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視角獨特
歷史不能說勝利者寫的,就理所當然由勝利者寫。知識泛濫的年代,普通人獨特的視角顯得更為珍貴。哈夫納的意思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災難不能全推給希特勒,這種反思本身就值得反思。個人的問題在哪兒?為什麼士兵們沒有反抗?平民對納粹暴行和即將出現的戰爭浩劫視而不見?哈夫納認為決定歷史的不是希特勒邱吉爾,真正稱得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和決定,便發生在我們這些無名小卒之間,來自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平民百姓的內心。
本書的切入點是德國的民族性,哈夫納說:我的民族具有一種效果驚人的罕見天賦,能夠讓民眾同時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這種天賦或許正用於彌補其在個人幸福方面低下的能力。德國人還能以最專業,最徹底的方式把事情做絕。
對群體性瘋狂的批判一直都有,像《狂熱分子——民眾運動聖經》和《烏合之眾》,前不久還看到一篇很棒的文章《追問自己在歷史中的責任》,而哈夫納的視角是揪著本民族特性去批判。
可就是這樣,這本書在德國暢銷了很長時間,不知道德國人讀起來,是不是也有一種自虐的酸爽。
二、邏輯
1、德國走向納粹極權的邏輯
書里勾畫出這樣一條路線圖:魏瑪時代的卡普政變——拉特瑙——經濟災難——施特雷澤曼——布呂寧——希特勒,要不是拉特瑙和施特雷澤曼死得意外,擅長「手術獲得成功,病患已經死亡」的布呂寧弄得亂七八糟,導致「權力就躺在街頭」,希特勒也沒那麼容易上來。
第27節寫了高等法院如何失去制衡功能,成為納粹工具,三權分立瓦解。還專門用一節寫了「國會縱火案」,納粹魔爪先幹掉軟柿子德共,在日漸濃厚的恐怖氣氛威懾下,其他政黨紛紛倒向希特勒。這裡面的根源是:若繼續深究下去,我們便可以發現一個再簡單不過,而且幾乎普遍存在於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理由--畏懼。與其被圍毆,那麼到不如跟著他們一起去揍別人。法西斯長期恐怖主義帶來的畏懼,導致民族性精神崩潰。
總共四樣東西最後製造出堅不可摧的納粹政權,它們分別是:衝鋒隊的恐怖措施、慶典和慷慨激昂的宣言、各政黨變節行為、集體崩潰——也就是千百萬人同時發生了精神錯亂的現象
2、作者個人選擇的邏輯
哈夫納少年時正逢德國一戰戰敗,和其他少年一樣,他每天都和小夥伴們沉迷於戰爭遊戲,按照他們的戰術討論,德國不可能會有這麼大戰損,早就應該主宰歐洲。
事實證明,正是哈夫納這批戰後成長起來的,除了有限的飢餓外,並沒有太多受到一戰現實波及的年輕人,後來成為最狂熱的納粹分子。
而哈夫納本人為什麼沒有從少年軍迷變成納粹分子,而是和猶太未婚妻一起於1938年移居倫敦?書里也給出了線索。哈夫納的父親是高等法院的公務員,「私底下」是一位狂熱的文學鑑賞家及愛好者,他敏感的天性、從小接觸的書籍和父親的經驗,都導致自己與眾不同。
還有就是他的個人遭遇,先開始是體育變成愛國運動,然後禁書禁雜誌,舊世界解體。在第18節里專門寫了一次嘉年華舞會,通過這一典型事件,描述納粹如何介入和乾預日常生活,而且一切都在合法的名義下。
哈夫納後來作為候補文官進入專門的營區軍訓,受到民族主義背景下的世界觀洗腦教育。他敏感地發現「置身度外」已經完全不可能,政治事件與私人生活之間的分野,已被納粹革命連根剷除。
哈夫納寫道:可是天曉得,說不定有朝一日會開庭審判,而且那個法庭不接受這種藉口,只是鐵面無私記下發生過的任何事情。開庭時,法庭不會直視我的內心,反而只是盯著我的萬字臂章仔細端詳。面對這種審判時,證據對我是非常不利的。老天!我到底犯了什麼錯?我該如何回答法官的質疑?他會向我問道:「你套上了萬字臂章。你表示根本就不想要這個臂章?好吧,那麼你為什麼還是那麼做了?」
上面這段話,在二戰之後竟然全都應驗了。哈夫納在三十年代就能預想到這樣的場景,佩服死。
三、觀點
書中提出了一些鮮明的觀點,第4節里:我們很難想像得到,那些被灌輸給民眾,煽惑他們採取行動的概念可以是多麼幼稚。若想讓一個理念對民眾產生具有歷史意義的推動力,通常就必須先將其層次降低到連小孩子都可以理解的地步。
第39節里闡述「團體主義」:「同志般的團體生活」是屬於戰爭的東西,它和酒精一樣,可為必須生活在非人性條件下的人帶來很大的慰藉與幫助,原本令人難以承受的事物因之而變得能夠被接受。它產生痲醉作用,故可協助人克服死亡、傷痛及苦難。它使人沉迷其中,遺忘了文明的基本價值。
這是一種毒品,讓人感覺幸福,肉體和心靈都對它產生依賴性,毒品也確實可以帶來某種療效以致讓人上癮,這徹底移除了個人的自我責任心。一個人只要過著團體生活,就不必再擔憂自己的生存,也免除了生活中的艱辛。沒有時間思考。思想缺乏立足之地。
對於民族主義:民族的自我吹噓和自我崇拜無論何時何地都絕對是一種危險的精神疾病,足以扭曲和醜化一個民族的面貌。其情況就類似虛榮心和利己主義對個人特質所產生的作用,能夠顛倒是非。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這種疾病恰好在德國具有最強烈的毒性和毀滅性。那是因為「德國的」內在本質還蘊涵了無私忘我的特性…
唯有德國人,才會因為民族主義而失去一切使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以致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喪失了自我…其所創造出來的,就是一個「德意志」,甚至「大德意志」或「泛德意志」的國度。這正意味著德國的毀滅。
哈夫納的這段話也很打動人:今天我必須遍尋不同的抽象用語,才有辦法描述什麼是我在世上最喜愛的、什麼是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來捍衛的,以及什麼是我絕不肯讓別人破壞的事物。那是因為有些東西可以是至死不渝的追求對象,例如自由、智慧型、勇氣、優雅、風趣與音樂。我不曉得自己如此表示以後,是否有辦法讓別人懂得我的意思。
四、美中不足
哈夫納的出身體現出他那個階層的一些優勢,也造成了他看待社會的一些局限,他的家庭是中上階層,象牙塔,去休假都帶著女僕。
本書的視野就停留在他那個階層。一戰後德國人民的日子相當難過,底層真實的反應是什麼樣的?他們怎麼看待法西斯運動和希特勒?納粹初起時得到了那麼多底層人士的擁護,這都不是沒有理由的。哈夫納這樣的作者,自帶一種階層優越感,確實無法提供底層視角去看待社會變遷。
五、敘事風格
敘事風格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新年時網上有一篇王朔的文章,第一句是「又到年末,不寫幾句好像不足以慰平生。」正確的閱讀理解是只要看到第一句,就能判斷這不是那個「流氓」王朔寫的,流氓沒這麼囉嗦。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特別清晰好讀,還帶著淡淡的冷幽默,比如這段兒:那位仁兄可真有耐心,而現在他要跟泰蒂結婚了。他是英國人。世上既美好又有價值的事物,似乎總是被英國人拿走——印度、埃及、直布羅陀、賽普勒斯、澳大利亞、南非、加拿大和傳說中的黃金國度。現在連泰蒂也將落入其手中!像我這樣的可憐德國人卻只配得到納粹。
當然也要感謝翻譯功底強,我姐們兒強朝暉翻的那本《亢奮戰:納粹嗑藥史》也很好讀,此處為硬廣。
感謝翻譯,感謝出版社,還得感謝「微信讀書」不再提醒我你又幾天沒讀書了,我覺得「微信讀書」能火。感謝這麼多,弄得這書跟我寫的似的
有句名人名言說「人傻、自私、身體好,是幸福三要素,最關鍵是人傻,人不傻的話,另兩點也就毫無意義。」我看只要不看書,人就能更幸福一點兒,尤其不要在小時候看,那時候什麼也不懂,全都拿外國人名兒吹牛逼用了。25歲前看海明威,怎麼可能懂呢?這本《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