以西江月中批道: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湛肖無雙。寶玉無意於功名利祿,厭《四書》而喜《西廂》,避功名而趨閨房,自為封建家長所不容,也必遭封建統治者所唾棄,所以才會屢屢遭賈政責打。西江月似貶實裹,卻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統治階級叛逆者的光輝形象。
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窺賈府敗落的原因;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睹人物的風采,黛玉的細心謹慎、嬌弱風流,寶玉的似傻如狂、離經叛道,鳳姐的庸俗潑辣、張狂精明;通過對比,我們可一嘆曹雪芹的筆力,人物的出場,先後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不但筆法變化多姿,而且在眾多人物中可使描寫的重點突出。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加深對紅樓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