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米開朗琪羅讀後感

米開朗琪羅讀後感(一)

羅曼·羅蘭先生所著的巨人三傳之一《米開朗基羅傳》,是傅雷先生所譯。書中除了傳記原文以外,還附有米氏相關作品彩色插圖一百五十餘幅。讀罷此書,心中感慨萬千。

米開朗琪羅,一個傑出的雕塑家,而教皇于勒二世卻讓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延教堂畫頂部壁畫。可是,米開朗琪羅對壁畫技術一竅不通,但教皇卻不依不饒,堅持一定要他來做這件事情。他的敵人們甚至還近不及待的為他搭建了一個工作用的架台,還為他召來了幾個壁畫家來幫助他。米開朗琪羅為此苦惱不已,他一看到那個架台和那幫所謂的助手們,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把架台拆了重建一個,把壁畫家們都趕了回去,只留了幾個工人在身邊。

「如果 面對這樣的困難就畏縮不前的話,米開朗琪羅絕對稱不上什麼天才或者不朽的藝術家,面對困難,面對對手們的挑戰和侮辱,他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把原來的計畫擴大了,他不僅要畫教堂頂部的壁畫,還要畫四周的壁畫。」

米開朗琪羅他為何給自己找來這麼大的困難,他完全可以推脫掉的,但為什麼他沒有推掉?因為他那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不正是我們中學生所需要、所應具備的嗎?有些同學,一聽說有困難,便嚇的退了又退,更別說硬加給他別的困難了。有點困難與挫折,便被壓地再也不起。

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畏懼,樂觀接受的習慣。相信吧,陽光總在風雨後!

米開朗琪羅讀後感(二)

《米開朗琪羅傳》完成於1906年,由於《貝多芬傳》引起的強烈的社會反響,促使羅曼。羅蘭產生了寫一系列「英雄傳記」的計畫。

米開朗琪羅本身是一個矛盾的複合體,在許多人眼裡他稱不上「英雄」。他是雕塑和繪畫的天才,藝術上無與倫比,但意志上並非「英雄」,他軟弱、無力奮鬥,在他身上既有反抗性,又有順從妥協的一面但他的心靈是偉大,在羅曼。羅蘭看來,它具備「英雄氣息」的。米開朗琪羅似乎比貝多芬幸運,他出生於佛羅倫斯一個有聲望的家庭,從小就收到較好的文學和藝術教育,他無殘疾也不貧窮。但他精神上比貝多芬更痛苦。他無妻無兒,家庭沒有給他絲毫溫暖,家人只知道從他身上榨取錢財。而他的祖國有多災多難,他目睹外族入侵,人民受苦,自己的作品會與戰亂,共和主義理想破滅。他人身幾乎沒有自由,只能依附他並不願意依附的教皇,終身為教皇們忙碌,到了七十多歲還要爬上腳手架為教皇效勞。米開朗琪羅的本性是高傲的,為了維護尊嚴,他以前與教皇抗爭。但他思想中長期存在的家庭觀念和身為長子的職責感,使他再關鍵的時候又時常明哲保身,一次又一次的向權利屈服。他為一代又一代的教皇們超負荷的工作,無法擺脫教皇們的權利轄制,以至於無法完成自己計畫中的偉大作品,這是他性格的杯具,更是時代杯具。到了晚年,儘管他已成為文藝復興時代最後一位無與倫比的藝術大師,但他卻篤信上帝。未完成所謂的「神的使命」,他七十多歲高齡還理解了聖彼得大教堂總建築師的職務,而且分文不取。

儘管米開朗琪羅有許許多多的缺點,但他的藝術是偉大的,是傑出的藝術天才,在他的每一件藝術作品中,無一不顯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最偉大的人文主義精神。藝術是他的偶像,藝術也是他的生命,為了藝術的完美他能夠不斷的否定自己,他能夠經受無窮的磨難和挫折,在這一點上,米開朗琪羅無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讀後感(三)

《米開朗琪羅傳》主要寫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一生的傳奇經歷。

他一生忍受了巨大的病痛以及所有的刁難和盤剝。儘管他經歷了各種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仍在頑強地抗爭著。他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韌而果敢,那麼就必須會衝破一切束縛。他一生醉心於雕塑創作。他在生命的89個春秋中,給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表現了真善美的不朽傑作。如《大衛》、《悼念基督》等。最終成了巨人。

讀完以後,給我的啟示很多。他的這種精神--自強不息、永不滿足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學習。正因,他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狂熱、彼此猜忌、容不下任何自由思想的時代。而他卻是胸懷寬廣、豪放不羈的人。在重重打擊和百般刁難的環境下,他都能堅持下來,沒有消沉。不息地創作他的藝術。正如他說:「越使我痛苦的就越讓我喜愛。」節約用電的廣告語

而此刻的人們呢?住大房,開靚車,已經很幸福了。他們十分羨慕偉人的不朽的藝術作品,卻無法感受到偉人的艱苦。其實,艱苦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每個人都會遇到苦難與挫折。我們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的精神,鋪設走向成功的道路。無論失敗了多少次;無論有多艱苦,有多累;無論怎樣的困難。只要你發奮奮鬥,總會成功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