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中國古代賦稅徭役》讀後感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我已經讀完很久了,讀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很深的感覺,書評我也只給了它三顆星。因為我覺得這本書深度不夠,有些很明顯可以繼續深挖,來增加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地方,作者都沒有做進一步的闡明,章節分的也不夠好,有的地方甚至還有錯別字啥的。

  但是今天,早上一睜眼我的腦子裡面就出現了這本書,而且直到現在這本書還在我的腦子裡,一直在那兒轉啊轉。

  阿土認為,賦稅制度無論在什麼歷史時期,在什麼類型的國家,都是根基性的制度之一,因為這個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國家和公民權利義務劃分的一個具體的顯現方式,是國家和公民兩種力量的一個直接的接觸點。如果這兩方面有什麼不平衡,賦稅,應該可以是一個火藥桶性質的東西。

  這種例子不少。比如美國獨立戰爭,因為賦稅問題吧,收稅過高。當時英國開支過高,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國內又有《自由大憲章》之類束縛不能隨意增稅,那就在殖民地增唄,然後稅收就超出了美國公民的承受範圍,引發獨立戰爭。

  當然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不止這個,我知道的就還有一些,比如英國把在國內低價處理也賣不出去的貨物運到美國低價傾銷,讓美國本土的商品賣不出去,商戶破產無以為繼啥啥啥,這另說。

  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形式多樣,學過法制史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什麼貢賦制,初稅畝,租庸調製,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等等等。我們學的時候,書本上講的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出現了什麼問題,原來的賦稅制度沒有辦法應付新局面維持財政收入,新的賦稅制度才應運而生。

  隱隱約約有一種,新的賦稅制度比舊的賦稅制度更先進的感覺。

  更先進的話,就更好吧。

  實際上,是這樣嗎?還真的不好說。

  我覺得《中國古代賦稅徭役》這本書,雖然毛病很多,但是它有一點好就是,它跟我們說清楚了,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了什麼樣的賦稅制度。讀完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感受,就是什麼賦稅制度更好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根本沒有辦法去評判,因為適合當時那個時代的、適合當時國情的就是最好的。在封建社會你非要用社會主義社會的收稅方式,那,除了沒有辦法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恐怕還會引發更大的災難。

  既然社會已經壞了,就要用壞的徹底的統治方式,如果社會已經好了,就要相應的用良法善治。從法理上來說,自然是良法善治更好,但在當時的社會情境下,哪一個更好用,真的說不準。

  總之這本書毛病很多,但用它捋一捋中國古代賦稅徭役制度的發展沿革,還是有一些價值的。

  很晚了,不廢話了。大家晚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