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年前我便認識了小小。
那時,我陪弟弟在人才交流中心求職,剛好碰到她。他們是同學,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醜。」人矮,皮膚黃,國字臉塌鼻樑,一張口說話滿嘴的四環素牙,這個學機械的鄉下女孩。拿著簡歷站在那兒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看來又碰了壁。
後來我再也沒見過她,偶爾想起來也只是感慨,一個出身寒微,不美又沒有多少才氣的女孩,過幾年可能會隨便找個人嫁掉。
因為那次被她的落寞打動,我常向弟弟打探小小的近況,知道她一直很努力,專升本了。過兩年,聽說留校當了輔導員,又聽說考上研究生了……
直到去年,意外在一次活動中見到小小,如果不是她對我自報姓名,我根本認不出來是她,小巧的個子,身材突兀有致,十公分的高跟鞋踩得進退自如,妝容精緻,當然,五官還是很普通,但舉手投足間光芒四射。
我們聊了很久,我掩飾不住對她蛻變的驚奇。她大方地告訴我,最初找工作碰壁,真想找個人嫁了,但當時能接手自己的人並不優秀。
咬咬牙,想起那句「人醜就要多讀書」的名言。
她不吭聲,慢慢堅持,忍受寂寞,看到很多同齡人因為年輕美麗享受著青春,而自已卻夜夜一書一燈,很痛苦卻也咬牙默默忍受,知道自己選擇了一條最笨拙卻最踏實的路。
研究生畢業後,她留在大學任教,28歲那年嫁給了大她一歲的同校老師。
比起那些天生麗質的女孩,她幾乎一無所有,沒有背景、學歷、顏值,只有不曾停下的腳步。
在這個看臉的社會,她過努力改變了命運。
02
最近很多人的印象停留在《朗誦者》第三期里那個溫暖感性的徐靜蕾身上。
我卻更喜歡《圓桌會》裡,她的不徐不迎,獨立自信的模樣。
許多美艷的女明星除了緋聞和保養,基本沒什麼可說的,而徐靜蕾卻因為才氣一直活得招搖又淡定。
除了一手拎得出的好字,她主編過《開啦》電子雜誌,當過部落格女王,戲演夠了又做了導演。每一樣都做到極致,半生在很多角色中自如轉換。雖然活得越來越透徹的她,並不在乎那所謂的名氣。
38歲以前,她很拼。
38歲以後,離開娛樂圈,給自己放了兩年假,去紐約讀書充電。邁入40歲以後,她更加不急不忙——吹玻璃杯做陶藝,手工裁縫做包做衣,抽空還完成了新作品的拍攝。
她活得炫目。自由,隨性,看起來積極向上,又從容豁達。
因為,她有炫目的資本。
就像她說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但我還是建議先積累,讓自已達到那個可自由的度。」
而她所謂的積累,就是我們所說的努力。
誰都想在未來活成她的樣子,卻不知除了運氣,她的底氣都來自於努力。
03
蛻變,往往是要以時間作為交換。
這句話用在小谷身上也很合適。
兩年前她懷揣一張三流院校的畢業證求職無門,小城絕望了,跑到省城,最後為了不挨餓留在一家酒店做前台。
和幾個好看的女孩每天站在那兒對著客人笑啊笑。
有一天客人對她揩油,忽然笑不出來了,她想結束那有點混蛋的人生,這個想法讓她鬥志昂揚。
晚上在出租屋整理在校時發表過的東東,內心有了底氣。
她辭了職,每天在地下室,用電飯鍋將白飯和菜混在一起,這是一天的飯。然後戴著耳塞打開那台淘來的二手電腦,敲啊敲。
雖然退稿退到想吐,仍是涎著臉向編輯索要欄目要求,細細研究。
在寫了無數廢稿後,有一篇終於變成鉛字。那天她理直氣壯地請自己吃了一盤小龍蝦,因為天天白飯混菜已吃到反胃。
上帝只要打開一扇窗,就不會再關上了。
她的稿子越發越多,又超有耐心,有時版面缺稿找她,臨時抓她寫一夜也樂意。漸漸籠絡了很多編輯,他們都知道有個小姑娘文筆好,脾氣耐,要的稿子從不拖欠,不怕改。
慢慢來了約稿,開了專欄,有了養活自己的底氣。
後來有出版社找來。
新書發布會上,她說,站在台上的自己感覺像個發光體。
誰都渴望有光芒加身的時刻啊!
只是鑽石發光以前全是原石,要經過切割、起瓣、拋光,磨啊磨才能成型,其實磨的過程就已距萬眾矚目的時刻不遠了!
04
很多美女們自恃天生麗質,放棄努力與夢想,一生甘於讓美貌隨著時光流逝。也有些因為相貌平庸一切居於劣勢的女人,每天灌輸自己:「提升了自已又怎樣?還不是被男人挑來選去?趕緊找個男人嫁了,不管好壞,從此有人接盤了。」
聰明的女人,卻知道才華與能力才能確保一生無虞。
她們隨著眼界與情商的提升,每天防曬補水,睡前倒立半小時瘦腿,努力提高顏值。然後全身心投進學業或工作,風雨無阻,年華無欺,活生生地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因為她們知道,美麗或許能錦上添花,底氣才能讓美持久、炫目,且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