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讀後感(一)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之一。這是一位迷一樣的作家,既善於將生活藝術化,又滿懷著近乎浪漫的悲劇情感,她是名門之後,但是她以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而自豪;她既悲天憫人,但時時刻刻又能洞見芸芸眾生之可憐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時享受萬眾矚目的喧鬧和形單影隻的落寞。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壯的傳奇……在傳奇的人生中寫出了一部特別的短篇小說—《封鎖》。
《封鎖》是張愛玲一篇獨具匠心的短篇小說,全篇主要寫的是男女主腳在公車封鎖的情況下與常態不同的行為,他們在公車上戀愛了,可是下車後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個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說中發生了。《封鎖》的不同之處在於看似隨意的筆調下隱藏著巨大的張力!它通過電車被封鎖,描寫出兩個在平淡、疲乏無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暫而特定的環境允許的情勢之下,表現出對各自常規生活的不至於引起後果的瞬間反叛。這是一種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種人的「本我」狀態,包括人類本能的驅動力和被壓抑的無意識傾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會展現出本我。
正如陳奕迅《紅玫瑰》的歌詞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疼愛的都有恃無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軌道上,人與人都保持著恰如其分的「位置」,這個位置是社會要求並規定的位置,於生命深處也許有著種種的遺憾,那是對自己沒有得到的一切,所懷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裡騷動著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會表露出來。而電車上的「封鎖」環境是人性的一個出逃機會,這是一個暫時與外界隔絕的空間,在這裡他們沒有了在現實社會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責任,沒有了平時的那些種種顧慮,人們會暫時的拋離原本存在的那個自己,一個單純的自己,一個真正的自己,這也是一場試驗,它引發了人心蓄積已久的燥動,讓人從常規脫韁而出,然而「封鎖」終究是短暫的,而這種短暫又意味著「安全」,讓「封鎖」中的男女有了現實中的退路最終破蛹而出的本我。《封鎖》中的男女主人公從電車上相遇再到相愛再到最後的分手,其實正好是對內心一直隱藏的那個「自己」的展現。
在封鎖的常態與非常態的實驗中,作品隱喻了人性與處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態對人實際是一種封鎖,封鎖因此成為人的處境象徵;非常態中的人性是開放的,人的自然欲望能夠得以釋放,並導致激情的突然迸發,產生越軌的萌想,從而構成對日常生活的反封鎖,激情封鎖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鎖之時,人性往往被封鎖了,而生活被封鎖時,人性反而敞開了。
而張愛玲散文中說她喜歡出名,渴望滿足俗世的各種願望,於是突圍,而在沒有人的場合她又覺得生命充滿了歡悅,本能的心靈渴求又使得她不由自主的封鎖,又而把文學作為封鎖之後的另一生命。
《封鎖》採用「陌生化」敘述手法,製造出「陌生化」的戲劇效果。試圖超越傳統的重現現實的方法激發人們克服對生活的痳木感,改變人們對現實的認識。張愛玲是厭棄確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結尾大多是沒有歸宿的反高潮。《封鎖》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鎖」不盡,是開放似的隨時等待重新解讀的謎一樣的世界。
封鎖讀後感(二)
常規、長態、日常生活,往往會使人不知不覺的迷失本性,丟失自我。
當「突發」降臨,人們措手不及的時候,反而會在忙亂中真情流露。這種流露出來的「真我」,顯現了人類自身固有的「最美」。
所以大喜大悲、怦然心動、劫後餘生的瞬間,才那麼讓人感動、心動。真實,真實的自我,竟成為了我們永遠追求的夢。
哀也罷、嘆也罷,想來想去,真我就在不知不覺流逝的日子中被一層層的包裹起來,愈包愈厚,到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層下面是真實的自己了。層層的包裹日積月累下來已經連皮帶肉,真要揭掉,會是徹骨之痛。
也有例外,這就是面對突發,當生活的層層包裹在突發麵前一下子失去了意義的時候,真我一下顯現出來。()反正那些包裹也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生命都朝不保夕,就讓「真我」站出來暢快一回吧。
只可惜,當生活又恢復了常態,日子又開始了它的周而復始,人們又自覺自愿的鑽進那層層的包裹,將真我更深的藏在裡面,又一切如舊。人生,多麼的滑稽啊!
張愛玲的《封鎖》將這種滑稽演繹得入木三分,她說:「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整個的上海打了個盹兒,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好一個「不近情理」,人性就是在近情近理中一點點的磨失掉了。
70年前一個23歲女子寫的故事,讓如今成年的我讀起來由衷地感嘆:好一個精靈透徹的女子!同時又深深地為之嘆息:喜歡她文字的人多,懂得她的人卻那麼少。因此,她的一生無比寂寞,縱有萬種風情,又能與誰說?過多的才華,給她帶來的是自信,不是快樂。
「她在自己的臥室里獨自憑窗,孤獨且不被了解,像一顆孤星,幽微的發著冷光,溫暖不了她自己。」
封鎖讀後感(三)
近日,拜讀了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心中頗有感觸。作者以精緻、細膩的寫作手法,把電車封鎖期間發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來,象敘家常般自然流暢、生動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一樣感受真實的故事畫面。
整個小說以電車封鎖為主線,描寫了封鎖期間人們的各種表現形式以及呂宗禎與吳翠遠的偶遇相戀的故事。又以一個山東乞丐的吆喝聲首尾互應,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態,使人物形象都活靈現地展現於讀者面前。
作者用敏銳的、善於觀察生活的思維,把人物的形態、動作、語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讓讀者讀起來沉浸其中、意味深長。象呂宗禎吃包子時被報紙粘住時的細節、吳翠遠衣著長相的描寫、醫科學生修改人體骨骼眾人圍觀的情景、呂宗禎遇見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呂宗禎與吳翠遠相遇時層層深入的情感描寫等等,都如同作者親自經歷一樣逼真,讓讀者讀起來回味無窮。文中呂宗禎為躲避妻侄董培芝,假裝與吳翠遠套近乎,卻假戲真做,互生好感戀愛的整個過程是充滿戲劇性的,是美好的,可到最後電車發動那一刻,呂宗禎卻又筱地離開了吳翠遠,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一切象沒發生一樣,又恢復了原樣。這也讓女主人公突然醒悟到:「象整個上海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人情的夢。」結局說不上傷感,但卻充分講述了男女在電車封鎖的無聊狀態下偶遇相戀,在電車啟動時思維又恢復正常,如夢初醒般又步入正常生活的情感歷程,讓讀者感同身受,無限想像。
我只想再好好的地幾遍《封鎖》,感受作者那流暢、不俗的文筆和真摯細膩的情感,品味她帶給我的美好精神食糧。