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齊桓晉文之事讀後感

齊桓晉文之事讀後感(一)

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宣王問「桓文之事」的目的在於和孟子探討稱霸天下的辦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會使話題與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說服齊王的意圖便絕難實現了。所以,他巧妙地迴避了這個問題,用「臣未之聞也」這樣的話推掉了。這不是有意說謊,而是採用了避實就虛的戰術,他在設法給自己將要講的內容鋪設道路——後文便用「無以,則王乎」的問題,抓住齊宣王的關注點,化被動為主動,引導著齊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國了。

詩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齊宣王說這是「夫子之謂也」,「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看來齊宣王對孟子比較信服了,那麼,孟子是怎麼達到這種效果的?

孟子知道,齊宣王看似饒有興趣地問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沒有「保民」的行動甚至想法。但是,孟子為了能使談話進行下去,達到自己的遊說目的,便利用齊宣王「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說法來大做文章,說這種「不忍之心」也就是仁愛的表現,這無疑是給齊宣王歌-功-頌-德,於是輕易地博得了對方的歡心,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齊宣王本來因為事情並不光彩還在自嘲,經孟子這樣一解釋,當然不由得連連對他稱讚,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孟子精心勸導齊宣王「推恩」於民,「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廣,所謂「推恩」就是推廣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論述,「推恩」的基礎是國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國君的「仁心」為起點,使其發揚、推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這兩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遠,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終目的是團結自己的民眾,進而「王天下」。

孟子政治理論裡面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的呢? 孟子描繪了一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道德高尚,既恬靜又和-諧,帶有浪漫色彩的小農經濟社會。首先這個社會的核心人物——國君有仁愛之心,且能「推恩」於百姓;其次,國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來,天下「疾其君者」欲歸附於之;再次,國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恆產,足溫飽,知孝悌,懂禮節,不僅自己的家中安樂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滿愛心,整個社會不再有受難之人。總之,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齊桓晉文之事》篇承載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種民本思想意識的體現,是對百姓的現實關懷。當今社會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響,比如加強物質文明建設、減輕農民負擔、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提高人口素質,甚至包括反對戰爭、保護生態環境等。

齊桓晉文之事讀後感(二)

本文是孟子向齊宣王宣揚自己的王道理論,是其民本思想的具體體現。開始,齊宣王 向他打聽齊桓、晉文之事,實際上就是想得到「稱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話題引到「王道」上來,鮮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觀點。然後就圍繞著這個論點,引類譬喻,例舉事實,最後得出結論:只有行仁政,才能服天下。否則,就會事與願違,「緣木而求魚」。

同時,孟子提出了具體的辦法,就是使人民有「恆產」,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安居樂業。要使百姓「不飢不寒」。這表明孟子講的仁政有著經國利民的實在內容。在藝術特點上,善於辯論是《孟子》的一大特色。《孟子》的辯論嫻熟地運用了邏輯推理(如類比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巧妙地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之中,從而使對方心悅誠服。

善於運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是孟子散文的又一大特色,他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去說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本文「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術而求魚」,生動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去達到「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目的是絕不可能的。孟子散文的另一個特點,是大量使用排比、疊句等修辭手法,使其文形成氣勢磅礴、暢達雄辯的風格。這一風格的形成也與其個人的人格修養有密切的關係,如他自己所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在語言上,孟子散文明白曉暢,簡潔凝練,不事辭藻,對後世文章語言影響很大。

齊桓晉文之事讀後感(三)

《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齊國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記錄。它較為系統地闡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張,充分表現出孟子文章的曲折盡情、氣盛言和的特色,洋溢著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美。而這沉雄豪宕的氣勢,又得力於文章論證過程中富於的邏輯力量。

孟子早知道齊宣王素有圖霸之大欲,而無行王政之志向。因此,當齊宣王一提出「德何如則可以王矣?」的發問,就直截了當地擺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觀點,然後從「王道可為」和「王道何為」兩個方面展開了一系列的邏輯推理,充分顯示了作者高超、嚴密的論證技巧。

首先,作者從「王道可為」入手,用以羊易牛的故事,推演出齊宣王有「不忍」之心。雖然齊宣王的所謂「不忍」,僅僅限於禽獸,僅僅限於「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孟子還是先予以了肯定,藉此說明齊宣王有行仁政的條件。緊接著孟子引譬取喻,以「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引出「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委婉而直率地指出了齊宣王「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的錯誤。從而推出了第一個分論點:「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既而,再次引譬取喻,論說「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區別。「挾太山以超北海」謂之「不能」;而不願「為長者折枝」是「不為」。進而又引征經典:「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分析「推恩」的意義:「足以保四海」。同時,指出「不推恩」的惡果:「無以保妻子」。這樣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層層進逼,漸次張開論證的邏輯之網。

其次,作者又以選言推理,逼出齊宣王的「大欲」:或「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或「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在否定了這些選言肢後,也就理所當然地肯定了後一個選言肢:「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然後,作者又設喻類比,提出了第二個分論點:「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同時進一層指出,齊宣王如一意孤行,「盡心力而為之,必有後災」,這就徹底打破了齊宣王霸道的幻想。在此基礎上,()作者又以一組假言判斷:「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 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推出「發政施仁」,天下無敵的光輝前景。假言判斷的真實性不決定於判斷中所說的事實是否存在,而決定於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聯繫。這裡的因果聯繫作者已在前面作了較為充分的論證,所以它就有了很強的說服力,也促使齊宣王心動:「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至此,作者充分抓住有利的戰機,再從「王道何為」一方進行論述,提出「制民之產」的仁政主張,並且具體闡述了如何「養民」和「教民」。作者先言其制,後譽其利,王道之美,溢於言表。無論是「養民」,還是「教民」,其最終目的還是在於「保民」。如此又回扣了前文,極巧妙地完成了對全文中心觀點的論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