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林清玄閒情讀後感

林清玄閒情讀後感(一)

這本閒情卷時,就深深的被它裡面豐富充實的內容給深深吸引了,我看完後閉上眼睛冥想著。我就記起了編者小的時候在鄉下最喜歡赤足踏水,夏午長晝,常常一個人溯溪而上,到深山幽谷中玩耍。有一次趟到激流處,雙足立在明澈見底的溪流里享受清涼,忽然發現一條小魚,從下游奮力上溯,頂水游到我的腳邊,竟不再前行,只微微擺動如雲如霓的紅色尾鰭,穩穩的停留在激流中。

那時陽光璀璨,激流吐珠,小魚猶如一飛鳥,令懸浮在河底卵石與水面波紋之間。那份安閒自如,獨享天地的情味,令我當時不太懂世故的少年之心都為之一動。事過幾十載,一想到這幅魚兒休憩於激流的情景,總不免有幾分感悟和嘆謂。人生的閒,其實只能是這種動而不動,不動而動的閒。這種活躍充實的閒,才是人們常說的那種心閒吧。其實我在沒深入研究由蘆邀月編選的閒情卷這本書之前,我總是以為人生境界就是要不斷奔波,不斷奔走於自己的前途,但其實這樣子自己真的會很累,不僅是身體累,更重要的是心累了。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在匆匆忙忙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擠出時間來做回自己的做回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自己,做一個看似忙而心閒的人。

在這本書無論是朱自清那膾炙人口的荷塘月色,還是林清玄的家家有明月清風,三毛的雲在青山月在天等文章都是那樣的深入人心,我是以個唯美主義者,我喜歡欣賞美文,尤其是那種可以讓我煩躁的心閒下來的。 我很喜歡施蟄存的雨的滋味這篇文章,無論是春雨,夏雨,秋雨或閒的者是冬雨。每個季節的雨都各具特色埃不論是蒙蒙的微雨,潺潺的淫雨或滂湃的驟雨,也安閒恬靜的如在雲淡風輕的春日與天高月白的秋葉一般,那你的人生無疑是閒而不頹,閒而無慵,最是精彩埃

我也很喜歡俞平伯的清河坊,他寫了自己與朋友雅步在杭州的清河坊上,他的所見所聞是多麼的靜謐和清爽,讓人不由自主的感到一種悠悠然的閒適。他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只緣曾系烏篷艇,野水無情亦耐看。讓我感觸滿深的,其實我也思考了關於自己的蠻多的事情,我覺得自己是不是讓自己的心被一些小事高的疲憊不堪了,我也在想我是不是應該找個時間去旅行了。讓自己放縱於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心大聲呼喊並得到解脫。

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人的一生,除去童稚無憂與老來無慮之年,很少有不被種種焦躁,煩惱糾纏的時候。渴求,欲望,愛戀,虛榮,等等等等,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人輾轉於生計線上,名利場中,何其忙碌,又何其辛苦。可嘆的是,即或偶有閒暇,又要交相應酬,酒肉穿腸,哪得一刻嫻靜,倒不如泡一壺清茗,手頭捧著閒情卷,最後達到一種境界,收月亮入心,收空間入耳。那你的心還能閒不下來嗎。

林清玄閒情讀後感(二)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在冷峻中保持著溫煦,在流動中體現著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他有一篇美作,名為《心田上的百合花開》。這篇文章深深的感動了我。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繹出一段美麗而又令人感動的故事。一個小小的「心靈」,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願望,竟是如此的執著和堅韌。它,的確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遙遠的山谷、高數千尺的斷崖,預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願望的道路必然艱難曲折。惡劣的生長環境,並沒有消磨它作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雖然它剛誕生時長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樣。但一個堅定的念頭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開花,我要以花作證。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與自然環境頑強地抗爭。

如果說與生長環境的抗爭,只是野百合為實現美好心愿邁出的第一步的話,那麼,野草的譏諷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對的更嚴酷的考驗。野百合是執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對野草的嘲諷譏笑、蜂蝶的鄙夷勸導,野百合堅定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不事張揚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抗爭,獨行其道,終成「正果」:「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這花是信念的結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正因為這美麗來之不易,所以當百合谷成為人們的「聖地」之時,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謹記第一朵百合的教導:「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文章通篇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層層襯托,塑造了一個充滿靈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實就是一個充滿世事艱辛的大社會的縮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嘗不具有人生奮鬥的典型意義:一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以花來證明」。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台灣文壇,林清玄這個土生土長的作家,以其鄉土氣息、傳統情懷、民族意識以及他獨樹一幟的禪佛文化,成為台灣最為多產而且作品暢銷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響他性格和寫作風格的母親。他說,小時候母親曾告誡他,寫東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寫一點,與別人分享;辛酸的少寫一點,留著自己晚上回房間裡哭就行了。因為人生已經夠艱辛了,人家來讀你的文章,應該從你的作品裡得到安慰,得到啟發,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則巧妙地將趣味與辛酸結合起來,以趣味抒寫辛酸,使人從中「得到安慰,得到啟發,得到提升」。他認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靈中某些高貴物質的展現。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圖用文學的語言,表達一些開啟時空智慧的概念,表達一個人應該如何捨棄和實踐,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來,人生的美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欲望、物質帶來的美;第二個層次是文化、藝術、文明帶來的美的滿足。第三個層次是靈性、精神的美,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盡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這樣一個因「盡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實現了「靈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所展現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大其願,堅其志,細其心,柔其氣」的人生準則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林清玄閒情讀後感(三)

林清玄的散文中的奧秘不比的之前的兩位作家的散文顯而易見,但細膩的程度卻與之前的兩位作家不相上下。

父親給我買的是少年版的,是林清玄專門寫給孩子們的。他說:我並不期許我的孩子在課業上得第一,但我期許他們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的心。能在這渾濁的世界,能保持清明;能在這悲傷的世界,擁有快樂。

這本自選集是他對少年的期許,不止是寫給他自己的孩子的,還是寫給世界上所以的孩子的。他希望世上所以的孩子可以永遠擁有這四顆心。

我在這本自選集中最喜歡的散文是《軟枝楊桃》,是選自天真的心。散文大概的意思是:作者在鄉下看見了兩棵野生的軟枝楊桃樹。楊桃樹的盛產使作者吃驚,因為不使用肥料,楊桃樹竟然可以如此高大、結如此多的果實。更讓作者吃驚的是,這麼好的楊桃卻沒有人採收、也沒有人願意吃,任其凋落一地,作者十分困惑。當作者站在楊桃樹下一看,就明白了。這兩顆楊桃樹由於沒有使用過農藥,所以楊桃比一般的小,而且表面多少有蟲鳥咬過的痕跡。所以沒有人會吃這樣的楊桃。這就讓作者想起他的一位明堂表哥曾對作者說:我們人自以為聰明,其實比蟲鳥還笨。那些沒有噴農藥的水果外表雖醜,蟲鳥都喜歡吃;而那些噴了農藥的水果,外表雖美,蟲鳥的不會吃,知道吃了有害健康。人只注意外表的美醜,蟲鳥卻看見了更深的內在啊!

讀完這篇散文,通篇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有深層的含義。

這片散文使我頓悟:我們不論看人或者事,都不能只看表面,而應該注重內在。蟲鳥愛吃的楊桃由於相貌不揚被我們拒之門外;蟲鳥不愛吃的楊桃由於相貌美麗是我們敞開大門。這是我們的短時近利所造成的。當整個社會的人都只重視表面的好看,而忽視內在的毒素時,真正清淨的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們應該多注意實而不華的事物而不是華而不實的。

林清玄的散文就是如此,一件小事對於()林清玄而講都有不同的道理,在他神奇的筆下,每一個道理都需要你慢慢發掘……

林清玄散文的風格是細膩、溫暖、深入人心的。與他那粗獷的相貌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未看他的資料就閱讀他的散文,那麼你定會認為林清玄是位秀氣的女作者。

他的散文的道理是你發現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描述的,這個只能慢慢的研究,琢磨了。可當你回過頭品味時,你可能就會領悟到人生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