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正如書名,是魯迅 在那個黑暗的時代為了民族為了人民,發出的最深沉的吶喊疾呼。
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其中《狂人日記》是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人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 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銳,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明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作品通過寡婦單四嫂痛失獨子的描寫,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吃人的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寫作風格顯示出他對黑暗社會的憤恨。精煉而寫實的藝術顯示了作者寫作手法的純熟。洗鍊而樸實的筆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鎮風俗畫,而人物的刻畫與對話的描寫,更難有一字更改,實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警策深邃。全文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頌下層勞動人民崇高品質的同時,還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現出真誠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新思想。在五四運動時期能有如此認識是很不尋常的,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本篇的寫作特點,一是運用對比手法,將車夫和「我」
對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進行對照,顯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車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當,關心別人的高大形象。這種對比的妙處在於以間接而含蓄的筆墨突出勞動者的樸實無私。在表現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寫畫,又近於當代的「小小說」,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長;情節真實可信,成為現代小說中傳頌最廣的名篇之一。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 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說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
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蘊極為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群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說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說的全篇籠罩著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 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還有許許多多令人深思的文章,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判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魯迅作品讀後感2000字(二)
魯迅先生為構建新型的國民思想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一樣做了一個徹底的堅定革命戰士。我們卻自陷在物慾橫流的漩渦中不能自拔,這是多麼悲哀的事!痛心疾首之餘,仍然不想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是我一生的追求,為了人生的幸福,必須像魯迅先生一樣做「韌」的努力和奮鬥。周圍的人們還會沉迷在現有的唯利是圖的圈子裡用異樣的眼神看人,但在我的好友中已經有人覺醒,趁著黎明前黑暗的掩護悄悄地向著光明的方向輕裝前進了。我要抓緊時間學習,去追趕前面奔跑的人們——像魯迅一樣,做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當代中國社會需要魯迅這樣清醒的鬥士,人們的精神需要魯迅這樣的文化先鋒。當代青年作為文化傳承者,應該把解讀魯迅作為一生的文化使命,讓魯迅精神在更加廣闊的時空範圍內影響中國、中國人,重塑中華民族之魂。
青年一直是魯迅所關心的對象,他一生以「立人」為己任,認為青年是中國未來的希望。在《熱風》中有這樣一段深情的話:「願中國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會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明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亮人類,連我也在內。」[7]這段話中包含著作者對於中國青年和社會的無盡期望。
但由於歷史的變遷,時代環境的變化,使當代青年對於魯迅其人、其精神在體認上存在著一種隔膜。絕大部分青年只知道魯迅是中國現代以來最偉大的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以作品作為投槍、匕首,與封建社會黑暗做鬥爭,然而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社會主義新時期,魯迅的作品已經喪失了它的價值與意義。另外,魯迅先生一生執著於中國的啟蒙,要打破鐵屋子的黑暗,然而自身卻難以擺脫因懷疑一切而帶來的「鬼氣」,這使他成為中國最憂憤的靈魂之一。如此複雜而痛苦的靈魂使很多當代青年不忍去觸碰,擔心在拷問自身靈魂的過程中,不堪心靈的重負,以魯迅的方式來思考社會人生,會讓自己活得很累,因而不敢直面自己的內心。又因為魯迅文本自身的艱深,使得在快餐消費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很難擺脫浮躁,認真地肯噬文本當中的深刻。
那麼如何打破隔膜,消除啟蒙者與啟蒙的對象之間越來越遠的距離呢?這些任務自然落在當代青年,特別是那些愛思考,想認識社會人生的青年身上。其實,當代青年與魯迅溝通,接受魯迅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我們與魯迅一樣,處於一個歷史、社會、文化的轉型期:面對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在困難的歧路面前,我們自然會產生與魯迅類似的探索與思考。在轉型時期,選擇屬於民族的,社會的道路。此外,在更加合理的現代教育制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接受了多元化的思想。不會再把魯迅當作一個神、或者偶像來崇拜,也不會輕率的、偏激的去否定他,而是以更科學的態度去分析理解,與魯迅進行平等、獨立的對話,從而在內心中接近真實的魯迅。
首先,藉助媒體,廣泛展開魯迅的研討與宣傳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成為第四種力量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開放的時代條件下,也應當讓魯迅不斷地走入公共的話語地帶,使廣大客群接受平民化的魯迅,不再僅僅作為學者們的私有物。比如王曉明的《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就是從魯迅作為普通人的視角出發,分析這個憂患的靈魂的形成過程,從而得到了很多「年輕讀者的激賞」。同時以魯迅生平為藍本的影視劇創作,同樣激起了人們想要全方位了解魯迅的求知慾望。可以說藉助媒體的力量是使魯迅走出象牙塔,進而平民化的有效渠道之一。
其次,讀原著,回到魯迅那裡去。魯迅本體意義的存在主要依賴於他留下來的全部文本,讀《魯迅全集》是理解魯迅智慧與哲學的全部基礎,是獲得個人體驗的全部出發點。但是閱讀經驗告訴我們:魯迅作品本身是十分艱深的,白話文初創時期語言的生澀,造成語法以及文字閱讀上的陌生。另一面,從中學時代便開始的魯迅作品的學習,並不是在主體閱讀基礎上形成的個性化體認,而是教師主觀式的灌輸,甚至是左的思想的影響。這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青年對於魯迅作品的接受和理解,心理產生了敬畏而非親近之感。消除這種畏懼和隔膜的關鍵是克服青年與魯迅的心理障礙,激發青年人積極主動地閱讀魯迅作品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或者自身閱讀相關的書籍,從而獲得個人對於先生的看法,形成自己的魯迅觀。
再次,進行文本細讀,並將這種閱讀作為一生的使命。魯迅的每個思想命題都有它的現實針對性,並且是在思想文化鬥爭的具體實踐中展開的。進行細讀的前提,是要對魯迅思想形成、發展、轉變的背景有所了解。在歷史中解讀魯迅,不斷回到歷史的原點。並結合自己日漸豐富的經驗和閱歷搭建和先生對話的平台。此外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還要注意對於作者的觀點,論述內容的總結,以筆記的形式摘錄文章當中表明作者意圖的話,並對一些名言名句進行必要的記憶。只有在細讀的基礎上魯迅才能徑直地走入青年的心靈深處,使青年領略到他作品的風采,人格的魅力,並自覺地把魯迅精神作為自己一生當中重要的資源。
任何文本的意義都是恆變的,因而對於全集的閱讀隨著時間經歷的變化,也要成為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當代青年正處於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隨著社會經歷,人生體驗地不斷加深,觀察事物的角度也要不斷變化。所以應該把這種閱讀當作一生的任務來看待,在成長與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去體會魯迅思想的豐富內涵,感受偉大的人格魅力。
閱讀魯迅作品,研究魯迅精神不僅僅從魯迅這一個人的角度出發,更要把魯迅作為一個文化系統來看待,從閱讀的實踐當中不斷發現它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因而當代青年更應該把解讀魯迅看成自己的文化使命,讓魯迅精神成為人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現狀,青年人要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撥開現實的黑與白,從多個方面去理解,思考當代的魯迅,克服對於魯迅作品理解的偏頗,不斷地深入理解魯迅其人,其思想,其當代價值,作為自己認知世界的財富。同時,把魯迅精神作為自身人格重塑的力量,面對各種歧路和文化危機保持個人的追求,自覺的承擔青年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東西是屬於歷史的,但是他的意義與價值不僅屬於當代,同時也關照著未來。他的作品和精神將伴隨當代青年一路前行,青年也有把這種寶貴的財富一直綿延下去的重要使命,讓魯迅的作品隨著時代常讀常新。
魯迅作品讀後感2000字(三)
在我的心目中,魯迅一直是一位智者,也一直是一位勇士。他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靈魂。
翻開魯迅的書,他的文章給人的感覺非常冷峻嚴肅。我想,正是當時中國的現狀將這種情感投射到了他的文章中。蔽空陰雲使得富有社會責任感的魯迅註定不能脫離現實、沉浸於唯美的風花雪月中。每一份魯迅生平上都清清楚楚地標著「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我以為,魯迅首先是一個思想家,然後是一個革命家,文學家倒是其次。正是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才會《彷徨》在滿目瘡痍的神州,任整箇中國的苦難如此深切地滲透到他的心中;正是因為他是一個革命家,他才會在寂寥的曠野中《吶喊》,使賓士的猛士不憚於前驅;正是因為他是一個文學家,他才會在時間的荒原上《朝花夕拾》,讓往昔的影像慰藉掙扎在苦痛中的心魂。魯迅先生最大的特質,是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胸懷。看到受苦受難而永無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難而無長進,故有其「怒」。
每當讀這些小說,舊時社會的影像就歷歷在目。孔乙己,一個本該最清高的知識分子,卻淪落到偷書度日的悽慘境地,最終饑寒交迫而死;阿Q,一個平凡的中國人,在窘迫的現實面前變得油滑、錯亂,以精神勝利法聊以自慰,最終莫名其妙丟了性命;華老栓,深信著血饅頭治病救命的封建迷信,最終還是眼睜睜兒子的生命消逝……饅頭是吃的東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鮮血的饅頭就成了藥了嗎?現在看來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可是在那個時候,辛亥革命時,雖然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還是沒有解放。夏瑜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他代表的是廣大民眾的利益,而大眾卻不支持他。他講革命道理,人們「感到氣憤」;他挨牢頭打,人們幸災樂禍;他說阿義「可憐」,人們說他「瘋了」,他被殺害,人們「潮水」般地去看熱鬧。本是一家人哪!流血的不知道為誰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誰的血。以互不關心為始,以同歸為盡為終。魯迅先生通過夏瑜這一角色,表達出同情、讚美,也表達出當時民眾的落後愚昧,統治者的兇狠殘忍。同時也一語雙關地道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沒有獲得民眾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節墳頭出現的花環,說明革命者仍然在懷念他,革命火種還沒有??——也不會被撲滅。它在黑暗中給人以希望。飛到墳頭,是一個封建迷信者的悲哀!()
《孔乙己》、《阿Q》、《藥》等描寫民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為愚昧的民眾奮鬥而犧牲了,愚昧的民眾並不知道這犧牲的是為誰,卻還要因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民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魯迅先生用他的一支筆,將當時整個社會濃縮到簡短的文字中,字裡行間都射出殘酷的社會現實!發人深省。一幕幕,讓我感觸良多。正如魯迅所說:當時的社會就像一個大鐵籠子,外面有火慢慢灼熱鐵籠,而籠中的人兀自沉睡不醒。而魯迅的文章,不是清風不是明月,相反,是匕首,是投槍!他以自己的赤子之心為磨刀石,磨礪出寒光逼人的刃,刺進敵人的胸膛!鮮血流淌,只為了喚醒一個民族沉睡千年的靈魂。
我很慶幸,中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當紅旗飄揚過滿目瘡痍的土地時,沉睡百年的雄獅走向了復甦。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站起來了!不僅從百年恥辱中站起來了,還昂首闊步,走向屬於自己的輝煌!魯迅先生泉下有知,當然也會歡欣。因為魯迅先生寫小說不是僅僅為了展示苦難,而是在期盼著中華民族的覺醒與復興。1949年10月1日的一聲號響,五星紅旗的光彩,讓所有中國人為之驕傲自豪,為之熱淚盈眶。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我們的社會經歷了如魯迅筆下的那些黑暗,正處於一個嶄新的時代,向著無比光明的未來前進。有句話說得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魯迅先生的文字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民族過去所遭受的苦難是多麼深重,而我們民族的復甦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帶領我們走向新時代的黨功不可沒。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人,應該將此化為前進的動力,在工作中實踐黨的理論,更好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