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後感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後感(一)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書札記從1840年到1949年,這是一段屈辱與抗爭並存的時期。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國取得了頗多的成就,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為何到了這個時候就一下子成了這般光景?我想這是歷史的必然,在封建社會的大繁榮下,尤其是明清時期,很多潛在的因素已經預示著未來的悲劇。龔自珍曾在《龔自珍全集·尊隱》中寫道「日之將夕,悲風驟至」,可見那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一場大的變革與災難的到來。從明朝開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沒落。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土地兼併嚴重,為了對抗東南沿海的倭寇侵擾,實行海禁。後來的清政府更是閉關鎖國,此時的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了,卻還在這樣的與世隔絕中做著天朝大國的迷夢,即使在這時還有所謂的康乾盛世,卻也只能說是壯麗的晚霞了,無法挽救封建社會衰頹的趨勢。再來看看此時的歐洲,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發展,開始資本的原始積累;政治上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文化上出現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儼然是一番新的面貌。歷史就這樣靜靜地走向近代,一場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較量即將開始,其結果是不言自明的。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社會發生了一系列的劇變,中國人民開始了災難深重的一段歷史,開始在屈辱中掙扎、反抗、反思、學習。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原料市場和商品傾銷市場,英國人發動了鴉片戰爭。其藉口是荒唐的。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在《鴉片戰爭》一書中寫道:我們想像著這樣一副場景,哥倫比亞麥德林古柯鹼壟斷集團成功的發動一起對美國的軍事襲擊,迫使美國允許古柯鹼合法化,並允許該壟斷組織將毒品出口到美國五個主要城市,不受美國監督並免予徵稅;美國政府還被迫同意販賣毒品的官員管理所有在這些城市活動的所有哥倫比亞人。此外,美國還必須支付戰爭賠償1000美元——這是哥倫比亞向美國輸出古柯鹼所發動戰爭的花費。這幅場景當然荒謬絕倫,連最出格的科幻小說作家也無法做出如此狂熱的想像。然而,類似的事件在19世紀的中國確曾發生過,而且不只一次,而是兩次。但是,兩次戰爭的挑起者都不是蠻橫無理的哥倫比亞銷售商,而是當時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大不列顛,他把類似的條件強加給了中國。這看似荒唐的歷史正是見證了「落後就要挨打」這一淺顯的道理。鴉片戰爭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也激起了一部分人的朦朧的民族覺醒意識,林則徐無疑是其中之一,他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於1841年組織編譯了《四洲志》此後以此為基礎才有了魏源的,《海國圖志》中國人認識所謂的泰西也正是從這些地理、。歷史開始的。值得一提的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的開始就提出著書的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提倡學習西方的火器、戰艦、養兵練兵之法,表現了近代中國人在器物層面上對西方的學習。伴隨著接踵而至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不敗而敗的中法戰爭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社會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城鄉商品經濟得到發展,中國被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大潮中,幾次大戰的賠款使農民負擔加重,生活日益艱難,出現了太平天國等農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但其綱領性檔案《天朝田畝制度》帶有一種空想,表達了農民階級的絕對平等的理想社會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天平天國運動在局部地區取得政權後,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政權,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潮流的,它留給人們的只能是歷史的迴響。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對於農民階級顯然是沒有吸引力的,況且太平天國的政權在此時正遭受著極大地威脅,可謂是內外交困。它的悲壯的滅亡也有一些歷史的必然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屈辱與災難中,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血與淚頑強地抗爭著,認識也在不斷深化著。1861年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表達出了洋務派「中體西用」的指導思想的基本內容。這一思想對日後的洋務運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洋務運動的種種做法大都沒有超出馮桂芬的主張,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自強、求富。洋務派「中體西用』」的主張本質是為了維護本國的封建制度兒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具有其內在的矛盾性,為後來的我們所批判。
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封建勢力的重重阻力下,或許也只有這樣了吧。雖然我們最終看到的是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為標誌的洋務運動的失敗,但它確實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誘導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與發展,開中國近代教育之先河,培養了一大批的近代軍事人才、翻譯人才和技術人員。梁啓超說:「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如果說在這之前被喚醒的只是少數人的朦朧的民族意識,那麼甲午戰爭喚醒的就是全民族的愛國意識了。那時,在中國人心中日本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國,是我們所鄙視的國家,我們稱之為倭。被這樣一個國家打敗,並簽下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地賠款,實為上下震驚,真真是「四萬萬人同一哭」。每一次傷痛之後總會有我們的思考。因此便有了公車上書,有了短暫但足以載入史冊的百日維新。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層面終於由器物轉向了制度。康有為借《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梁啓超在《變法通議》主張興民權、設議院;嚴復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影響已超出自然科學的範疇,成為鼓舞近代中國人救亡圖存的強大精神動力。維新派各個代表人物在思想上並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多樣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他們總體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要求,如早期維新派鄭觀應的寫《盛世危言》,就提出要與外國資本主義進行商戰。但百日維新終究也是失敗了,留給人們的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無限豪情。此後,又有了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的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著救亡的道路,於是有了武昌起義,有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迎來了我國歷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我們認識到了民主與科學,我們開始徹底地決不妥協地反封建——五四運動。十月革命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可以說中國的近代是曲折的、不平凡的一段。

我們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候落後了,於是就只有在不斷的屈辱苦難堅強、進步。雖然我們在這段時期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但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卻客觀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馬克思曾說「如果亞洲的社會狀態沒有一個根本的革命,人類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命運?如果不能,那麼,英國不管幹了多少罪行,它造成這個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至此,不由得感慨,歷史有時就是這樣無情,落後就要挨打。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終究就要落後。在歷史的進程中,凡事之間是千絲萬縷的聯繫,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在歷史的某一環節落後,就可能意味著今後的與更加先進的文明的碰撞、衝突、交融,在飽受欺凌中補習落下的課程,在痛定思痛後學會進步。社會的進步總會伴隨著無數人的鮮血與辛酸。處於社會中的人們,如果思想落後於時代,那必將被時代所淘汰,;領先於時代,就有可能引領時代的進步,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也有可能因時代的局限性而壯志未酬,或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代價,為後來的人們在通向未來的路上留下一絲痕跡,指引著後來人,留給歷史以悲壯的迴響。近代,這個充滿了血與淚的時代,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求索,回首望去,幾多辛酸,幾多感慨。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後感(二)

陳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講的是1840-1919時期中國社會新陳代謝的過程。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講述近代中國的變遷,先是鴉片戰爭以及之前已經出現的帝國轉衰跡象,以及這個過程的變革和人們的反抗,突出表現為洋務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接下來則是甲午戰爭帶給中國的震撼,以及隨後開始的戊戌變法;之後便是庚子之變,以及清朝的維新自救,以及難以避免的王朝崩潰;再就是辛亥革命建立的新國家,以及出現的新變化;最後探討的是新文化運動,認為這是對中國文化最深刻的反思。

在這一段屈辱抗爭的歷史中,中國被迫打開大門和人民不斷與西方列強,封建階級的反抗。陳旭麓先生以此作為全書線索,考察了中國近代社會各個層面的「新陳代謝」:以時間為順序,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社會生活、教育、科技近代化等角度清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脈絡,讓人感受到全方位、鮮活的近代歷史。他開拓了歷史關注的新視角,使人耳目一新,讓歷史更加平民化,更加生動形象。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後感(三)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作者陳旭麓,這本書主要描寫了近代中國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歷史,以「新陳代謝」一詞形象生動地體現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百年歷史「變」的特點。正如作者所說:中國近代社會是一個動態的、新陳代謝迅速的社會,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接踵而來的外力的衝擊,又經過獨特的社會機制由外來轉變為內在,推動民族衝突和階級對抗,表現為一個又一個變革的浪頭,迂迴曲折地推陳出新。所以,本書著重從社會結構、社會生活和社會意識形態各方面做了具體深入的說明。

新陳代謝體現了一種「變」的哲學。作者首先從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入手,於封建社會的長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變化漸微」的特點,引出了「明清之際,明顯的轉變跡象」。而這些「明顯的轉變跡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西人東來的衝擊力引發的。而封建社會的「儒學定於一尊」也成為了中國近代80年歷史意識形態領域中,改革與反改革不斷被加以利用與論爭的焦點。因此,第一章「漫長的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結構、意識形態等方面更襯托出了1840年後「變」的猛烈、迅速。

「變」體現在有關孔子和孔學的論戰。它貫穿了整箇中國近代社會的觀念意識形態領域。在2000多年的歷史裡,孔學因與皇權結合而政治化,皇權因與孔學結合而倫理化,歷史進入近代後,隨著歐風美雨的東漸與社會生活的變遷,孔學由「想來不成什麼問題」變成了問題,孔子的地位和權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國近代社會,封建儒學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不時被加以利用和變化。而作為儒家思想創始人的孔子也不時被歷史推向風口浪尖,反孔與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成為了變與不變的焦點內容,引領了觀念意識形態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換代,以洋教為旗幟建立了太平天國。反孔,大規模地踐踏孔孟,而思想上卻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東西。儒家思想積2000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覺地反孔的時候,卻又不自覺地被孔學牽引」,在他成為君王之後,「三綱五常都在不知不覺中回到了天朝」。在維新派論變的哲學中,認為變化是天地間可以用常識和經驗來說明的普遍過程,提出了「變亦變,不變亦變」。康有為總結出了「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的變與不變的哲學,維新派與保守派變與不變之爭在於兩個問題: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學習西方。此後的辛亥革命沒有自覺地圍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質所造成的變化必然直接或者間接地觸犯孔子。針對《臨時約法》中否定「定於一尊」的孔子的意蘊,以康有為和袁世凱為首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孔教與政治再度聯姻,孔子與孔學成為了南京臨時政府北遷後新舊之爭的重要論題。()「五四」前的排孔重於整治批判,而新文化運動專注於文化批判,新文化運動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學相聯繫,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現代生活「的觀念,排孔又成為了觀念意識形態的革命的起點,而引發了中西文化的衝突與論戰。總之有關孔子與孔學的論戰交錯地出現與中國近代社會中,體現了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複雜性與艱巨性。

近代社會各階層、階級力量都在為逐漸沉淪的中國尋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變兩個半社會的地位,為了救亡圖存的目標而努力,在這種同一性的目標下,又存在著不同一性的根本變化。隨著西學東漸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會的變革在逐層深入,中國近代的變革由洋務派「中體西用」、布新而不除舊到改良派的比較溫和的「除舊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徹底推翻封建帝制,整個近代社會「變」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地加深、擴大,作者在這本書中,通過中國近代社會不同時期的的不同變革闡述了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在近代中國社會的社會結構方面,除了由封建社會沿襲下來的宗族和行會這兩種主要的社會組織外,作者特別提出了在中國近代社會中出現的第三大社會組織。它是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出現的。作者尤其強調了在晚清以後的中國,會黨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組織,而是一個病態的組織,而會黨的病態反應了社會的病態,它自發的衝動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由於其分布廣、勢力大,又是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對象,又因其「缺乏建設性、破壞性有餘而建設性不足,又成為了革命隊伍中流寇主義和無政府思想的來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這個階層的存在因其頑強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複雜反映。

社會生活方面的變也在外力的衝擊下得到不斷的展現。由對西方「夷、狄」的蔑視鄙薄到對「西洋」的好奇與接受,人們的衣食住行受歐風東漸的影響,作者還研究了由此帶來的人口問題以及社會風尚的變化,如剪辮、禁纏足、廢跪拜等,作者由這些一般的社會生活事件入手,由淺入深地體現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變」的特質。

本書作者文筆優美,語言富有感染力,在對史實的敘述、對歷史人物的描述與歷史經驗的總結中,總讓讀者體會到某種情感的流露和對歷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葉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東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寫到:「東西方落後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後」,東方與西方如「隔霧看花,神秘奇異」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歷史經驗的總結,總時時給人以深思和啟迪,讀了此書之後,讓我不僅在知識體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論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