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父母決定的
尹建莉,教育專家,教育碩士,超級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她熟悉學校教育,對親職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品學兼優,曾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生,跳級兩次,2007年16歲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
父母課堂:尹老師,您好!我們都知道您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兒,您不僅是一位教育專家,更是一位好媽媽。目前,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相同的心病:孩子為學習而苦惱,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尹建莉: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朱古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當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的時候,他便會投入精力,學習就會變得有趣、輕鬆,沒有那麼沉重了。家長可以用玩遊戲的方法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即所謂的「寓教於樂」。
比如,我教我女兒認字時,從沒給她做過一張卡片,而是通過講故事、認大街上的招牌等方法,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許多字。
還比如,我對女兒的數學啟蒙是和孩子玩「開小賣部」的遊戲。通過這個遊戲教孩子學加減乘除,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在遊戲中,孩子做掌柜,父母做顧客。父母拿一些東西給孩子當貨物,並且定價。付款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找零,這樣孩子就必須要自己計算。開始的時候可以定價比較低,計算比較簡單的,慢慢可以適當提高價格,計算難度上升。數學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數字上,不要拿一些乾巴巴的枯燥的計算來為難孩子,要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數字,讓他體會到計算不是抽象的東西,是存在於周圍生活中的有用的東西,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著。「開小賣部」可以使孩子開動腦筋,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學起課本就十分輕鬆了。
父母課堂: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為什麼許多家長對孩子很用心,卻沒有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尹建莉:很多家長放棄自己的活動,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他們希望以此培養出孩子愛學習、規規矩矩寫作業的好習慣。實際上,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內心絕不會聽從。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很多時候,家長一著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儘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
比如,孩子臨睡前才想起忘記寫作業了。這時候很多父母通常的做法是責備孩子,「你真不像話」,「活該」。責備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正確的做法是應該給孩子幾種選擇:你願意今天寫,就晚睡一會兒;要是想明天早上寫,媽媽就早點叫醒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寫,明天就和老師說忘了寫了。( )每個學齡兒童心中都有對作業的責任意識,還有自尊和對老師批評的懼怕,這些讓他不會隨便放棄做作業。因此,孩子通常會晚睡或者早起補上作業。而且,這次事件造成的後果是減少睡眠,孩子一定會銘記在心,下次他一定會記得寫的。
家長應該記住這一條: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父母課堂: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喜歡學習、學好課本、成績優秀就好了,看其他書都是浪費精力,所以從不鼓勵孩子看書。您覺得課外閱讀是否很重要呢?
尹建莉:我首先強調,閱讀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過分。一些教師和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因為他們總有擔心,孩子光完成學校課程學習已經很忙,考試考出好成績最要緊,讀課外書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不合算。
世界如此複雜,每件事情都和其他事情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種現象。一把相同的種子,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適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乾旱又曬不著太陽,最後差異當然會很大。閱讀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陽光。
閱讀多的孩子,學習能力強,當他有意識地主動去學習的時候,豐富的語言和智力背景就來幫忙了。他較好的學習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閱讀少的孩子,他語言和智力背景的蒼白使他學習能力羸弱,在越來越難的知識面前,在越來越多的競爭面前,他更多地體會著力不從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對學習就越沒有興趣。課外閱讀有一種魔力,不顯山不露水地賦予孩子不同的能量,他們的學習差異也非常明顯。
父母課堂: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但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似乎並不恰當,也不智慧,作為家長,到底應該如何在教育子女方面體現智慧呢?
尹建莉:家長在教育孩子中體現的智慧,其實是做人的智慧的一部分。從大的方面說,家長要想教育孩子,第一個教育對象應該是自己,即提高自己的素養。這就要求家長自己要多讀書,多反思,多向一些優秀的家長學習。
從小的方面來說,可以有一些具體的辦法:
其一,不跟孩子要分數。庸俗目標只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盲目地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
其二,「不管」是最好的「管」。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滿身壞習慣的「奴隸」。
其三,考好了,不獎勵。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學習很難腳踏實地。
其四,學會開「家長會」。如果家長會變成讓孩子蒙羞、挨訓事件,後果只能是讓孩子憎恨老師,討厭學校;讓孩子在學習、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進心和判斷力;最終會影響學習成績。家長應該多些理性、思考和智慧,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想辦法激勵孩子,樹立他對學習的自信,巧妙地幫孩子解決問題。
父母課堂:看來,孩子的成績和家長的管理是有直接聯繫的?
尹建莉:這一點是肯定的。其實愛學習是人類的天性,每個孩子生來都不討厭學習。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給予他正確的引導,比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並且能在家長合理的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那麼孩子的成績肯定不會差的。幾乎每個不愛學習的孩子,都是因為在童年時代沒有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或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錯誤的對待和引導。這當然跟學校教育有關係,但最直接的原因還在家長身上。所以我們可以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