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本書感興趣,是被這本書封面上的一段話所打動:「教育的本質是心靈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突然覺得教育原來也是一件很詩意的事,很想做那「搖動樹的樹」、「推動雲的雲」、「喚醒靈魂的靈魂」。所以我開始讀這本書。這本書有四個篇章,54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編者收集的各種案例,並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將實踐與理論融會貫通。每一個篇章讀後都讓我覺得豁然開朗。
我自己把對這本書的感觸總結為三組關鍵字。
1:幸福與快樂
書中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教師一種全新的心情,那就是幸福和快樂!長期工作在一線,往往會出現倦怠,心胸也逐漸狹隘。書中的第一章就給我們指明了一個方向----做一名快樂的教師。書中第4章節中所說的教師幸福的「加減乘除」法則讓我感觸特別深刻:加法,就是在每次憂患中都看到機會。減法,就是要學會給自己減壓。乘法,就是要不斷的讀書和學習。除法,把每一個小步都看成目標。的確,做好教育的每一件小事,才能享受教育帶來的幸福和快樂。布置好一個整潔明亮的教室,是一種快樂;上一堂令自己和學生滿意的好課是一種快樂;幫助辦公室的同事也是一種快樂……只為一份薪水毫不情願的工作著,只會讓我們偏離教育的幸福,更會使自己一顆年輕的心越來越快的走向衰老。所以,我也真心的呼籲所有的同事們:做一個幸福和快樂的教師吧!
2:溝通與互動
書中從「讓學生學會觸摸幸福」, 「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幫助學生走出焦慮的深谷」,「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等18個小章節來闡述教師該怎樣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生進行溝通。走進孩子心靈除了要有師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多和孩子溝通,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樣孩子就會信任你,而你就會不僅是他的良師,更是他的益友。平時,我們應該注意我們與學生們溝通的細節,如溝通的距離,是站在高高講台上大聲喝斥,還是常常與他們坐下來促膝長談,又如,溝通時的方式,有時候孩子們正在為自己辯解的時候,老師們往往是先入為主,不給於解釋的機會,武斷的認為他又做壞事了。其實,就是真的發現孩子做錯了,也要允許他們申辯。這樣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反之,會他們滋長一種牴觸情緒。溝通是架起心靈的橋樑,請不要吝嗇我們的語言,耐心地多和孩子溝通吧。
書中還從 「教師需有獨特的教學風格」、 「讓幽默喚起課堂教學的活力」、 「課堂教學需師生互動」 、「課堂中需把握好心理激勵的契機」等32個章節來闡述教師教學和課堂管理中最需要的心理學。一個孩子有所收穫的活動一定是個充滿激情的互動的過程,書中說到「最能打動人心的是充滿愛的激情。」如果教學活動中你總是泛泛而談,那麼它就是死水一潭。如果老師充滿了激情,用心的投入,學生在活動中就會有情感的起伏,這樣才能讓課堂真正的互動起來。所以教師不應該只是知識淵博的,更應該是陽光的、活力的、風趣的、幽默的,在互動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把握好心理激勵,它可以讓課堂互動散發出奇異的光彩。
3:反思與成長
課堂教學歷來被稱為遺憾的藝術。再優秀的老師,再成功的教學,也會有瑕疵。反思是對自己工作非常有幫助的一件事。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讀了書中第四十六章節「做一名反思型教師」,受益匪淺。反思是一種理念、一種方法、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境界。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育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我也非常希望自己在今後不斷的反思中迅速的成長起來,取得更大的進步。
《教師最需要的心理學》,一本好書,願與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