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一)

《遲子建散文》是前不久舍友推薦給我的。

以前高中時曾經聽說過她,就連扉頁的照片也似曾相識一般,感覺無比親切。遲的蛻變幾乎有點傳奇,十分像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但又不完全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具備了白天鵝所有素質的醜小鴨。當有一天,她借著東風飛起來的時候,沒有人懷疑她的能力。

她是在比我生活的北方小城還要北、還要小的地方走出來的一位優秀作家,她生活的地方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北極村。對於北極村的了解,大多原於最初的想像,就像沒見過海的人對大海的想像,沒見過玉龍雪山而對雪山的想像那樣,我沒有去過北極村,但那裡的一切,似乎還好好的保存在最初的記憶中。

那裡應該一年中有大半時間處在冰雪期的,那裡的冬天應該有一望無際的皚皚白雪,那裡的夏天應該有連綿不斷的蒼翠的原始森林,那裡就是中國北陲的一個小村莊,寂寞而遙遠。小村莊只有百十戶人家,靠種地、獵魚和伐木生活,家家有院,戶戶相連。清晨,開始勞作,飯口時,又見炊煙。小村的人民就過著這種平靜而滿足的生活。遲就是在這個村子裡度完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時光。

八十年代初期,遲考取了大興安嶺師範學校,從北極村中走了出來。在大興安嶺地區,師範院校位於首府。所以,她的家庭應該是北極村里極讓人羨慕的。她師範畢業後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後一直在黑龍江作協工作,至今以為黑龍江作協的副會長。

所以,前文中之所以稱她為傳奇,就是因為她後來的成就。她不但讀了研究生,進入黑龍江作協,而且長居哈爾濱,因工作無數次出訪他國,成為推動黑土地文化交流的工作者。遲先後出版了幾百萬字的作品,並多次獲獎。作品無法一一細數,但她的傾心之作《額爾古納河右岸》獲得了茅盾(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茅盾)文學獎,這是她奉獻給生活在北方的那群遊獵民族最好的禮物。也是第一部反應額爾古納河原住民生活習性和民族文化的小說。

我始終認為,一個心懷故鄉,腳踏黑土,望眼親情的人,無論有怎麼樣的文學造詣,她所寫出來的文字都是飽滿的,她所歌唱的都是動聽的,她所抒發的都是最自然、最親切、最樸實無華的。讀遲的散文,從她的文字中,體會更多的是一種北方人那種質樸的感情,對於黑土的熱愛,對於蒼茫雪原的落日,對於遠山近水的呼喚,對於風土人情的理解,對於生活之中的平淡與真善,都是那麼的接近於真實。我喜歡這種文字,沒有矯情,沒有曖昧,一切都娓娓動聽。

散文中,無論是對異國風情的描寫,還是對故鄉山水的懷念,對奇異風情、異國文化,對遠山,對河流,對日落,和故鄉窗前的河岸,對逝去的舊時光,都是飽蘸著那一點無華的女人的風情去感懷一切。書中,無論是對自己內心的刨析還是對身邊事物的看法,遲都能以安祥的態度處之,我想,這和她從小生活的北極村有極大的關係,那裡的山水養育了這樣的一個平靜而安祥的人。

之所以這樣喜愛她,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私心。我是那麼渴求她把我帶回到那一片北國的風情之中。或獨行在昏黃的街燈下,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抬起雙手,留一片晶瑩在心間,回到少女時的心境,雖然漫冬寒冷,但內心充滿了希望與熱情。或某個夏天,沒有知了的北方盛夏,與好友歡並肩而行,說著天馬行空的話,戀戀不捨的分手各自回家。這些小細節就像此時無處不在的雨水一樣,浸濕了我,浸濕了我的世界。

寫完上面的話,我依然是一個好學生。我按照導員的要求,對讀完《遲子建散文》而留下了一篇讀後感。這樣的閱讀才是圓滿的。以後,依然尋著此時的心境,對那些給予我方向、照亮我心田的文章及一切,留下,我的讀後感。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二)

最喜愛遲子建散文中借事抒情的文字了,因為可以從中感受到遲子建最真實質樸的情感世界,借著生動的往事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可以避免做作不自然,使情感的表達質樸動人、溫婉自然。

遲子建童年時是家裡最勤快的撕日曆的人,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撕日曆。早晨一睜開眼爬出被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穿衣服,而是「赤著腳踩著枕頭去撕釘在炕頭被架子一側的月份牌,凡是黑體字的日子就隨手丟在地上,因為這樣的日子要去上學,而到了紅色字型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星期天,我便捏著它回到被窩,親切第看著它,覺得上面的每一個字母都漂亮可愛,()甚至覺得紙頁泛出一股不同尋常的香氣。於是就可以賴著被窩不起來」,這時她的父親就會「惡作劇般地把院中的狗放進睡房,狗衝着我的被窩就搖頭擺尾地撲來,兩隻前爪搭著炕沿,溫情十足地嗚嗚叫著,你只好起來了」。這段文字所表達的場景是那麼的溫馨,充滿父、女、家狗之間構成的濃濃的天倫之樂。多年後,父親故去,面對這檯曆和逝去的日子作者深情地感慨:「如果能把幼時已撕去的日曆一一拾回,也許已故的父親就會復活,他又會放一條狗進我的睡房催我起床,也許我家在大固其固的那個已經荒蕪了的院落又會變得綠意盈門。但日子永遠都是:過去了的就成為回憶。」「可它畢竟深深地留在了心底」,這些文字表達了作者對父親和逝去的童年歡樂時光的留戀。

遲子建散文讀後感(三)

喜歡遲子建,是多年前高考試題還有散文閱讀時,喜歡她的《我的世界下雪了》,喜歡她的《時間是怎樣的行走》,喜歡她的《寒冷的高緯度》,也喜歡她的《泥濘》。這幾篇文章我也在課堂上和我的學生們分享。分享她的詩意而又溫情的文字,分享她的完美而又不事雕琢的文章結構。臨放假前,又專門買來了她的散文集準備再次閱讀,書到的那天,學校恰巧停了電。平日裡總是坐在空調屋裡的學生和老師們都感受到了什麼叫揮汗如雨。上完了課,在如大蒸籠一般的辦公室里打開了這本《遲子建散文集》,象在大口大口的吃下冰激凌一樣,心慢慢隨著那熟悉的文字風格而沉靜下來。

最先使自己感受到美麗的是那篇《傷懷之美》,她在日記中這樣寫到:

我走出室內溫泉,走向那扇朝向東方的門。站在門邊就感覺到了寒氣,另外兩位女子驚奇地望著我。試想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溫泉,實在需要點勇氣啊。我猶豫片刻,還是將門推開。這一推我幾乎讓雪花給嚇住了,寒氣和雪花匯合在一起朝我襲來,我身上卻一絲不掛。而我不想再回頭,尤其有人望著我的時候,我是絕不肯退卻的。我朝前走去,將門關上。

我全身的肌膚都在呼吸真正的風、自由的風。池子周圍落滿了雪。我朝溫泉走去,我下去了,慢慢地讓自己成為溫泉的一部分,將手撐開,舒展開四肢。坐在溫泉中,猶如坐在海底的苔蘚上,又滑又溫存,只有頭露出水面。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靜啊。天似亮非亮,那天就有些幽藍,雪花朝我襲來,而溫泉里卻暖意融融。池子周圍有幾棵樹,樹上有燈,因而落在樹周圍的雪花是燦爛而華美的。

我想我的筆在這時刻是蒼白的。直到如今,我也無法準確表達當時的心情,只記得不遠處就是一座山,山坡上錯落有致地生長著松樹和柏樹,三股泉水朝下傾瀉,琤琤有聲。中央的泉水較直,而兩側的面積較大,極像個打漁人戴著斗笠站在那。一邊是雪,一邊是泉水,另一邊卻結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這是我所經歷的三個季節的景色,在那裡一併看到了。我呼吸著新鮮潮濕而浸滿寒意的空氣,感覺到了空前的空靈。也只有人,才會為一種景色,一種特別的生活經歷而動情。

特別喜歡她寫的這種獨自享受一種特別生活經歷的動情!一種別人分享不了也無需找人分享的情感!就如自己前幾個月到多年前就夢想去的麗江一樣,我無需讓同伴們知道我內心無法用語言描繪出的感慨。當然,同伴也報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離開麗江後一次次的夢見它的原因。這是一種只有獨享的傷懷之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