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高中讀後感例文

在古代,因為沒有現在科學的發達,所以人們把不能解釋的事情都歸為神這個虛幻的名詞。但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應該相信那些迷信,我們應該愛科學,從科學的角度去看我們的世界。

大家應該知道夜明珠吧。夜明珠是一種稀有的寶物,古稱「隨珠」、「懸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況下所說的夜明珠是指螢光石、夜光石。它是大地里的一些發光物質由最初的岩漿噴發,到後來的地質運動,集聚於礦石中而成,含有這些發光稀有元素的石頭,經過加工,就是人們所說的夜明珠,常有黃綠、淺藍、橙紅等顏色,把螢光石放到白色螢光燈下照一照,它就會發出美麗的螢光,這種發光性明顯的表現為晝弱夜強。

但我看的這篇報導,且與一般的夜明珠有所不同。

它講述了一個很愛搜藏水晶人,在一次巧合下,他等到了一塊很像水晶的石頭,但在切石頭時發現這石頭的硬度比水晶要軟,這時才發現這石頭不是水晶並且引起這是什麼石頭的好奇心。他一直研究著這塊石頭,直到一天晚上他在睡夢中被一絲亮光所驚醒,當時他就被驚嚇到了,好好的大半夜怎麼會有光呢?帶著這個疑問,他一下子全清醒了,望向光源原來是那塊他一直研究的石頭。他好奇的盯著這塊可疑的石頭,突然一個詞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難道是夜明珠」,他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切,於是他決定帶著這塊石頭做個檢查,好好看看這到底是塊怎樣的神奇石頭。

他忍著心痛,從這塊石頭上切下一小塊,帶去檢驗。在專家沒有看見樣品之前,他們就進行了一次猜測。有些專家懷疑是因為磷而是一塊普通的石頭髮了光,這種光也叫「冷光」。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故被稱為「冷光」。當專家那到樣品後做了檢查,並沒有發現磷,所以專家一下子否定了這個想法。之後專家又開始懷疑這塊石頭是螢石嗎?螢石,又稱氟石,是一種礦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鈣,含雜質較多,螢石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在紫外線或陰極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螢光。本來專家是確定了這個看法,但在無意之中將他掉進了水中,一下子這塊石頭的光更亮了,再用閃光燈照射,石頭的光更亮了。這個發現一下子讓專家驚訝不已,專家立刻再一次做了更細緻的分析,這才發現這石頭髮的光是磷光。當螢石含有一些稀土元素時,它就會發出磷光。也就是說,在離開紫外線或陰極射線照射後,螢石依舊能持續發光較長一段時間。這種能發磷光的螢石產量所占比例並不大。

終於這塊石頭的身世我們終於弄明白了,我們只是運用了一些科學手段就了解了它。如果這石頭出現在一些不相信科學人的手中又會是怎樣呢?

科學要發現人所未知的事實,並以此為依據,實事求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至於規律,則是指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繫。因此,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於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

我們應該去愛科學,理解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知識去了解我們的世界,學習我們所不知的世界。

高中讀後感例文(二)

讀完《蛙》,讀畢,內心震撼,小說中的一一幕幕情節仍清晰地浮現在眼前。莫言下筆可謂是竭盡血腥殘忍之能事,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變態與血腥,擅長用混亂的色彩進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觸目驚心。

在中國的傳統鄉間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著生殖繁衍的標誌,依據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標題:蛙。「蛙」與「娃」不僅音同,而且呱呱墜地的嬰兒與青蛙的聲音相同。九幕話劇《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補充和升華。書名是整部小說的主旨和濃縮。

莫言將背景鎖定在山東省高密東北鄉,採用一種第三者的視角去敘述那些驚心動魄且催人淚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複雜的鄉村醫生,她的人生歷程貫穿了整部小說。「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時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灣而惹上一身罵名;一面行醫一面嚴格執行國家的計畫生育政策,她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女人帶環,甚至是將身懷六七個月的女人逼上絕路。直至步入中年時她與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結婚,也表示了她對自己所作所為的深深懺悔。

在情節描寫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種殘酷無比的筆調淋漓盡致地描寫王仁美以及王膽的悲劇,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膽為代表的「傳宗接代」傳統思想與國家所制定的「計畫生育」目標形成了鮮明對比。描寫姑姑所應付那些違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為,在對自己侄媳婦王仁美以及王膽的行為上,為了讓他們現形而不擇手段,且不說顧及親人之間的感情,就連鄰里關係也破壞,在那一幕幕的追趕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畫面,不禁讓人毛骨悚然,透心涼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壓迫下被傷得體無完膚。所以莫言的文學作品多少讓我覺得少了溫情,似乎將他的寫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瘋癲來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這個矛盾人物在前後期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鐵面無私、果斷利索地一律將違反政策的人「趕盡殺絕」,與她後來老年時深深懺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潛移默化中,莫言闡釋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說除了姑姑外,還塑造了許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獅子曾也是計畫生育政策的擁護者和執行者,但是最後飽受無子之苦的煎熬,在內外壓力的形勢下,她選擇做了違抗者。還有,我最為喜歡的是「我」的前期王仁美,雖然她是悲劇收場,但是她是小說中做人做事最乾脆的人,嬉笑怒罵都很直率,不僅從她說話風格,最主要是做事體現出她的「真」,明知自己的姑姑是計畫生育的執行者,卻沒屈服當時的社會政策,儘管她的反抗沒有成功,還因此喪失了自己的性命。

在小說的結構上,莫言選擇的方式獨特,小說由四封長信和一個九幕話劇組成。每封信代表了不同的時代,是每一個時代的分水嶺。而且,通過以書信體的敘事方式使得該小說的空間更為廣闊,通過對杉谷義人先生的詳盡往事,莫言能自由地直抒胸臆的同時,也給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

讀畢全文,莫言通過《蛙》一針見血地剖析與批判人性與社會。雖然他是站在家鄉的背景寫故事,但是,卻讓我們能夠享受到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思考。

高中讀後感例文(三)

宇宙簡史讀後感

剛開始讀《宇宙簡史》的時候,我覺得那些語言太深奧太專業太生僻了,怎麼也看不懂,那文字中蘊含著宇宙獨特而神秘的魅力,是在細細品味後才領悟到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他生於1942年,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現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系教授,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他用畢生精力研究黑洞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提出黑洞發射輻射的預言,在科學界引起革命性的轟動。霍金因為患有嚴重的肌肉萎縮症,只能無助的坐在輪椅上,但他克服了殘疾的障礙,讓思想遨遊到無限的時空,揭開宇宙之謎,霍金既是殘疾天才的典型,也是當代的大眾文化偶像。他,是輪椅上的攀登者!

《宇宙簡史》用迷人的表達方式討論了宇宙的歷史和將來、時間和時空的本性、黑洞等令人敬畏的主題,霍金用敏銳的直覺和堅定的推理直接挑戰了已被廣泛認同的傳統量子學、大爆炸理論、甚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探尋時間和空間核心可望而不可及的秘密這一未竟之業中,它將引導世界各地喜歡仰望星空的人探尋宇宙的秘密。

他認為的宇宙是一個或在膨脹或在收縮的空間,而且他還相信,宇宙是在一次爆炸中誕生出來的。而宇宙的原型是什麼呢?在書中我找到了答案,宇宙原來只是一個星球,但它的密度非常高,光亮很大,終於在某一天,它突然爆炸了,這就形成了宇宙,雖然這只是假想之一,但這卻是比較廣泛的一種說法。

黑洞中的信息喪失如何降低我們預言未來的能力。如果信息在黑洞中喪失,情況就並非如此,任何事情都可能已經發生過。預言將來的能力也被削減了。我們能夠確定地預言粒子具有相反的自旋,但是如果一個粒子落進黑洞,就不能對餘下的粒子作確定的預言,這意味著在黑洞外不能確定預言任何測量,作出確定預言的能力被減低至半。那麼關於預言將來的能力呢?現在看來它至少在三個層次上受到限制。第一,是動力學系統的混沌行為,使得拉普拉斯意義上的決定性在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第二,在量子力學中狀態是由波函式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使得經典意義上的決定性被減半。第三,不平凡的時空拓撲,使波函式被密度矩陣所取代,就在這裡引進了熱力學意義上的隨機性。()

我們每天都會遙望星空,天上一顆顆璀璨的星星,我們所生活的家園——地球就是廣袤無垠的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心中難道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什麼是宇宙?宇宙有多久的歷史呢?宇宙是怎樣產生的?還有與我們同處一個宇宙的鄰居,那些肉眼看不見的物質,他們又是什麼呢?

宇宙所帶給人們無限的誘惑力,它等著我們去探索,去挖掘更多更多宇宙的謎底!霍金輪椅上的著作《宇宙簡史》所不能解釋的宇宙的謎語就等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揭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