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大紅燈籠高高掛讀後感

大紅燈籠高高掛讀後感(一)

燈籠,本是溫暖的象徵,卻在大宅院裡化為冷酷的索取;紅燈籠,本是吉祥的預兆,卻演變成了一張血盆大口,吞噬著一寸寸美好,讓它為悲哀殉葬!

影片開頭就出現了女大學生頌蓮的臉,那是一張表情木然的面孔,狠心的繼母利慾薰心、利令智昏,整個人一股腦兒掉進了錢眼裡,逼得頌蓮無路可退,只好嫁到陳家做四太太。影片中沒有拍攝繼母的鏡頭,但是我們卻不難想像她那冰冷的面孔與冰冷的語氣,表面上是心疼頌蓮,實則是為了她自己。

不諳世事的頌蓮很無奈,進入了陳府,就意味著她必須「學會」圓滑世故——她得在府上待一輩子。初來陳府,她就覺得不尋常——大紅燈籠!吉祥?她並不覺得,取而代之的是反感和陌生。

她被人伺候得很好,總以為自己真是個太太,夜幕覆蓋了天空後她才知道:捶腳對太太們來說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形式,真正的內容是讓她伺候宅子的主人陳佐千,被人伺候只是為了伺候人!頌蓮的心仿佛跟深沉的夜色般死氣沉沉,燈籠的光芒驅逐不了她心中的惆悵,溫暖不了她苦澀冰涼的淚水,同樣也無法牴觸她天真堅忍的緘默!

大太太毓如的古板,二太太卓雲的鋒芒,三太太梅珊的妖媚,使得頌蓮毫無優勢,念過大學又怎樣?還不是照樣落在了這樣一個舊式的、封閉的地牢裡嗎?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擯棄單純了。

她為了贏得點燈的機會,用自己的虛無縹緲的「幸福」作籌碼——既是虛無縹緲的,放棄了也有幾分理由吧?作假懷孕騙老爺,這樣「長明燈」就永不離院了。在她發現雁兒私自在房中點燈時,在她逼雁兒說出詛咒她的二太太時,在她裝病幫著二太太剪頭髮又故意剪破對方耳朵時,在她與三太太「密談」之後,她就已經下定了鬥爭的決心!於是,她被一心想做姨太太的雁兒告發,被老爺封了燈永不得寵,最終的雁兒也慘死在雪地里……雁兒也是悲劇,她想得到頌蓮並不想要的東西。

「像狗、像貓、像耗子,就是不像人……」影片的主旨就是這句話,點燈、滅燈、封燈,她都無所謂,因為她認為這些都是不實際的東西,實際的只有自己的命運——被封建勢力操控著的命運。紅色,在女人的眼裡不是祝願,是汪洋的血海,猙獰的血舌,殘害女人的罪魁禍首。

戲子出身的三太太死在了死人屋裡——頌蓮親眼所見,這與魯迅先生的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是一樣的。三太太需要愛,但是陳老爺又永遠無法填滿她心中的饑荒。陳老爺就是三太太心中的一份飢餓感,陳老爺那不可違抗的命令像是一扇牢牢封閉的門,勒令她不能出去,門內才是屬於她的人生,他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旁人看來卻是永恆的錯誤。他殊不知他的每一份情感對白都只剩下一個人了,那人才是受害者,他帶走了一半甚至是女人生命中的腳本,讓女人們無處閃躲。這就是他想要的,也是所有封建統治者想要的「最佳結果」,最佳結果的後頭掩埋了自由,像是雪花掩埋了悲哀,但這悲哀會被悲哀的橙色溫暖著,直至融化,真相就會浮出水面,它會用悲哀的故事喚醒原本動人的性情。

皚皚的白雪使得女人們的勾心鬥角愈加強烈。一切的是是非非在鋪天蓋地的白雪中顯得如此淒涼可笑。白色掩埋了一段段可悲的故事,但卻掩埋不了女人們心頭的淒涼和恐懼!

影片的最後,頌蓮瘋了,她在三太太的房間裡點上了燈籠,橙色的光芒和著三太太的清唱聲一同迸發了出來,照亮了淒涼,喚醒了痳木,也讓幸福化為烏有……

她真的瘋了麼?是的,她瘋了,她被封建禮教逼瘋了。

她真的瘋了麼?沒有,她是清醒的,她要走出這片血色的橙光——她走不出去的。

大紅燈籠高高掛讀後感(二)

說得直觀一點,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近代社會極度黑暗面,讓我這個90後,感知到了時代變遷給每一代人帶來的苦與甜。

女人,在那個年代,完全沒有地位,自己的幸福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上,一個妻妾成群的男人,在當代仍然備受尊重,人人仰視。同時也能輕易地操縱一個女人的命運。

封建社會的權利,壓制,相比現在的生活,不知道會好到哪裡去,現在的我們自由,民主,人權沒有受到過多的剝奪,一切都還是相對的理想化,可為什麼當今的我們依然活得不快樂呢?

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寬廣的視野,有更好的連線世界的方式,也正因如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的急躁,那麼的不願等待,無不渴望一步登天。

但是究其個人,真正是這個世界變壞了嗎?還是說從來都沒有好過呢?

有的人,想做一顆不起眼的小草,有的人則想做一顆大樹。做小草的人,生活得不奢求,給自己一個不高的要求,經濟上能有富餘,過上和家人簡單幸福的生活。那想要做大樹的人,則不斷地拔高自己的要求,有的時候目前的能力無法支撐起來,就會摔下來,這一類人活得非常痛苦,因為是自己的慾念太多,捨得捨得,便是其中的道理。

大紅燈籠高高掛讀後感(三)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封建思想橫行於世的背景下,女主角頌蓮不得已嫁入豪門,成為陳家四太太。大太太信佛,兒子經商。二太太是個笑面虎,想方設法為在老爺那兒得寵。三太太戲班出生,因受老爺寵愛而任意妄為。就在這高深的陳家大院裡,四位太太各懷鬼胎,為了爭寵得權上演一幕幕的酸甜苦辣,最後卻以三太太的死、四太太的瘋、又來五太太而卷旗息鼓。

正如女主角頌蓮在電影開頭時的所做所為,當時的女性作為父權社會的經濟附庸,喪失了幾乎所有的權利,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希望嫁個有錢人。而陳家二太太看到老爺喜新厭舊娶來了頌蓮,不得不一邊向老爺爭寵說想再生個兒子,一邊向頌蓮背地裡捅刀子,費盡心思地為了得到老爺的重視。由此,後院之中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即便是讀過一年大學的頌蓮也無法抵抗地被封建思想,即人人口中的「老規矩」所左右。

本片從頭至尾滲透著傳統女教封建倫理觀念。姑且不論陳家女僕個個不識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單是大太太初見頌蓮說的那一番話就只得推敲:「好,好,多過書好,知書達理就好,要與他人和睦相處,好生伺候老爺。」可見,到頭來高學歷卻被認為是懂情理,還是要以「好生伺候老爺」為重。

另外,女性被禁在家中,眾人也是習以為常。電影唯一一個外景是頌蓮入嫁時執意自己走去陳家時的情景。在此之後頌蓮再無踏出過陳家大門,就連看病也是由僕人請醫生上門。眾太太對在院中一隅秉承封建理念享受榮華富貴早已痳木不仁。他們就在這大院中平日無所事事,晚上以得到老爺垂青,服侍老爺為樂。

最後,本片還體現出了女性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尷尬境地。片中,點燈錘腳的場景出現過若干次,在某位太太院裡點上大紅燈籠,代表這位太太晚上將伺候老爺。而當晚老僕給太太錘腳,則正如老爺所說:「腳理順了,就更容易伺候男人了。」由此可見,單是這兩點就使得太太們在勾心鬥角、爭寵求點燈的同時,放棄了作為女性基本的政治權利。他們甘心泯滅自己對於權力的希望之火,並極力依附於男人。如此的好計謀,可謂一箭三雕。

本片陳老爺從未在鏡頭前路過一次正臉,在寓意著「老規矩」的同時,更突出了女人們的地位低下,如此的表達手法甚好。而鏡中四位演員更是將劇中人物鮮明的性格演得惟妙惟肖。在奪得一個個國際獎盃後,該電影更因故事背景被改革初期的新中國所不容,於90年代初期被禁播過一段時間。但禁播的行為反而更能體現出該片描述的當時婦女地位是否屬實。《大紅燈籠高高掛》不得不說是張藝謀導演的一大經典之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