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讀後感(一)
讀完李密的《陳情表》我感觸頗深。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為病重的祖母床前盡孝。進退兩難,實為忠孝兩難。他說道「我是敗亡之過的俘虜,身分卑微低賤,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裡還敢遲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於祖母相依為命,在她年高體弱的時候,實在不能棄她離家遠行。在最後,他乞求陛下憐恤苦心,成全其願,準允他為祖母養老送終。那樣的話,生願以生命奉獻,死後也要結草圖報。忠君之情於一片孝心,令人感動涕零。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為了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而放棄做官顯達的機會;他又為了回報朝廷的知遇之恩,許下了「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報國之心。最終晉武帝為其孝心所感動,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賞賜奴婢二人,並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人,應該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們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們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樣做到,暫棄某些機遇而回報親人的養育之恩。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痳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
陳情表讀後感(二)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題記
友情是燃燒孤獨的心靈之燈,親情更能給人長久的撫慰和想念。從降生到離去,從嬰兒到老人,親情始終伴著你,它是你一生永遠無法擺脫的情感。
讀完李密的《陳情表》我感觸頗深。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6個月就死了父親,4歲時母親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幼時體弱多病,求知好學,博覽五經,以文學見長。李密於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湯藥,必親自口嘗後進獻。秦始三年晉武帝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經96歲,年老多病。於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為病重的祖母床前盡孝。進退兩難,實為忠孝兩難。他說道「我是敗亡之過的俘虜,身分卑微低賤,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裡還敢遲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於祖母相依為命,在她年高體弱的時候,實在不能棄她離家遠行。在最後,他乞求陛下憐恤苦心,成全其願,準允他為祖母養老送終。那樣的話,生願以生命奉獻,()死後也要結草圖報。忠君之情於一片孝心,令人感動涕零。這種樸素、深沉、知恩圖報的情感,放射出恆久而溫情的人性美。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為了報答祖母的養育之恩,而放棄做官顯達的機會;他又為了回報朝廷的知遇之恩,許下了「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報國之心。最終晉武帝為其孝心所感動,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賞賜奴婢二人,並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人,應該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們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們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樣做到,暫棄某些機遇而回報親人的養育之恩。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痳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人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隨時都會產生令人動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說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給予的點點滴滴的關心與幫助,都值得我們用心去記恩,銘記那無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圖回報的惠助之恩。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惟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父母即使有一天不在了,他們還會長久地占據在兒女的記憶里。但這種同在更多的是睹物思人的追念和尋無覓處的黯然神傷:還有誰會呼喚你的乳名,牽掛你的冷暖,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
人間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值得我們回味、留戀,讓我們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