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000字讀後感(一)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00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00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後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著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和《毛主席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裡行間。《論語》裡最常見的辭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裡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斗」,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毛澤東說過:「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說:「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裡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1000字讀後感(二)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裡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論語1000字讀後感(三)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還是我國第一個系統闡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
《論語》一書是孔子學說的體現,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
其中幾則令我印象頗深。
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後,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高的人嘛!
多麼勤奮的人,多麼樂觀的人,多麼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為君子誰為君子?這值得我們學習。學後複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裡,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認為「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養仁德,就可以消除惡。的確,品德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決定著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會使一個人醜陋、惡毒,甚至會讓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仁德是很重要的。
《論語》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書,不僅僅是現在,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後,它都會激勵著人們不斷的積極進取,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