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紀讀後感(一)
看《高祖本紀》時有一處令我印象深刻,當陳勝吳廣起義的風波席捲到沛縣時,蕭何曹參都因為怕起義失敗,秦軍會殺害自己的家庭,而並沒有自告奮勇去領導大家,這是劉邦卻站了出來,並且和沛縣的諸多百姓闡明局勢,號召他們共同殺了沛縣的官吏起來謀反,從此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投奔他,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股勢力。
蕭何曹參都是很有才華的人,但是由於關鍵時刻的畏畏縮縮,所以沒有做到劉邦那個地步。但是分析當時的局勢,他們的這種做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動盪的局面下,誰也不能預測起義是否會取得勝利。沛縣的父老鄉親們面臨起義被秦軍鎮壓,不起義被陳勝吳廣的軍隊攻擊的危險,估計蕭何和曹參也不是沒有想過要當首領,但是考慮到自己家人的安全問題,於是就順水推舟的推給了劉邦。劉邦也不是沒有家屬,並且以多年後劉邦與呂后對於丞相人選的討論中可以看到劉邦不是一般的聰明,所以說他肯定不是沒有想到同樣的問題,他估計有兩種想法,一種像其他人一樣不確定,但是他毅然選擇了自己的前途,另外一種就是他對自己具有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終究會會成為不平凡的人,相信自己一定會帶領大家走出水深火熱。其實這樣的一種主動與自信,正是我們生活中好多人所缺少的一種精神品質。
劉邦當初與一群人在夜晚行走,有人向他報告說有一條大蛇擋住了,當別人都建議繞道而走的時候,劉邦卻說「壯士只有向前而已,有什麼可怕的?」,之後斬殺了白蛇。劉邦絕對不是魯莽之人,如果沒有充分的自信,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他斬殺白蛇,讓周圍人對他刮目相看,對他更加信服。
後來在劉邦帶兵打仗的過程中,智者酈食其去為劉邦獻計獻策。他說:領兵的將軍們,經過此地的有很多。我看只有沛公是一位大人物,有仁厚長者的氣度。這裡他所表達的沛公應該具有兩種他所看重的品質,一種是寬厚大義得民心,另外一種我想就是沛公具有充足的自信而散發出來的一種氣質,既不是簡單而魯莽的用事,也不是關鍵時刻的畏畏縮縮,即使是遭遇失敗也會依然向前,這也許就是眾多有才華的人,張良,蕭何,韓信,曹參,陳平,周勃,臣服於他的足下,甘願聽他指揮而少有謀反之心的原因吧。
一個領導者,重要的不在於他自身具有多少特長和才華,而在於自身散發出一種氣質,能把這些有才華的人糾集起來,(或許這就是老大說我的領袖氣質吧)。自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以前和我關係最好的老師在上高中之前對我說「其實你各個方面做的都不錯,只是缺一點自信」,我當時並沒有很在意。今天讀完,一邊思考一邊意識到,如果想成為一個領導者連自己都對自己的想法沒有充分的自信,連第一個提出來的勇氣都沒有,底氣都不足,還怎麼讓別人對你的想法充滿信心?具有信心,身上就會像劉邦一樣散發出領袖的氣質。所以嘛,實現自己的夢想,首先得先從培養自信心開始。
這就是《高祖本紀》帶給我的思考。
高祖本紀讀後感(二)
本學期參加了司保鋒老師的《史記導讀》小司同學的講課果然不同一般,頗有大學教授的風範,可講得生動有趣,甚至有時候講到精彩處自己也忍不住笑起來,課上的內容很豐富,吸引了很多同學。(雖然睡覺的人比較多)
都說劉邦出身低微,性格油滑,也看不出有什麼雄才大略,那麼他是憑藉著什麼來率領一班豪傑推翻暴秦,打敗大英雄項羽並建立大漢帝國的呢?
司馬遷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劉邦做皇帝的根據。首先是君命天授。二是善於用人。三是撫百姓。
劉邦有識人的能力,知道哪些是人傑,哪些是庸才,然後才能量才而用,《史記》曰:「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這也應算是一項重要的領導才能。項羽就不行,不能識人,所以陳平和韓信之類就全部跑掉了。
劉邦用人不疑,並且「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讓人有盼頭,所以能夠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另外又能把握兵權和人事權以防止喧賓奪主,不致失去對人才的控制,像韓信所言:「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就是這個道理。
劉邦能屈能伸,果敢能決。按李宗吾的話說就是「面厚心黑」。
劉邦有急智。在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時,韓信不但不及時救援,反而趁機要封,「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量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經張良、陳平暗示後,「漢王也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征其兵擊楚。」,在與項羽對決時,劉邦曾被伏弩射中,「漢王傷胸,乃捫足曰:『虜中吾指!」以定軍心。在鴻門宴前夜項伯來通風報信的時候,劉邦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急忙套近乎,「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在關鍵時候逃過一劫。很多事例都表現了劉邦的急智,按現在的話說叫「危機處理能力」,這也是一項重要能力。如果反映遲鈍,朝三晚五,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劉邦只怕小命都難保,更不用說王霸大業了。
社會並不缺有才幹的人,像項羽、韓信、張良、陳平等,但卻缺少能將他們的才幹合理組織和發揮出來的人,而劉邦恰好具有這一長處,因此他成功了。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成功是性格上的成功。
高祖本紀讀後感(三)
《史記·高祖本紀》既沒有把漢高祖作為一個南征北戰,一統天下,「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英雄來歌頌,也沒有從一國之主榮歸故里的角度純客觀地描述那種熱烈壯觀的場景,而是通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農民,勾勒了成為天子過程的一幅幅畫面。
高祖從出生的那時刻,文中就開端就預示著天子的降生,「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文中描寫龍與母親劉母融合。無論是不是真實的,都能證明他不是一般人。或許是後人對他的尊敬對他的敬仰而神話了。但是從高祖後續的事例都能證明這不是主要的。
正因為他是來之民間,得知民心,得知民意。正因為他是「小流氓」卻有了野心,有了影響力。所以他有了最基層的基礎,也有了最浩遠的抱負。
正是應為他是平民出生,正因為他流氓童年的生活,正因為他的無所事事。讓他明白了這個國家,讓他從社會的底層與社會高層的關係。讓他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也使得他有了偉大的志向。
成就的前期條件高祖都具有後開始了他的大業。用張良計,派說客利誘的「破之」。巧設疑兵,施仁愛,收買人心的「因大破之」。乘勝追擊,取得完勝的「遂破之」。善於用人用計,收買人心都使得劉邦節節交戰的勝利。不殺秦王子嬰,封存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與秦父老約法三章,對百姓秋毫無犯。這些措施無疑起到了安撫民心的重要作用,從「秦人喜」「 秦人大喜」「人又益喜」便可見一斑,這也為日後劉邦稱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反面來講,項羽的作為,「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黔布等攻破函谷關……項羽遂西,屠燒秦鹹陽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紀》) 不善於克制自己,不分析不考察形勢(苦秦久矣,人心思定),自恃勇武,兇殘暴虐。不但不善於籠絡人心,而且常常把別人推到自己的敵對面去 。劉邦從這面相對比都能看出他民間的基礎作用,他知民心。「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止,還軍霸上。召諸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曰,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高祖本紀》) 善於包裝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解民困於水火之中的形象,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克制自己的欲望 ,善於籠絡人心。當然社會的反應卻是剛剛相反,「唯恐沛公不為秦王」與「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這些都能反應民眾基礎的重要性。
鴻門謝罪,項羽入關,稱霸分封,決策東進,追擊項羽,決勝垓下。後世一系列的戰爭都越發明白了劉邦成功的原因,對盟友下屬,劉邦「與天下同利」,而項羽「妒賢嫉能」,不與人共享利益;對人才,劉邦知人善用,虛懷若谷,項羽則不能善用,剛愎自用。
劉邦出生於平民,能屈能伸不拘小節,處事圓滑果斷,善於用人用計,沒有大的勇氣卻有才能,為人心狠手辣,志向遠大,冷靜沉著。
項羽出生於貴族,寧折不彎,優柔寡斷,有勇無謀,兒女情長都成為他成不了大事。氣量狹窄,狂暴浮躁都能使得他失去很多,重要的是沒有民眾的基礎。
在定都之後,他們的舉動也能看出才能的趨向,「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高祖本紀》)劉邦衣錦還鄉的自得,創業艱難的慨嘆,希望求得人才安邦定國的感慨。重視人才,視角高遠,不因勝利而失去清醒。項羽卻縱橫一世卻連一美人一名馬都無法保全的傷感、不解、不平與怨憤。眼中只有自己,卻又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不正視自身的弱點,即便是處於英雄末路的情形之下也是如此。
劉邦成功的路線成為後世的典範,「自古以來,皇帝需要是民眾的支持才能長久。」而漢高祖的成功也正是如此。就如後世的朱元璋,毛澤東。都是從民眾開始抓。
總的來說都說劉邦出身低微,性()格油滑,也看不出有什麼雄才大略,那麼他是憑藉著什麼來率領一班豪傑推翻暴秦,打敗大英雄項羽並建立大漢帝國的呢?
社會並不缺有才幹的人,像項羽、韓信、張良、陳平等,但卻缺少能將他們的才幹合理組織和發揮出來的人。以及需要能組織上層與下層的關係才能成功,而歷來的人士往往不能組織的卻是下層民眾。都值得我們現在人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