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告白讀後感(一)
「走向遠方,走向幸福。」正是這句話扣緊了我的心弦,讓我在層層疊疊的書堆中選擇了他,或許只是他選擇了我。翻開畫著玉蘭的黃玉色封面,映入眼帘的是人生這一欄目,仿佛是歷經了一輪輪迴,我原有的思想模式已是煥然一新,余杰的思想如雷霆般貫穿全書切入我的大腦。這本書正是珠海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余杰的散文集《沉默的告白》。
「誰是白痴」使我感觸最深的一節,在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的歷史道路上,許多作出偉大貢獻的人成了「白痴」,像伽利略、雨果、馬克思等等的一生不正是徘徊於「天才」與「白痴」之間嗎?不是有人說過:「在所有人都在沉睡中時,第一個醒來的人不是眾人口中的白痴」是的。正如余杰所說的「誰離真理最近,誰就是白痴。」二十一世紀確實是一個對待白痴比任何時候都要殘酷的世紀,在眾望所歸的「真理」面前,人的想法便顯得薄弱。從小老師的「真理」,學生必須服從,就似乎事物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到了決定人生方向的時候,還是要遵從「真理」的制約,例如世俗的評語、上司的命令、金錢美女的誘惑、自身利益最大化等等一大堆的社會、自然因素。腳像纏了繃帶、拴了鉸鏈,走不遠,一直困在窩頭一角。一輩子反被「真理」誤了正果。
我想余杰曾經就是那白痴的一員,而且還是「白痴」中的「白痴」。但我卻無比的喜愛這個白痴,我因為他覺醒了,令世人懂得自己原來比「白痴」更不如。如果讓我選擇當「俗人」還是「白痴」,那麼我寧可自己是一個白痴,起碼我的一輩子是那麼的真切,我的人生由我去選擇,由我去思尋;而不是被蒙在鼓裡卻不知,被錯誤引導卻不改,被剝奪了思考卻不覺;我寧可自己是清清楚楚的「白痴」。
其中的「牽手」也是令我深思的一節,每個人都應該察覺到隨著二十一世紀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不斷趨向於前衛,人們的追求也是越來越多,像無法填補的黑洞。什麼同居生活、未婚先孕等等在報上已是屢見不鮮了,人心也逐漸痳木,儘管我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兒,但目視之處卻是無幸福的存在,漸漸發現心靈的每一面正被逐漸腐蝕,恰好窺得這本《沉默的告白》,我開始明白,原來真情是真的存在,而不只是活在歷史裡,發生在童話里。余杰的「牽手」在我看來是單純里透著真意,呆傻中藏著可愛。余杰所說的牽手是在早期古人猿時代母系社會中,父母會為未出嫁的女兒建一屋子,女孩子在覓得喜愛之人前要守在屋子裡,知道在窗前看到喜愛一人的出現,然後女孩會把喜歡的人迎到屋裡同居,直到有孕才向父母報備,算是正式的夫妻。試問如今不論任何條件,只是單純的因為愛而結婚的有幾個?現代人的擇愛的標準不外乎是一要有樓、二要有車、三要有廠,這樣才符合女孩子擇偶的條件。所以我偏愛余杰所說的「牽手」,世上還是曾經有為愛而愛,不及貧富差距,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偉大卻簡單的愛。
在這本書中,無論是母愛、父愛、愛情,還是激越的愛戀,絕望的愛戀,醜與美等各章節,我都能找到真情的存在,我想或許人心的確是容易遭受金錢、美色、利益的誘惑,但人心有那麼一處還是存在著光明,記得潘多拉的盒子嗎?在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後,嫉妒、貪婪、自私、欲望等邪惡的魔物飛向人間,但希望始終被留在盒底,這不正是人性的希望之光。
我如今依然記得那些在晨曦微現、餘霞散綺的小公園裡,互相依偎攙扶的老太太、老公公,我不禁想起辛棄疾那句「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這便見證,世上不全是陳世美,世上不儘是愛情保質期,過了便忘……
又再看看題目——沉默的告白,究竟是向什麼告白,而我想總會有向自己的愛情、事業、人生、靈魂告白的一日,總會有那麼一天到來……我想到那一天,我定會是那一葉扁舟,平靜地流淌於阡陌交錯的流水中隨風而逝;我定會是那水壺中的開水,持續升溫而不乾枯,我會為自己的水壺不斷加水,使它不會燒乾。我也願像魯迅先生所說的「沉靜下去」,死水微瀾無濟於事,沉靜是為了大波大浪的到來。這些固然是好,但所有的一切卻比不上真切的活下去,我會永遠說真話地活下去……
沉默的告白讀後感(二)
一個月前,去省圖書館了一趟,裡面有好多書吸引了我的目光,無奈只能借一本書,佇足良久,最後挑了本余杰的《沉默的告白》。
對於作者,我是不熟悉的。雖然看過一些書,卻從未真正地要去了解作者本人,總是固執地認為他們的生活和狀態與我並無關,只是單純地喜歡書中的文字和飛翔的思想。就象兩三年之前單純地喜歡上余秋雨的文字一樣,並沒有理會過外界對他的讚揚或者貶斥,儘管也看了本關於他的庭外審判,對我似乎也沒有多少影響。可能是僅僅狹隘地喜歡上文字而已,卻沒有真正苦心經營文學的大師們心中深沉的憂慮和期待。
讀余杰的這本書,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通常看書的速度是比較快的,一天就可以換上三四本。可是這裡面真誠的文字讓我不得不放慢我的眼睛,一邊閱讀一邊欣賞。入夜,在只有我一人的教室里,竟然會情不自禁地朗讀其中的某些段落來。很久,真的是很久,沒有如此可以感動我心靈的文字。那些並不起眼的方塊字,在他的手中,有了生命,即使是此刻,也在我的思緒里盤旋。
還記得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就告訴剛開始寫作文的我們有讀後感這種文體,可是,對於感想,我有種與生俱來的恐懼,()如果不是老師刻意安排的作業,我從來沒有寫感想的習慣。好象是害怕從那些文章、那些電影、那些目睹或者經歷的事情當中去體會它們存在的理由、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必須。我害怕從中間看到世間的反面和醜惡,從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童話故事中長大,本能地拒絕著那些血腥和暴力,甚至僅僅是童話反面而被人看作習以為常的一切。朋友說我的世界太美麗,美麗得讓他不忍破壞,可是他必須要叫醒我,因為他要離開我,要在我還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和意識的時候離開我了,他要讓我看到現實,讓我看到我存在的世界,看到我所一直逃避的生活。
只是,當我還沒有醒來的時候,他已經轉身離開,去了他的世界。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讓他留下,即使有過挽留,也是那麼地委婉和猶豫。他在他的世界裡是那麼地意氣風發,雖然我從那之後再也沒有想到要去獲得他的信息,他是我一直覺得應該昂著頭去看待的人,是我永遠信任和要好的朋友,雖然我們一兩年也見不到一次,雖然我們幾乎沒有打過電話交流,雖然我們都已經有了彼此的生活。在網路上偶然遇到的時候,他會很自然地問起我的生活是否還好之類。我們認識了將近十七年,仍然在關心著對方,我們曾在同一個離開了故鄉的城市生活了三年,卻一次會面也沒有過,有時候覺得這種狀態有點誇張,卻又那麼地真實。曾經住過心裡的人,即使遠離了自己現在的世界和生活,也會想要他生活得幸福,也想知道他生活得是不是很好,也想為他向上帝虔誠地祈禱,希望他健康並與快樂相伴。
余杰在序中說:文字其實就是某中神秘的呼喚,呼喚那些相似的靈魂前來聚集。妻子便是這樣被我呼喚來的,妻子去公司上班了,我一個人在家中讀書、思考和寫作,每一天都象是上一天,底片的顏色相同,而沖洗出來的照片卻不同。
他還寫道:從某中意義上說,這本散文自選集,既是對過去的細心的總結,也是溫暖的告別——告別之後,我要到更遠的「遠方」去。
走向遠方,走向幸福。
希望我愛的人們和愛我的人們可以如此。
希望心中有愛或者曾經有愛的人們可以如此。
希望可以有更多這樣真實的文字感動更多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