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一)
這學期,我拜讀了我國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家長》一書。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鎮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長期擔任班主任,對孩子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十分熟悉,他對青少年教育的難點和重點有了長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這都體現在作者卓有成效的親職教育中。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親職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個案,闡述了親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堅強意志的磨練習、「代溝」的超越、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薰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衝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兒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間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值得學習,而其中的許多做法,與我的思想產生了碰撞,發生了共鳴。
第一、家長也是終身教育者。
我的身份是雙重的,既是家長,又是教師,而我體會最深的,絕大多數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便萬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給了老師,成也老師,敗也老師。還美其名曰交給老師我們放心,只要是為了孩子好,要打要罵隨便,決不袒護,絕對支持。見過多的是這樣的家長,想想自己從孩子入學起也加入了這些家長的行列中,自己卻渾然不覺。還常常感嘆:能教育好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讀此書後愧疚:自己在推卸責任。家長要養育孩子,不僅養孩子,而且還要育孩子。不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樣成長。養育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我們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教育著孩子。怎樣穿衣,怎樣更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的事,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表示痛苦和憤怒……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不知不覺中擔任著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半途而廢,孩子上學就把教育任務完全交到了老師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石頭,需要工匠(家長)的辛勤勞動,需要大師(老師)的支點、挖掘,才能成就一件驚世作品。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第二、養成好習慣。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習慣是人生的基礎,是美德的源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就給了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行為習慣,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也包括人的行為習慣。李老師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近似完美,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學習、生活常規,希望養成的好習慣也包含其中,和孩子一起努力將常規變成行動,並堅持下去。和李老師相比,我這個家長慚愧,無地自容。孩子許多行為習慣需要加以提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特別是時間寬裕的時候,總是等等。表現最突出的假日的作業,不到最後時刻決不著急,用我們的調侃是心理素質好。讀了此書,豁然開朗,對症下招。讓孩子樹立時間緊迫的觀念,明確任務,減少猶豫,制定每天的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表,經常在固定的時間內作同一件事,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學習時專心致志,盡心有效勞動。即規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計算題出現錯誤,基礎和拔高題都可以應答。原先我總是以為孩子是馬虎,給予原諒,讀罷此書,我不再這樣想,我也要借鑑李老師的做法:做錯題再重作5遍這種類型題,將粗心錯題歸類分析,然後強化訓練;訓練快速一次對的習慣,不許沒完沒了地檢查,力求一次對;再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平時錯題記錄下來,經常不斷琢磨,加深印象,有助於克服錯誤。孩子的閱讀習慣喜歡需要加強養成。孩子的讀書習慣正在養成中,雖然我也如李老師一樣,營造家庭的讀書氛圍,和孩子一起讀一本好書,一起比賽,一起走進古典詩文,可是孩子好像還沒有認識到讀書的好處,沒有從書中領略到獲取知識的那種快感,也許受外在可視媒體獲得的知識來的直接、來得容易的影響,所以孩子的讀書興趣一直處於萌芽中,不見快速成長。孩子的讀書習慣還需我長期不懈的努力,我要堅持。其他諸如愛勞動習慣、書寫習慣更好習慣已經基本養成。我不在家的時候,自己做飯,如煎雞蛋、炒飯、煮速食麵等能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洗襪子。每天吃完飯後收拾飯桌;現在每天練習寫字2頁……期待著孩子有習慣,有好性格,有好命運。
第三、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永遠不滿意,這是因為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天才,而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試都應該滿分,所以家長永遠對孩子表示失望。一個人不應該簡單的與別人相比,而應該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進步。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遺傳、環境等很多外因和內因註定了孩子成長的差異,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個領域,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長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對於教師也一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耕耘的三尺講台前,用一顆童心貼近孩子,和學生保持共同愛好。用一顆愛心澆築孩子,師生之間互相依戀。用一顆責任心點燃孩子,和孩子一道成長,為共和國培養現代公民!不追名,不逐利。優秀、先進是好,你就做自己的最好。
再次回顧哲人那段話,我想,大道固然引人注目,但小路也自有小路的風味;太陽雖然被人高歌,受人關注,但哪一顆星星不是「太陽」?只不過它距離我們太遙遠罷了,而實際上,它或許比太陽更大,更亮。
總之,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我們不必去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做一個真實的、最好的你就可以了,不是嗎?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二)
我很慚愧。我老是對兒子說媽媽工作有多少忙,沒有功夫寫讀後感,其實這是在找藉口。由於工作忙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這不是一個好的藉口,我應該先檢討一下。
做為一個家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於是就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孩子,或者是大人自己沒有實現的目標,一定要求孩子去達到這個目標。說的好聽點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大人自私的一種表現,這樣只會限制孩子的發展,現在講的是全面發展。任何家長碰在一起都會談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說的是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並不是如此,為什麼按照書中的方法總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個性,我們應該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並且每天關心孩子的細小變化,學會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個性引導其成長。我們應該學習一些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也就是一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過程。
我想我也會不斷的反思總結,做一個民主的媽媽,並且和孩子一起成長。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三)
很早就在校訊通部落格里看到博友們介紹這本好書,想買來讀一讀、學一學,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未能如願。這次孩子獲得博腕後選書時讓我給自己選一本書,我就毫不猶豫地選了這本書。周三下午孩子把這本書送到我的手上後,我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讀著李鎮西老師娓娓道來的育女經,簡直是一種享受。他的那一句句淳樸的話語,給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李老師和他的女兒一起成長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老師的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真實,就像李老師教導女兒寫作文一定要真實一樣,我覺得李老師為自己的女兒所作的一切也是那樣的樸實。讀著李老師為女兒所做的一切,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我自認為我還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一直做著努力。但跟李老師所作的,卻有著天壤之別。看了李老師的這本書,讓我不由得重新對我這個家長做了一下審視。並下決心向李老師學習,努力做一個好家長。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家長呢?我覺得一個好家長不但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還應該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並學習李老師的教育理念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旨在在以後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用來警示自己,如果能為正在為孩子的成長教育煩惱的家長們帶來一絲一毫的幫助,我將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快樂。
一、首先做一個善良的人。
每當別人問起李老師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李老師就會肯定地回答:「首先做一個善良的人!」我最欣賞的就是李老師的這句話,姑且就讓我用李老師的這句話作為一個標題吧。這句話讓一些家長聽起來是那樣的不屑一顧,有的甚至嗤之以鼻。特別是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善良有時候卻被人們稱之為「傻瓜」。但我覺得李老師教給自己女兒的卻是無價之寶。正是李老師的這個理念讓女兒從小就有了一顆懂得感恩的心、一顆真誠自然地去幫助別人的愛心。正是女兒有了一顆善良的心,她才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從一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和學習平平的同學身上找到他們的優點,也讓她認識到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是一種理所當然、是根本不值得向別人炫耀的事情。是她的善良和樂於助人贏得了老師、同學們等許多人的喜歡,她也因自己的存在給別人帶來快樂而快樂和幸福著。還有什麼樣的人生能比這樣的幸福快樂更讓人嚮往呢?我們家長最大的希望不就是能讓孩子一輩子幸福快樂嗎?因此,要想讓孩子過得幸福快樂,首先得教給孩子善良,我非常佩服李老師的觀點和做法。一個好家長首先得教會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要想讓孩子做一個善良的人,作為我們家長自己也應該首先是一個善良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家長時時做好榜樣引領的作用,在生活中,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生活中人和事,真誠自然地去幫助別人,都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自信心比考試更重要。
提起考試,都是我們每個家長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首先讓我們看看李老師是怎樣對待女兒的每一次考試的:我在內心深處,從來沒有把女兒當天才,相反,我總是覺得她智商平平,誇張地說,我甚至把她假想為:「弱智」—當然,這種假想只能深藏於心。因此,這樣以來,她每次考試如果考得不好,都在我的意想之中:本來,我的女兒就不是特別聰明嘛!能考這樣的分數已經不錯了。而如果她考得不錯,我會格外驚喜:「喲!我女兒居然還考了七八十分!」所以,我一直都對女兒都懷著一顆平常的心態看待她的考試成績。在女兒取得好成績時,李老師不是像我們眾多家長那樣對孩子說:「不要驕傲,希望下次考出更好的成績!」而是對女兒說:「爸爸允許你下次考試失敗。」李老師從內心不把女兒當天才,但並不是李老師不看重孩子的學習。李老師總會在女兒取得進步時給予鼓勵,還注意對孩子學習態度的培養,教育女兒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只跟優秀的同學比,要和自己比。就算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應該是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人中最好的一個。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當女兒在小升初考試中因考試失利時,李老師擔心的不是女兒的考試成績,最擔心的卻是女兒因考試失利而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李老師就從讓女兒整理自己的日記入手,幫助女兒找回了自信心,從而讓女兒升入國中後仍然有著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
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同樣擺脫不了世俗的壓力,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孩子考試有時候比孩子還緊張,孩子考了好成績,就喜不自禁,考砸了心情不知不覺就降到了冰點。雖然知道太看重孩子的考試成績是不對的,但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會莫名其妙地向孩子發火。看了這本書,我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種心態會無形之中給孩子造成壓力,嚴重的還有可能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習李老師,首先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天才畢竟是少數,我們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們的孩子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我們就不能總拿自己的孩子與天才來比較,這就要求我們以平常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每一次考試。把每次考試看成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每一次歷練,不要怕一次次失敗,只要能從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從一次次失敗中幫孩子找回自信心,只要孩子擁有了自信,孩子便有了前進的動力,就等於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三、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我們很多家長有時候看到孩子學習總是磨磨蹭蹭,有的孩子學習也很用功,但總看不出成績。有的孩子做作業必須得有家長在一旁指導和作陪。有時候孩子出現了錯誤,我們大多數家長和孩子總會以「粗心」「馬虎」為孩子出錯找一個理由,而沒有認真考慮過粗心的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的孩子在剛入學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後來就學著優秀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些學習計畫,並和孩子一起尋找出錯的原因,孩子的學習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李老師所做的一切讓我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孩子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李老師和我們眾多家長不同是向來關注的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對具體學科知識的輔導,更不是守著女兒做作業,重視的始終是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們看看李老師是怎樣做的,他從不允許孩子用一個「粗心」來總結自己的錯誤,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出錯的原因,並對所謂「粗心錯題」進行歸納整理。他讓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記錄平時出錯的題,不斷進行思考,以減少以後的出錯率。讓孩子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畫,有了計畫,孩子幹什麼事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做作業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在學習中還要要善於提出自己的疑問,並及時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果我們的孩子能養成了這些好的學習習慣,我想我們上面遇到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四、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有很多家長把孩子領到學校,總是對老師說:「孩子就教給您了,打罵隨您,我決不袒護!」()這是李老師在這本書的自序上開頭語。這種家長看起來是很開明的家長,但實際上是最不負責任的家長。因為他們忘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樣擔負著和老師一樣教育孩子的重任。從孩子出生那一天起,我們不但是孩子的爸爸媽媽,還擔當了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這個老師比任何一個老師的對孩子的教齡都要長。家長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很多作法常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在這本書的附錄四里李老師引用了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培養孩子做父母的義務感。並告訴我們家庭成員的親情是最好的家教,我們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種和諧的家庭氛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感覺到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兩年,我為了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就決心不看電視,和孩子一起讀書,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幫孩子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還讓自己成長了很多。
說了這麼多,感覺自己仍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李老師的育女經驗真是太多太多,還需要我不斷地去學習,慢慢去消化、去體會、去實施。只是讀過這本書,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讓我跟著《最好的家長》努力做一個好家長。如果有那位家長還在為孩子的教育而困惑,就來讀一讀李鎮西老師的這本《做最好的家長吧》!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很大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