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考槃》為隱逸詩之鼻祖,謳歌士大夫的一個重要選擇——歸隱山林。
自古讀書人常走兩個極端,一則出仕。二則仕途挫折後隱居林下,詩歌賦畫,更有成就者著書立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為什麼只走兩個極端?因其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因其手足無力、恥於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觀正確的疑問,回答不了中國傳統讀書人的骨氣問題。
如今的讀書人有更多的中間道路可以選擇:經商、從軍、自由職業等等。這固然是時代的進步,但傳統意義的讀書人總是迂腐地選擇一種極端,一種用畢生熱情去熱愛和創造的東西。因此他們之中的傑出者不斷走上人類某個領域的頂峰,成為千古不朽的大師級人物,如一生只寫一部書的李時珍、曹雪芹。相比之下,當代名家充其量不過一巧匠。
所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內聖外王,不得已立言。內聖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實際舉帝王之業,以推聖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書立說為最後,不得以後為之。恍然明白相聲大師馬三立簡單名字的深刻內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常常流連往返於詩經中這些讓人陶醉的詩句中。《詩經》本稱「詩」,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共三百零五篇。詩歌形式以四言為主,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其優美篇章描寫生動,語言樸素優美,聲音自然和諧,富有藝術感染力。
在《詩經》裡不但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而且應該說她所表現出來的純潔的愛情,過人的智慧,積極的生活態度,對現實的滿足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現代、超越時空的!
讀《詩經》足以靜心、淨心:《詩經》語言樸實,思想單純,沒有現代人們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閱讀《詩經》,就會被文字裡的純淨所感動。當我心浮氣躁的時候,看幾章,便能沉下心來,安心學習,安心工作。
讀《詩經》足以踏實、專心:《詩經》教會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點滴,珍惜現在,努力工作,日久堅持才能成為富有者,只有專心致志、刻苦鑽研,才能成為成功者。
讀《詩經》足以返樸歸真:《詩經》猶如東方的聖經,記錄著農業文明最古老的光榮。《詩經》內的人們生活在離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門前的原野、山巒、岩石,無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們聆聽著大自然蒼老的聲音和人類年輕的聲音,充滿感恩的心情。他們遠離充斥著欲望、高音喇叭的現代生活。這正是現代人所缺少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